无障碍说明

战略行动!水立方变身冰立方 校企合作填补冰上人才空白

腾讯体育11月8日(文/应虹霞)“冰立方”“ICE CUBE”——2018年FINA世界杯系列赛北京站近日落下帷幕。在著名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无所不在的字样,都在预示着这座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上场馆,即将迎来新的“变身”。

11月8日,“双冰场馆”制冰人才战略新闻发布会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国家游泳中心隆重举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冰立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北京商贸学校和北京外企莱茵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四方代表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培育专业冰上人才,服务非凡冬奥盛会”。

水立方将启动“冰水转换”改造:4条冰壶赛道+8000平冰场

此次签约,是“双冰场馆”——“冰立方”和“冰丝带”在场馆冬奥筹备中进行的的工作探索和模式创新。众所周知,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两大冬奥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冰立方)将承接冰壶赛事,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承接大道速滑赛事。在未来的冰上赛事运行中,“双冰场馆”都将对专业的冰上人才产生较大需求。

据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今年内,“水立方”就将启动“冰水转换”改造工程。变身后的“冰立方”,不仅将在比赛大厅打造出4条标准冰壶赛道场地,还将在南广场地下建成一片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群众性冰场。预计2019年底完成改造,2021年迎来测试赛。因此,已将“变身”提上日程的“冰立方”,对专业冰上人才的需求可谓迫在眉睫。

倡导工匠精神!战略行动填补制冰人才缺口

历时5个月的调研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冰上人才缺口巨大,现有冰雪运维从业人员能力与实际冬奥场馆冰场运维需求存在巨大差距,且目前院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仍缺失。据参与调研的北京商贸学校校长徐刚表示,现有的冰上人才“多集中在竞技”。本次冰雪专业人才培训项目力求培养、储备一批冰雪人才,推动冰雪运动、冰上业态和产业发展,服务保障好冬奥会。

国资公司承担着鸟巢、水立方、冰丝带等场馆的建设改造、冬奥保障和赛后运营等任务。北京市国资公司副总裁武晓南表示,此次制冰人才培养项目是“双冰场馆”人才储备工作的重要一步。培养好冰上专业人才,是对冬奥会筹备工作的未雨绸缪,也是场馆后奥运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冰雪运动长足发展的需求。为此,“双冰场馆”及时起步冰上人才培养工作,并力求在人才培养中弘扬“工匠精神”。

现场看到改造已经陆续开始

订单式培养为“双冰场馆”新增动力 首批人才将在2022年前毕业

据了解,此次签约是校企合作的优势互补,也是产业链上下游携手的能量聚合。通过订单式培养,以“双冰场馆”运营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培训为先导,以顶岗实习为补充,有的放矢地提升冰雪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为冬奥输送优质的冰雪人才,为冰雪产业升级与首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同时,该人才培养项目将以“后奥运”时代北京乃至全国冰雪产业为切入点,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全面合作,从岗位需求到学生培养,从专业知识到专业技能,从师资培训到团队建设,从志愿服务到实习实训,从场馆运营到赛事组织,全方位、多体系落实校企深度融合,共同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社会培养一支实力强劲的冰雪“工匠”团队。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表示,“水立方”在游泳池上建设冰壶基地变身“冰立方”,通过“冰水转换”的方式让一座场馆成为了夏冬两届奥运遗产;而订单式冰雪人才的培养,既为社会培养了人才,又为就业提供了岗位,更为双奥场馆的可持续利用输送新鲜的血液,为场馆“冰水双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据记者在会上了解,第一批人才将在2022年前毕业。

本文系腾讯体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arahxie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