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大山里的足球少女连续颠球500+ 足球梦在贫瘠大山闪光

[摘要]如果你去中连川,老乡们会拿出他们最好的土豆款待你,并向你讲述他们最富有的足球梦想。

撰文/张楠 编辑/张蕾

在中连川乡,雪能从10月下到转年3月。

伴随冷的,是穷。兰州城里人爱说“北山穷”,北山指的就是距离省城148公里的榆中县中连川所在的地方。

在中连川小学,几个孩子在漫天的飞雪中排成整齐的一队,在田垄里奔跑踢球。“校园足球”的概念被明确提出之前,这所山沟沟里的学校就已经在黄土地上把足球当成了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名帅、甚至过去连足球装备都不齐备的地方,却培养出了6人进入广州恒大足校,1人进入四川足协梯队,8人前往英国深造。他们就像一个校园足球的童话故事,闪耀着纯净的光芒。

大山里闪着光的足球梦想,像雪一样雪白纯净。

一盆土豆是他们最热情的招待

虽然行政规划上隶属于兰州市,但却没有人愿意来这片山。过了榆中县城就是盘山路,路上甚至连双向车道的标志线都没有。太阳照射的地方积雪已经融化,但是背山的地方积雪未退。

在这片贫瘠的西北大地上,一陇陇的梯田里种植着土豆,这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最主要作物,但收成要看天。夏天几乎每天都会下一场阵雨。山里人看着雨水,想着土豆,日子难熬。

“原本想着再等一天把土豆收了,结果就那一晚上突然下雪了,十亩地的土豆全冻了,这一年白费了……”家长说起今年的收成,习惯也无奈。

金巧霞老师当年在中连川小学上小学,如今师范毕业,她选择回到原点。看着孩子们现在的宿舍里已经有了暖气,也有了食堂,每天都能吃上营养餐,她很是感慨。

当年自己在这里上学的时候,每周家人给烙两张饼就是一周全部的食粮,周中能吃上一碗方便面都是奢侈的事情。咸菜就饼是当年孩子们的标配,学生寄宿,三个孩子挤两张床,每天被窝刚焐热基本也就起床了。

她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在这里上学的时候,学校有260个孩子,而现在只有64个。因为太穷,很多人选择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小,成了留守儿童,陪着老人种种地、放放羊。

在前往小学的路上,现在还能够看到脱贫致富的标语。到2015年,这里的大部分村庄已经脱贫,平均年收入到达5000以上,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已经有了质的跨越。

如今,乡里进驻了农村信用社便民银行,各种电信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营业点。即便如此,孩子们上学的路依然漫长。住得近的,走到学校要一个半小时。条件好的,能买个“三马子”(三轮电动车)代步。

这一天,刚坐进学校的办公室,老师和乡亲们就给端上了两盆热腾腾的煮土豆,沾着盐吃。这是当地人最热情的招待方式。家长开着“三马子”来学校看孩子踢球,车后面还挂着刚宰的羊,准备拿到县城去卖。刚煮开的水,老师却不敢给我直接喝,必须加上茶叶。“因为我们这里喝的水都是雨水直接过滤的,外面来的人根本入不了口。”

中连川小学足球队,就是在这样一座大山里长大的。

穷,是中连川给人的直接印象。

没有名帅却能培养出名将

没有人会相信这样的环境能够培养出走足球专业的孩子。

“也许一定有什么足球高人指点吧!”很多人猜。

说学校没有专业足球教练,这并不严谨。2016年,学校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的足球教练,但不过也是足球师范专业的普通毕业生。在他之前,学校还有一个教足球的老师,也是半路出家。

来到中连川小学那天,我看到两个身穿运动服的教练带领着孩子热身、对抗,一直喊着跑位。从行头和作风上,他们都像极了高水平的专业教练。他们就是足球师范专业毕业的金超雄,以及半路出家的蒋丹丹——她当年的专业是健美操,来到学校才开始转教足球。

他们都是榆中县县城的人。蒋丹丹来到学校的时间比金超雄早一年,2015年毕业的时候,看到中连川小学在招体育老师,她想着,总归是个工作,试试吧。

但是家里人很担心,“北山穷”的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父母很担心这里条件太差,县城长大的孩子适应不了。后来,蒋的姐姐在网上看到这所学校因为足球好,声名远播,才说服了父母,让蒋丹丹上了山。

