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魔笛获奖是政治正确?前锋时代画上句号 拒绝斯内德遗憾再次发生

撰文/杨健

相形于去年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的你侬我侬,热闹非凡,今年提前了3个多月来袭的FIFA年度盛典因梅罗双双缺席,而略显意兴阑珊。打破两人10年垄断的莫德里奇,也少了等量齐观的巨星辉映。

在这个数据为王的年代,FIFA敢于秉持和欧足联相似的“选贤与能”,而非过分看重往绩和名气,尽管未必能完全服众,却也昭示着变革的先声。更何况,从1991年身为FIFA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前身的世界足球先生,曾在设立之初和多年运行期间,始终保持着对中场球员的格外垂青,以及对世界杯年球星表现的器重,莫德里奇终结双骄时代,某种意义上也与FIFA先声的初衷和特质完成了暗合。

莫德里奇打破梅罗二人10年垄断

世界杯成最大权重,首次“单赛季评选”成就魔笛逆袭

相形于往年FIFA最佳男运动员评选通常以自然年为跨度,球员下半年联赛和欧战表现仍有相当权重的惯例,适逢2018世界杯,FIFA也顺势将所有重要奖项评选的起止日,规定为2017年7月3号截至2018年7月15号,截止日恰好是世界杯决赛,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世界杯将成为今年FIFA先生评选的头号风向标,这一规则放在任何世界杯年度的“最佳”评选,都几乎不会有异议,但对于FIFA先生而言,则有着特别的意义。

众所周知,FIFA先生并非在世界杯年创立,而是在1990年世界杯结束近2年后,才首次评选出1991年世界足球先生,并最终由捧起1990年大力神杯的西德队中场核心马特乌斯夺得。但事实上,马特乌斯在1991年惟一拿得出手的成就,是这一季的欧洲联盟杯,其余各条战线一无所获。但即便如此,德国队10号依旧凭借世界杯余荫力压群雄,而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那一年欧冠冠军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的中场核心普罗西内茨基,评选前风光无限被视作黑马,实则最终仅得到38分名列第四,比马特乌斯低了90分之多。

诚然,早年间FIFA先生评选仅有FIFA旗下足协国家队主帅和队长投票,在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份,“印象分”往往比球员实际表现更令投票者印象深刻。但在此后,世界杯冠亚军队核心至少会跻身三甲甚至前二,俨然成了世界杯年FIFA先生评选的不二准则。譬如1994年的罗马里奥和巴乔、1998年的齐达内和罗纳尔多,2002年的罗纳尔多和卡恩,2006年的卡纳瓦罗和齐达内莫不如此。只有在FIFA先生和金球奖并轨的6年间,这一惯例才在2010、2014两届世界杯周期被打破(梅西和C罗分别凭借俱乐部表现当选),但毋庸置疑,这两尊金球,恰恰都是梅罗两人五次问鼎中争议较大的存在。

2010年斯内德、小白无缘金球一直具有较大的争议

毋庸置疑,8年前的梅西和4年前的C罗,仍是当年的最佳个体之一,但那两年的哈维、诺伊尔的贡献,显然也绝非FIFA金球奖第三所能掩盖;而干脆被排除了最终三人候选的斯内德和厄齐尔,又何尝不是莫大遗憾?

作为FIFA先生和金球奖分家后的首次世界杯年评选,FIFA以旗下最重要赛事——2018世界杯为权重标准,自然不足为怪。更何况在7月的俄罗斯,莫德里奇着实配得上当届最佳,在年近33岁的生涯末年,莫德里奇贡献出了所有参赛球员最长的跑动距离,2个进球1次助攻均拿下了强强对话,而传球次数、传威胁球次数、长传次数和传球准确率均名列全队之首的表现,更是十足的核心风范。最重要的是,起初完全不在世界杯热门名单中的克罗地亚,在莫德里奇的率领下完成了独立至今,洲际赛事的最高成就,甚至比1998年的那支传奇之队更进一步,这本身就是愈发阶级固化、泾渭分明的国际足坛中难得一见的神迹。

考虑到世界冠军法国队格列兹曼、姆巴佩、博格巴甚至主帅德尚都堪称“最佳”候选,票仓分散情况与2010年的西班牙、2014年的德国如出一辙,身为世界杯上最佳个体的莫德里奇加冕,既弥补了当年哈维、伊涅斯塔们的遗憾,也无疑让世界杯这一核心赛事的价值,得以藉“年度最佳”再次彰显。

中场大师藉FIFA先生回归,前锋当道时代画上句号

论数据,莫德里奇非但与梅罗无法比肩,比起萨拉赫、凯恩等晚辈后生同样寒碜,而即便作为中场,“魔笛”的数据也比当年的FIFA宠儿齐达内、曾在2005年评选中名列第二的兰帕德等人相差不小,在这个个人英雄主义当道、前锋输出决定比赛结果的年代,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然而,中场大师的价值,却并非区区数据所能涵盖。而在对中场大师的肯定上,FIFA有着比金球奖更加深厚的情结:首届FIFA先生马特乌斯,生涯早年踢后腰出身,1990年代全盛期介于中前卫和前腰之间,论亮眼程度并不及前锋克林斯曼和沃勒尔,论关键场合的破门甚至还屡屡被后卫布雷默抢了风头,在彼时国际足坛不乏更具人气、更接近球门的范巴斯滕、帕潘、罗马里奥、莱因克尔等人的格局下,初创年代的FIFA先生能给予中场球员公允认可,着实难得。

莫德里奇当选其实反映着足球世界对于非前锋型球员的逐渐重视

上世纪末新世纪初的国际足坛,依旧有罗纳尔多、维阿、皮耶罗、希勒、劳尔、博格坎普、亨利、舍甫琴科等在各类评选中风光无限的前锋,然而FIFA先生在给予上述诸位足够认可的同时,对中场的垂青始终未改:1998年、2000年和2003年的齐达内不提,1999年、2001年争议颇多却均列FIFA先生第二名的贝克汉姆,2004年紧随罗纳尔迪尼奥之后的德科,2005年的亚军兰帕德,同样在FIFA年度最佳评选中得到了应有的认可,而这几乎也成为这些中场大师告别足坛后,为数不多的能拿得出手的个人荣誉。

而在2007年,FIFA先生授予踢法高度前锋化,但仍划归中场的卡卡,则是FIFA先生和金球奖最后一次在前锋面前保持了尊严,自此之后,非但梅罗的二人转成为各类评选的潜规则,内马尔、格列兹曼和萨拉赫等人的涌现,也抢走了本就戏份不多的中场球员们的选票。

哈维伊涅斯塔们等一众中场大师终于获得迟来的肯定

与欧足联年度最佳评选不同,没有后卫、中场、前锋三个单项最佳的FIFA年度盛典,中场球员一旦不能在FIFA先生评选环节有所表现,基本等于一年努力付诸东流,类似的遗憾,球迷已经在哈维、伊涅斯塔和斯内德们身上看到太多。而莫德里奇在捧起FIFA先生之前,在皇马的6个赛季始终保持了高光表现,从出道之初的传统前腰,演化为以勤勉、专注和创造力著称的另类B2B中场,本身就比其他中场大师多了一层进化和超越,而在多数球员已开始断崖式下滑的33岁,依旧能在最考验体能、经验和专注度的世界杯舞台大放异彩,“逆生长”的神迹着实可嘉。某种意义上,莫德里奇终结梅罗时代不是一个人的胜利,而是对此前数位错过登顶的中场大师们,迟来的集体肯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bazingali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积分榜

    独家策划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