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马拉松业余选手掉进“药罐子” 奖金诱惑下铤而走险

近日,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官网上公布了一则《兴奋剂违规信息公开》公告,涉及的兴奋剂违规运动员一共有两名,都是马拉松跑者。一名是曾担任黑龙江省马拉松队助理教练的专业选手侯艳民,另一位就是在跑圈中有“颜值女王”称号的李文杰。记者通过对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和中国田径协会的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国内马拉松比赛中业余选手被检出兴奋剂阳性的案例数量有上升趋势,对蓬勃发展的马拉松运动造成不良影响。

  在奖金的诱惑下铤而走险

  李文杰曾代表中国队参加2014年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女子3000米障碍赛,最后排名垫底。当退役后的李文杰再度回到公众的视线时,已经是响当当的马拉松业余跑者。

  李文杰到底有多神?她曾在2016年4月30日、5月1日、5月2日,在宁波、厦门和湖北荆门三地连续跑了三个半程马拉松,拿到了两冠一亚。紧接着又在当年的6月25日和26日,先后在远隔千里的重庆和宁波连续夺冠。

  据统计,2016年,李文杰一共斩获了27块金牌,收获了赛事奖金20余万元。不少跑者认为,恰恰是为了追求这数目不菲的奖金,成了李文杰掉入“药罐子”的“原罪”。

  厦门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厦门公益马拉松训练营营长黄力生表示,随着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近年来不少赛事都设立了国内选手奖,这也孕育出跑者群中一个独特的群体——奖金跑者。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教授蔡传明认为,兴奋剂问题在业余跑者中的出现,属于正常的现象,“当成绩和奖金挂钩之后,必然就有一些优秀的选手选择铤而走险,这就是一种功利化”。

  涉药的李文杰在业余跑圈有着“颜值女王”的称号。

  检查比例不高造就赌徒心理

  只要使用禁药,就有被查出的风险。但是国内马拉松赛事兴奋剂检查比例相对不高,检查范围相对集中,也让少数人产生了赌徒般的侥幸心理。

  据中国田协提供的信息显示,只要是中国田协参与共同主办的马拉松比赛,都采取“有赛必查”的原则,要求对获得男、女各前三名的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查,对其他名次进行抽查。

  然而,很多马拉松比赛的男女前三名都是被外籍运动员包揽,获得国内组别奖金的选手只要没在全部参赛选手中跑进前三,往往被抽中进行兴奋剂检查的概率有限。

  另外,据一位有着多年从业经历的马拉松经纪人介绍,在很多同时设有全程和半程马拉松项目的比赛中,半程项目的选手被抽中兴奋剂检查的概率也很低,有时甚至是半马项目根本不查,这也给不少人“钻空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2017年,在比赛中被查出兴奋剂阳性的5名业余选手,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获得各自项目的前三名之后进行了兴奋剂检查,继而东窗事发的。不难想象,如果他们没有跑进前三进入必检的范围,也许他们至今还是“漏网之鱼”。

  此外,随着2015年中国田协全面放开马拉松赛事审批,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成为办赛主体,这些商业马拉松、社会马拉松赛的兴奋剂检查比例和力度,更是要完全依靠赛事主办方的“自觉”。

  严打兴奋剂不分专业、业余

  在众多健身项目中,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运动在促进全民健身、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少数参赛选手的兴奋剂违规行为严重损害马拉松运动的公平性和纯洁性。

  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马拉松办公室主任水涛表示,中国田径协会一向高度重视反兴奋剂工作,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反兴奋剂工作“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以讲政治、“零容忍”的高度,对于专业运动员和业余选手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反兴奋剂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兴奋剂违规事件。

  水涛表示,2018年中国田径协会将通过成立专人专职的反兴奋剂办公室、聘用反兴奋剂工作专职法律顾问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加大反兴奋剂工作的力度。

  针对年度排名前50名的大众马拉松选手进行兴奋剂跟踪检查,及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兴奋剂违规行为,并加大曝光力度,将兴奋剂违规个人和单位在多种媒体予以曝光,在马拉松赛事中形成高压态势,对兴奋剂违规行为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确保田径赛场的纯洁、竞赛的公正、公平,确保马拉松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也表示,在2018年将继续加大对马拉松项目和健身俱乐部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反兴奋剂教育拓展活动和教育讲座等形式,向大众跑友传播反兴奋剂理念和知识。

  “总之,中国田径协会将尽全力维护好全国马拉松赛场乃至田径赛事的干净、公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健康的赛场,追求健康的生活。”水涛说。

  对于很多过于追求成绩荣誉的专业转大众选手来说,这次的公告更像是一次警告。而对于一路奔跑的马拉松产业来说,未来期待的则是更加规范和严格的监管制度。

  新闻延伸:

  如何检测是否使用了兴奋剂?

  兴奋剂检查中的生物护照技术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的检测规则,它采用连续多次兴奋剂检测,从而通过连续多次检测数据的关联分析,从而判定运动员是否使用了兴奋剂。

  生物护照技术顾名思义给每一名运动员建立“生物护照”。运动员的每一次检测结果都被跟踪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反映运动员一段时间内的生理数据变化,如果某些数据在某个阶段呈现无法解释的异常波动,那么就意味着运动员可能使用了兴奋剂。举例来说,红细胞含量在体内保持有限的波动,如果某一次检测发现红细胞含量异常上升,则该运动员则可能使用了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此时虽然并没有发现运动员使用EPO的直接证据,但也可以判定服用了兴奋剂。

  因为多数情况下,药物在体能代谢速度很快,往往24-48小时以后就无影无踪,想要在运动员训练期间逮着正在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可谓撞大运。而生物护照技术的应用让赛外使用兴奋剂面临很大风险。因为该技术并不是凭借一次结果进行判定,而是对长期生理数据进行跟踪,这就要求运动员需要长期对自己体内物质负责。

(所配视频与原文内容无关,仅供延伸阅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imshao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