金超雄是男孩子,喜欢足球,看到学校招聘专业足球老师,跟自己对口,没犹豫就来到这里。如今唯一觉得亏欠的,就是还在县城生活的未婚妻,因为两人每周只能见一次面。

采访的时候,孩子突然跑进来跟蒋丹丹请示能不能出去把足球捡回来,得到批准,才开心地跑出去。“学校的墙比较矮,孩子们经常一个大脚球就出去了,得去田埂里把球捡回来。现在条件好了,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足球还好,过去条件差的时候,球少,经常球被踢出去之后比赛都得中断,等孩子把球捡回来再继续踢。”蒋丹丹指指学校不到两米高的墙说,“不过后面(等)学校有钱了,墙加高一些就好了。”

64个学生,两名体育老师。

平日,蒋丹丹还要带五年级的数学课,而金超雄这个体育生还不得不带二年级的语文。在这样一个只有64名学生的乡村寄宿制学校,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要兼带几个年级不同的课程。

学校里从2011年就开始推行“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精神”,每天放学踢一个小时的球,成为了学校里孩子每天的必修课。“这是我们马安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

慢跑、热身、拉伸、抢圈、对抗,孩子的训练日程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金超雄说这些内容其实每一个学足球专业的学生安排起来都很常规。“但是在我们过去参加过的比赛中,技战术如何应对、孩子心理如何调节,这些都是马校长多年从事校园足球培训自己总结出来的。”金超雄这样表示。

如今的中连川小学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人工草坪足球场,这是榆中县的第一块人工草坪。孩子们有着统一的比赛训练服,就连冬天都有统一的蓝色棉服用来训练之后保暖、每个孩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足球。

学校这些年足球成绩提高,名声在外,引来了不少公益人士的关注,得到了这些赞助。而学校能够回馈这些爱心人士的,只有他们土地上包含着他们一年辛勤的成果——土豆。金巧霞老师说,她念书的时候,大家都是穿着不同的衣服踢球,踢对抗的时候根本分不清哪个是队友、哪个是对手。整个球队就一个足球,就连踢球的球鞋都要几个孩子轮着穿,而且一辈传一辈。

在校长办公室里,有两个大大的陈列柜,放在很明显的位置,一个摆放着校长马安武收集的足球,有的有球星签名,有的只有学校毕业生的签名。另外一个就是这些年孩子在各种比赛中获得的奖杯,在兰州市他们曾经获得过10多项小学组的冠军,在全国比赛中,面对众多条件更好的专业足球传统校,他们也能够获得第四名的成绩。

现在,孩子们能穿着统一的训练服进行训练。

今天的校队始于一个人的坚持

在中连川小学宿舍的两面墙上挂起了两个展板,一块叫做“家乡之足”。照片从两位老人开始,下面写着“三寸金莲,足不出户”。在那张三寸金莲的照片旁边,就是中连川小学的女孩子坐在宿舍床边,露出了一双健康的双脚,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座大山,过去世代重男轻女,女儿绑小脚的习惯被延续了很久,而现在的女孩子不仅拥有了健康的双足,还可以在足球场上驰骋,女足的成绩甚至好过男足。

而在另外一块展板上,则写着“教育之足”。“足踏实地”“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等十个跟“足”有关的好的四字成语构成了“教育之足”的“十足”。而“评头论足”“画蛇添足”“足不出户”等是个带有“足”字的略带贬义的成语则成为了“十不足”。这是校长马安武及全校师生打造的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核心理念的“足”文化,这两块展板也是他精心制作的。

无论是当年从学校毕业的金巧霞老师,还是金超雄、蒋丹丹口中都一直在提到,学校校园足球能够发展到今天,完全靠着校长马安武的坚持不懈。

在整个中连川村人眼里,马安武就像一个传奇人物。他拉得一手好的二胡,唱的秦腔红遍整个北山,大学本科学的汉语言文学,在学校教学语文和音乐。在他的履历里,没有任何跟足球甚至跟体育有关的经历。但他却是一个铁杆的足球迷,最早接触足球是2000年看甲A联赛,成为了山东鲁能的球迷,除了中超联赛,中国队这些年所有的比赛他都在关注,国外的联赛他也没有间断过观看。

