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科学训练打基础 冬运中心交新周期“首份作业”

进入10月,冬季项目国内国际赛事陆续开展,北京冬奥周期的首个赛季大幕将启。10月9日,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在首都体育馆召开新周期新赛季训练参赛部署动员大会。22支国家集训队领队介绍了各自队伍新周期新赛季组队情况及下一步训练参赛思路,冬运中心17个部门负责人就如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作表态发言。冬运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倪会忠作动员讲话。

2018年是冬季项目各国家集训队备战冬奥的“扩面”之年,即将到来的新周期首个赛季对各支国家集训队来说也是检验实力储备的关键节点。冬运中心常务副主任丁东将2018年称为“打基础的一年”,而此次新赛季前动员大会既是对备战情况的汇报又是“向冰雪爱好者们交出的‘第一份作业’”。

在平昌冬奥会结束后的这段过渡期中,各国家队重点对人员配置进行调整与补充,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两大冰上传统强项都围绕重点运动员和优势分项完成了梯队分组,而面临新老交替问题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滑板U型场地则正在逐渐进行队伍的更新换代,同时各国家集训队也都在跨界跨项选材方面取得进展,均已设立跨界跨项组。

对于目前的冬季项目跨界跨项人才选拔情况,丁东副主任总结为“基本取得成效”:“现在我们的‘大旗’已经竖起来了,竞技人才基础更厚实了,我们也更有底气了。”

除了人才选拔初具成效外,在北京冬奥周期与新赛季中,冬运中心还将围绕影响运动员发挥的各个核心要素完善对运动员的综合保障。据冬运中心副主任洪平介绍,冬运中心将对运动员成材的规律进行研究,建立每个专项的“冠军模型”,同时也将对整个训练过程要进行系统化的监控,在评估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同时,也对运动员进行伤病预防。今年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队伍的夏训期间,队员们已经开始采用心率监控设备,帮助教练们更好地掌握运动员们在训练和休息时的身体状况,以便对训练计划进行适时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冬季项目尤其是雪上项目训练比赛环境条件复杂多变的情况,从新赛季开始,相关国家集训队也将更加重视对气象因素的分析,如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结合运动学数据和气象风动测试数据来为运动员设立训练和提升难度的方案,跳台滑雪国家集训队则重点评估运动员们比赛时遭遇的风力、风向和风速等,“科技助力”的训练思路也正体现于此。“如何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气象进行预测、预判、分析非常重要,”洪平副主任表示,“最终我们要建立环境和训练之间的模型,使运动员在整体技术的把控上能够与环境相匹配、相适应。”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各国家集训队将陆续在国际赛场上完成新周期的首秀。尽管北京冬奥会大部分项目的积分赛和达标赛要等到2020-21赛季才会正式启动,但2018-19赛季仍会有各单项世锦赛、世界杯系列赛和大奖赛可供队伍练兵。今年十一月和十二月,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自由式滑雪及单板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还将在北京开战,多支雪上国家队也将迎来主场作战的机会。在丁东副主任看来,举办此类高水平的比赛对队伍来说是锻炼良机,同时也将为日益临近的2022北京冬奥会营造更好的氛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ingwei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