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战术板-阿森纳强攻两翼造胜果 埃梅里临场调度胜温格

枪手迎来赛季首胜

终于,阿森纳在新赛季第三轮迎来了赛季首场胜利,此役枪手和对手“铁锤帮”西汉姆联压力都很大,两位同城对手可谓难兄难弟,两队开季前大刀阔斧的改革迎来的却是开局双双两连败。作为主帅,埃梅里和佩莱格里尼都如坐针毡。最终埃梅里拿下了这场关键的胜利。毕竟,连转播信号都会在比赛中刻意给看台上的拉涅利几秒钟镜头,竞争激烈的英超,不会给豪门的主帅有太多所谓的过渡或适应的时间。

双方阵型图

平行中场的无奈与利弊

从阵型上看,埃梅里选择的首发阵容延续了阿森纳的4-2-3-1。扎卡继续和贡多齐搭档后腰,拉姆塞靠前,两翼进攻者是伊沃比和姆希塔良,奥巴梅扬居中。但在整场比赛中,阿森纳的实际站位并非如此。

阿森纳的中场实际站位

拉姆塞在阵型上顶替的是厄齐尔的位置,但他的跑位和作用都和厄齐尔截然不同。这位威尔士队长在此战中更加频繁的深入到本方半场,不知是教练有意为之还是球员本人的跑位习惯,在大多数时候,拉姆塞和扎卡、贡多齐的站位处于近乎平行的位置。这种站位可以确保当两名后腰倾向于某一侧时,另一人可以暂时看护另一侧的空间,形成事实上的三中场配置。综合全场,这样的配置利弊皆有。

拉姆塞覆盖的跑动范围

拉姆塞优异的跑动能力能确保他在场上的覆盖面积,在球队攻守需要人手的时候,拉姆塞的及时跑位提供了稳定的接应点。对于协助扎卡和贡多齐看护中后场大片区域而言可谓大有裨益。但拉姆塞频繁的后撤对于球队进攻有个明显的限制,就是在进攻端,更多需要在中后场活动的拉姆塞,无法像厄齐尔那样起到衔接前场进攻的作用。

不过,从赛后埃梅里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后撤拉姆塞的前腰站位,将更多的进攻交给两翼,腾出中路的包抄空间,是埃梅里有意为之。当然,是厄齐尔在此时受伤缺阵,给了埃梅里创新拉姆塞功效的机会。“今天在比赛中,我们在上半场更多的利用两翼去进攻,中场回收保持平衡。”借助拉姆塞善于跑动前插,以及覆盖能力强大的特点,将中路的大片区域交给拉姆塞奔跑,既是为了协助后腰保护防线,又是为了腾出中路,配合两翼进攻套路。

“上半场我们没有做好的另一点是进攻的流畅性和攻守转换中的平衡”,埃梅里这样评价球队在这场的表现是很有道理的,而攻守转换中的平衡不足,正是拉姆塞在此战中的功能定位尚未完全明确时出现的局面:上半场,西汉姆联的安德森从本方半场带球长驱直入时,三名中场球员根本来不及回退,眼睁睁的目送安德森直插禁区。西汉姆联的这次进攻与其说是两名球员配合默契,倒不如说是阿森纳中场在开战的前半小时内分工和配合不明所导致。

理想的中场配置,要有强大的拦截能力、持球能力以及调度能力。但很可惜,阿森纳的几位中场各有所长,就是没有全才,如何配置中场已经是一个困扰阿森纳多年的顽疾。在被西汉姆联率先破门时,阿森纳中场的无奈再次暴露。

中场休息后果断换下伊沃比,让奥巴梅扬增强左路突击能力,解放中路的进攻压力,让中场球员能够更专心于保持攻守平衡。到了下半场,阿森纳让对手长驱直入的场面没有再出现,且中场三将更坚决于拿球后分边,是埃梅里布局和调控的能力体现。

两翼进攻套路化,力求提升进攻效率

事实上,在首战面对曼城手足无措之后,阿森纳在第二轮联赛对阵切尔西时,进攻已经有明显的改观,除了两个进球之外,成型的进攻套路更是让人惊喜。

此战,面对防守略差一筹的西汉姆联,阿森纳坚定的进攻套路打出可观的效率。

阿森纳的边路进攻有板有眼

实例1:边卫贝莱林积极前插进攻,进入对方腹地后拉边。边前卫站位的姆希塔良拿球后,可以选择直塞给贝莱林去下底传中,也可以选择从西汉姆防线的肋部斜传给中路前插的拉姆塞。再有拉姆塞拿球突破,即可射门,也可在对方禁区做二次下底横传给中路包抄。

实例2:贝莱林和姆希塔良在进攻中随机换位,姆希塔良在边路拿球后,贝莱林果断从防线肋部前插,姆希塔良则坚决斜传给贝莱林,贝莱林拿球后迅速下底横传,最终由禁区内的蒙雷亚尔包抄成功。

两翼是阿森纳的主攻方向,贝莱林的积极前插起到突出作用

此战阿森纳能够在逆境中稳住节奏,积极取长补短,及时调整战将,让攻守趋于平衡,埃梅里在塑造阿森纳形成稳定的进攻套路之余,还展现了果敢的临场指挥能力,值得肯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vektory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积分榜

    独家策划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