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徐嘉余23岁生日快乐!爱哭鬼“林黛玉”已蜕变成霸气金牌男

徐嘉余

腾讯体育讯 100仰金牌到手,日本的四连冠也成为历史。23岁的徐嘉余在生日这一天,以一枚金牌为自己庆生。

“青春,都有一份纯真,激情,向上,爱美、生动憨娈的意境。几乎可以说,少年个个是艺术家的坯,诗人的料,英雄豪杰的种。”这是诗人木心对青春的描述。

若在泳池里找一张和青春最配的面孔,那恐怕徐嘉余再合适不过了。今天是他23岁生日。依旧在异乡,依旧在泳池。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却不因为离家在外而有太多的惆怅,因为他眼里,满满都是未来,都是值得期待的明天。

四年前的仁川,徐嘉余的亚运首秀,他拿到了100仰的亚军,50仰的季军,和4×100米混的冠军。那时“亚洲仰泳之王”还是日本人古贺淳,那时的徐嘉余还一脸青涩。

四年后的雅加达,徐嘉余一改羞涩和低调,赛前就给自己定下“五金”的目标,更远处还有世界纪录在召唤。虽然他身边的古贺淳换成了入江陵介,但如今的徐嘉余,真的是不惧任何人了。他曾说过,“我才是统治者,我谁都不怕。”

谁都知道,这份豪迈的背后,也是经历了几重的蜕变。

2015年一度想到退役

徐嘉余的成长故事和大多运动员类似。省队、国家队一步一个脚印。出道时备受关注,但也免不了起起伏伏。

从2011年上海世锦赛开始,游泳队似乎就成了孙杨的天下。偶像光芒万丈。小弟们只有仰慕的份儿。那时的徐嘉余还是个小屁孩,达到A标懵懂地去了伦敦,“一轮游”的浮光掠影,没有让多少人能记住那张稚嫩的面孔。

2014年,成长突飞猛进。中国的仰泳进入“徐嘉余时代”,他也开始自信,“全国赛就是我的表演赛!”从此,蜕掉青涩,加速转身。

青春,不可能没有坎儿。徐嘉余的第一个坎儿在2015年。

带着满腔热血去到喀山,想在世锦赛的泳池里留下自己的笑容。但最终收获的是100米仰泳决赛里名列第四,200米第六。

那份尴尬的成绩单背后,是徐嘉余度日如年的煎熬。带他如父亲的恩师徐国义为了管教他,曾两次砸烂电脑,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苦口婆心,软硬兼施。可无奈,青春的泥潭,靠管教似乎也难一时觉醒。徐导的最后通牒是:要么滚回家,要么换教练。

那时,徐嘉余觉得自己到头了,没指望了,青春期的瓶颈就是这么猛烈。甚至,管理不好情绪的徐嘉余一度想到“退役”。走不出迷茫的十字路口,迷宫里的每一分都是煎熬。

掉了多少眼泪,徐嘉余也不记得了。他只记得,自己擦干眼泪,还是选择了灰溜溜地回到训练馆,一头扎进泳池。继续下水。出发、加速、转身、冲刺、到边……无数个100米,练到全身僵硬,肌肉抽筋,上岸后就呕吐,吐完了继续下水游。

寻找最初爱上游泳的感觉?竞技体育残忍的修炼,都无法用“爱”来说服。那时的徐嘉余就爱哭,甚至徐国义还跟他开玩笑说他“娘炮”,“林黛玉”的绰号也是因为爱哭。哭成为了徐嘉余的一大“标签”。

里约和布达佩斯的泪水已有新的含义

2016年的里约,徐嘉余的第二次奥运会。“甲鱼”一飞冲天,拿到了100仰的亚军,距离冠军一步之遥,把他推向了新的高度,也留下了新的念想。

走出泳池,在通道里看到等待他的记者们,徐嘉余又一次没忍住,痛哭。“我之前就想要突破,今天做到了。”两年的蛰伏,终于等到了奥运会的亚军的待遇。一切的煎熬没有白费,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而眼泪,不仅为自己而流,也为徐导,徐国义而流。那时的徐导身体出了问题,没能前去里约督战,把自己的一群孩子们托付给别的教练,自己却上了生死攸关的手术台。渐渐长大的徐嘉余知道了不易,知道了艰难,但也知道了经历这一切后蜕变的滋味。

他开始瞄着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世界纪录,这些更高的目标。他相信,有一天都会是自己的。

2017年的布达佩斯。徐嘉余又一次泪如雨下。因为他实现了世界冠军的梦,将金光闪闪的金牌带在胸前。他身边,还有大病归来的徐国义,如父亲般的恩师。

“我控制不住自己。杨哥,以后我要和你一起’扛把子’,你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了……”抱着孙杨的徐嘉余,像个孩子般没忍住自己的情绪,咸咸的眼泪里,有品尝到世界冠军滋味的甜。

结语:

布达佩斯之后,徐嘉余写过一句话:“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一段路。”如今,他仍咬着牙走在通向伟大的这条路上。想成就真正的伟大,成为真正的豪杰,就要用奥运冠军和世界纪录为自己正名。

如今,徐嘉余差的就是奥运金牌和世界纪录了。(撰文/蓝骨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ihangshi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