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这支18年前登报招募的业余冰壶队 曾让王冰玉紧张到手心冒汗

腾讯体育10月8日讯 10月7日,国庆节的最后一天,在启迪冰壶馆内举行了“北京冰壶十八年”为主题的冰壶纪念赛活动。参赛队伍由一支女子队伍和三支男子队伍组成。如果你对北京冰壶的历史不够了解,你很难相信,作为冰壶这样的小众运动,在北京还有这样一群投壶姿势、技战术娴熟看似“专业”的大龄冰壶选手。

投壶姿势专业的老北京冰壶选手比赛中

有机会参加冬奥会?北京冰壶队登报招人

了解这群老北京冰壶人的背景,这一切还得从18年前说起。那时互联网媒体并不发达,电视和报纸还是群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2000年12月29日,《北京青年报》体育版几乎整版刊登了一则《呦!北京人玩冰壶了》的新闻,文中里详尽介绍了冰壶运动,并希望招募年龄在20岁左右,男女各10人组成北京冰壶队,费用全免,还有机会参加全国比赛,甚至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机会。抱着对这项运动的好奇和有机会为国出战的心里,当期有40余人来到位于地坛公园附近的紫龙祥滑冰馆进行训练,后来训练固定为每周两次,赛前三至四次训练。

招募北京冰壶选手的报纸图片

滑冰场中间做冰壶赛道 冰面糟糕练就绝世本领

很多人知道冰壶场地冰面与滑冰、冰球场冰面有很大的区别。其实主要是冰壶场地对湿度、平整度要求更高,湿度大、冰面不平整会使得场地表面产生凸起形成冰包或凹陷形成冰坑,冰壶滑过时会有明显颠簸,线路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对冰壶这项细腻的运动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但训练初期,北京并没有专门的冰壶场馆,只能在速度滑冰场地中间的冰面上铺设冰壶场地。

训练比赛中,队员们面对糟糕的冰面却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如把冰壶投掷在冰包后或者冰坑中更不容易被打走,因此一场比赛“占住”冰包和冰坑往往成了胜负的关键。

凭借对冰壶单纯的热爱,紫龙祥冰壶俱乐部的选手们在这样的场地中还练就了一招绝活。冰壶的英文叫“Curling”也就是弧线的意思,冰壶选手在正常蹬冰推出的冰壶走的是弧线。但紫龙祥的场地有些倾斜,因此在选手蹬冰的时候向坡上蹬冰却反而能够打出直线的线路,这招“斜推直打”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紫龙腾飞”。据说发展较早的哈尔滨队在北京看完这招绝活后,并不能理解其中原因,教练组回去还专门研究了一下。

而由于场馆湿度大,膝盖以下视线受阻,无法看到对面大本营,最终只能“盲打”等等的故事也都成为艰苦条件下的注脚。直到后来,队伍中有人有机会随国家队去往加拿大训练时,才见识到真正条件优越的国际级冰壶场地。

2004-2005赛季全国锦标赛中北京队合影

红花要有绿叶来配 王冰玉见了也紧张的业余队

2001年才组建的队伍,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自然是无缘参赛。但在2001年首届全国锦标赛中,北京队是唯一一支黑龙江省外的队伍。在2002年全国锦标赛中,仅训练了1年由吴艳、王燕、郝钰、徐春组成的北京女队就获得了女子项目的第二名。而全国锦标赛这样的比赛并没有颁发奖牌,只发了一张奖状作为纪念,而就是这样一张来之不易的奖状也被队员们珍藏至今。

中国冰壶的起步无疑是艰难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全国性的冰壶比赛每年只有两个,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因此,很多运动员并没有太多的比赛经验,这其中也包括大家熟知的王冰玉。据北京队女队员当时的队员回忆,刚刚学习冰壶的王冰玉在全国比赛中与北京队的姐姐们同场竞技时,也会紧张到手心出汗。后来2009年王冰玉率领中国女子冰壶队世锦赛夺冠的荣誉中,也有这这样一群普通冰壶人的影子。

北京冰壶十八年参赛队在冰壶馆合影

冰壶迎来新机遇 昔日选手欲组队再战

2012年,随着紫龙祥冰场停业意味着北京市内唯一一个冰壶场地也随之关停了,仅有的中体奥冰壶馆远在怀柔,紫龙祥冰壶俱乐部也随之解散。10月7日“北京冰壶十八年”纪念赛成了很多人自2012年以来第一次上冰进行冰壶比赛。而随着位于八宝山附近的启迪冰壶馆建成,老北京的冰壶人也将再次有了据点。

十八年前,风华正茂的一群北京冰壶人,不拿工资和补助,仅凭借对冰壶的热爱而走出了一条属于北京人的冰壶道路。十八年后,在“三亿人上冰雪”的契机下,这群老北京冰壶人或再次燃起对于冰壶的热爱与激情。

(小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homanji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