积雪覆盖了学校了人工草皮。

他说,自己十几年如一日,就是以足球为生命。蒋丹丹记得去年马安武带着孩子们去兰州市里比赛,当天晚上11点有一场中国队的比赛,因为条件有限,足球队入住的宾馆没有中央五套,这可急坏了马校长。到了兰州就四处寻问朋友谁家能看电视,后来找到一个朋友的亲戚家。看完比赛,开车回来已经凌晨两点多,但他却非常开心,逢人就讲中国队昨天踢得有多好。

谁也想不到这个老师们口中的校长,今年才只有38岁。2000年毕业,2001年开始在榆中县的一所小学工作,当时在那里组建了第一支足球队,学生现在还记得这个视足球为生命的老师。2011年来到中连川小学,从教导主任,变成了现在的校长。

因为这些年一直在忙着学校的教育工作,甚至都没有时间照顾父母。随着父母年岁增长,他才开始照顾老人。笔者来到中连川采访这一天,他恰好在兰州给母亲看病,没能见上一面。对于马安武的采访都是通过微信,他的微信名字叫做“绿茵侠客”。有足球,也有一丝江湖的浪漫主义。

他的家就在距离中连川村不远的垲评村,驱车到中连川40分钟,也在这片北山上,同样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金老师到现在都记得马校长当年刚毕业工作的时候,每天穿着一个黄色大衣骑着摩托上班的样子。

因为喜欢足球,马安武2001年在榆中县那所小学组建了学校里的第一支足球队,没有经验,他在书店买了一本《足球训练100法》,就这样照本宣科的给孩子们练起了足球。“中间站一个人,其他人站成一圈传球,中间的人抢。”对童年足球训练的记忆,金老师就停留在这样的画面里。而马安武也会跟孩子们一起踢球,有一次踢球脚骨折了,休息了一个月不能下床,学校足球队就没有人带课了,孩子们每天都在关心他什么时候能够回归。

在那个年代,北山的很多村子都没有脱贫,哪里有家长懂得足球,大家更相信只有读书才是走出这片大山唯一的出路。踢球能有什么出息?很多家长质疑马安武的教育方式,连学校里其他的老师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去踢球。只有孩子们懂得在足球场上奔跑带球的快乐。

学校里的壁报很有特色。

挨家挨户说服家长让孩子踢球

马安武刚来到中连川任教的时候,曾经有家长因为反对孩子以踢球为出路而集体找他抗议。面对这么多质疑,马安武也动摇了,想到要放弃。那天他家访回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当他推开学校大门的时候,看到一个学生正在对着一面空墙练习。昏暗的灯光照在这个孩子身上,就像是一道光芒重新照亮了马安武。那一刻他决定坚持下去。

直到2015年,也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够接受孩子去踢球。那一年,因为学校小有名气,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找到他们要拍摄一期《变形计》,让城里的孩子和山里的孩子生活互换。

当时节目组为学校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到山东鲁能足校试训的机会,原本是挑上的是学校里足球踢得最好的张国学,但因为家人极力反对,只能换成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杨继祖。即便如此,马安武也没有放弃张国学。当时,张的母亲因为反对他踢球,甚至不许他去上学。

节目需求,要让学校组建一支球队去外面踢比赛,孩子们都知道球队里不能没有张国学,于是来到家里再次邀请他。母亲把所有人都拒之门外,无论怎么游说,就是一句“不许踢球!”后来,老实的父亲才告诉大家,母亲不让他踢球,是因为张国学之前还有一个哥哥,早年夭折,所以母亲对他格外爱护,怕踢足球让孩子受伤。

在学校一行人的游说下,老实的父亲终于决定,放孩子去学校踢一场比赛。细心的马安武邀请了张的母亲去观看比赛。开赛几分钟,她悄悄来到学校,坐在场边的角落,看到儿子在足球场上如此快乐,一路盘带过人,传球射门,成为足球场上当之无愧的核心,她终于控制不住地鼓起掌,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学校里的“球星”就这样完成了回归。

学校里像张国学母亲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以前通讯不发达,马安武就挨家挨户的家访,说服家长让孩子来踢球。现在条件好了,家长都有手机能上网了,他就组建了家长联络群,学校目前64个孩子,群里从最初的几十人,变成了130多人。全校所有的家长双方都在这个联络群里,平时马安武会发一些孩子们踢球的照片,在外面赢了比赛他也会发给家长们。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如此优秀,家长也开始支持马安武的工作。而直到现在,马安武跟所有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孩子和家长都在保持联系,随时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

之所以发展足球,跟马安武年幼的贫苦经历有关,他知道这山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通过考学这条独木桥走出大山。而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足球,或许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让孩子走出贫穷。学校里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在榆中县城或者兰州市打工,以前为了一家团圆,家长要奔波回到山里。而现在,孩子们经常到大城市去比赛,父母可以在打工的地方见到孩子,这也是合家团聚最令人开心和骄傲的一种方式。

马安武总说,学校足球队的分水岭就是从得到第一笔公益赞助开始的,当时甘肃某足球俱乐部赞助了孩子们24套装备。之后陆陆续续的赞助,让所有孩子每个人都能有一个足球,也有了自己的保暖大衣。而他唯一能够感谢这些人的,就是烤好土豆等大家来学校品尝。

足球育人是根本

我来到中连川那天,恰好赶上孩子们在训练。郑国军的母亲郑永玲特意从兰州回来看他。谈到儿子在中连川小学的经历,郑永玲很感慨。

她家在距离中连川村70公里的甘草店,距离榆中县城不远,经济发展比中连川好很多。在孩子3年级的时候她却毅然决然地把孩子送到山上。当时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在原来学校最后一次考试,语文17分,数学34分。之前曾经听说过中连川小学在大力发展足球,在跟马安武沟通之后,决定让孩子换一条出路。

出乎郑永玲意料的是,转学之后的郑国军,不仅球艺不错,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2分,语文也考了60多。看到郑国军在这里的改变,同乡陆续有四个孩子都转学到了山上。

除了学习成绩,郑永玲在儿子身上也看到了其他的变化。“以前在家里吃完饭什么都不管,现在每周回到家,吃完饭知道收拾碗筷,擦桌子。以前回家写作业喊都没用,现在不用我们说,就知道主动写作业。”她骄傲地说。

而这其实才是马安武教育理念的根本所在。“我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现在的孩子每天都是沉浸在补习班里,没有快乐和童年,我希望孩子能够在我的学校里找到快乐。”而孩子们在足球场上找到了快乐,马安武就会告诉大家,只有学习好才能够出去踢比赛,无形中也提高了孩子对于学习的欲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里的师资并不比外面好,但是孩子们成绩的提高却是显而易见的。

小姑娘踢球的样子泰然自若。

在学校集训那天,我发现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孩儿,她叫王春。看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冰天雪地里颠球,球艺之娴熟,足以和专业足校的孩子相媲美。蒋丹丹笑着说:“这姑娘,一口气颠球可以颠600多下。”而她的姐姐就是去年毕业被选中到恒大足校的王妍。

谈到女儿起初踢球的经历,母亲白海霞也有些纠结,他们一家子之前根本不知道足球是什么,在了解了之后更是纠结——一个女孩子踢球算什么事儿。但看到女儿有踢球的天分之后,他们也开始动摇了。

马安武看出了王妍在足球方面的天分,于是跑到恒大足校在兰州的招生点咨询和推荐。最终,恒大足校选中了王妍,而征服招生老师的不仅仅是她的球技,还有她纯朴的性格和吃苦的精神。恒大足校学费不菲,马安武为王妍申请了贫困助学金,家人每年只需要支付1万的交通费和生活费。看着女儿未来的出路有了,白海霞一块石头也落了地。如今看着二女儿拥有同样的足球天分,她再也不反对孩子走这条路了。

王春说,她希望像姐姐那样去踢足球,她也想努力进入恒大足校,跟姐姐成为队友。问到她最喜欢的足球运动员是谁,她脱口而出:“王珊珊。”郑国军听到同学在说偶像,他也赶紧说,自己最喜欢的球星是黄博文,最喜欢的球队是中国国家队。

当被问及:“中国足球现在成绩不好,那么多人都不看好,你还相信中国足球有希望么?”

“相信!”郑国军使劲点点头,纯净的眼神里充满着希望。

结语:这座大山里,世世代代倚仗着贫瘠的土地生存。命运带给他们的是无奈,但是足球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对他们来说,足球不仅仅是出路,还承载着孩子们对人生的重新认知。所以马安武说:“足球,已经变成了山里人的希望。”

重点推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xeegao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