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CCTV任江舟:张指导之所以成功 秘诀只有两个字

[摘要]《非常合理-张卫平传》讲述中国篮球名宿张卫平的生平故事,呈现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篮球发展史,由张卫平本人唯一授权、腾讯体育篮球主编黄祎(阿鱼)撰写、腾讯体育独家出品。

CCTV任江舟:张指导之所以成功 秘诀只有两个字

张指导1998年为央视拍摄篮球教学片时的照片

口述 | 任江舟

采访、整理 | 黄祎(阿鱼)

“学打篮球,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人才能把球打好。”

这是张指导最爱说的一句话。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他自己对这句话一直是身体力行,不管干什么,这个原则都没有变过。

我第一次见卫平是在1984年,那时我刚调到中央电视台体育部,去首都体育馆转播一场国家队比赛,当时就在场边看他和钱澄海指导现场指挥。那时我负责转播摄像工作,跟他没有直接接触,只知道他是篮球教练,在国家队辅佐钱指导。

第一次真正合作是在1996年的圣安东尼奥全明星周末,那是中央台第一次去美国现场转播NBA全明星赛。卫平当时在美国工作,孙正平就请他担任我们的现场解说顾问。从那以后,我们就把他上报为中央电视台特邀解说顾问,加入我们的前方转播小组,历届全明星、总决赛的现场解说都由他来完成,成为CCTV赴美转播小组的“标配”成员,一来二去就比较熟了。

1995年NBA总决赛,央视首次派转播小组赴美现场直播。开始时每次都配有一名英语翻译,后来由于张指导的进入,英语翻译的名额就取消了。卫平当时在美国的一家酒类公司工作,平时也经常出差,需要给老板写各种报告,语言和文笔都特别好。我们在美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行,像订酒店、订机票之类的事儿,都是他来帮我们协调,对我们帮助很大。

因为工作的关系,后来我跟卫平有过很多次合作,从没见他跟人急过,始终都是笑呵呵的,大家相处得非常愉快。包括2000年总决赛期间,我们在印第安纳银行换外汇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你的书里应该也写到了,我就不多说了(阿鱼注:详见《非常合理》第51章)。如果不是卫平在,我们可能就只能吃个哑巴亏,幸好他在那儿,对美国人办事的方式非常了解,事情最后才有个比较好的结果。

这么多年来,对卫平最直观的印象有两个,第一是对人特别真诚,第二是做事特别认真,有耐心。

1998年,我们创办了《篮球公园》这个节目,卫平也回到国内,我们就有了更深入的合作机会。节目初创的时候,台里的栏目经费非常少,几乎不可能有经费供我们外出采访拍摄。要想做出好的报道,不去一线探访是不可能的。当时我们都很头疼,后来卫平亲自找当时篮球管理中心的信兰成主任协调,最终由各篮球俱乐部帮助解决栏目组的差旅费用,我们才得以去到各个球队的训练基地,慢慢把节目做得越来越好。

当时节目时间比较长,各个小版块的时间不固定,我们就专门做了个篮球课堂,请卫平来主讲篮球的基本技战术。就在那个时候,听他反复说了“打球”和“做人”之间的关系。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他就能站出来强调这些道理,我觉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就像现在练武术要讲武德一样,卫平把“做人”当作教球、学球的第一原则,当时就令我们耳目一新。

我们在海淀找了个体育馆,请北京青年队来做示范,这是当时唯一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篮球基本技战术的教学片,卫平讲得非常细。在我看来,这套片子搁到现在也不过时。后来很多小孩都是通过看这个来学习怎么打篮球,你去网上一搜都能搜到(阿鱼注:很多朋友各种求资源,其实网上一搜就有)。

教学片质量要求比较高,拍片子需要有不同的角度,比如仰拍、俯拍、侧拍等等。每次变换一个角度,都要重新布光,比如逆光、顺光。当时我请的是八一厂的摄影师来拍,非常专业。我们对篮球都是门外汉,内容都是卫平一点点地告诉我们,我们理解之后,再去设计镜头,他跟青年队的小孩儿再一遍遍地演练。每讲解一个动作,队员需要做个示范,然后是各种角度的慢动作,每个动作基本上都要演练四五回,反复折腾,但卫平不厌其烦,一直都非常耐心,从来没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示。

当时拍了将近一个月,拍完之后,从场记、灯光、摄影到节目组编辑,整个摄制组都觉得跟张指导合作特别痛快。包括北京青年队那些小孩儿,拍完之后也觉得收获很大,跟着张指导长了不少知识,因为很多东西连他们的教练也没教过。

这么多年下来,卫平在为人处事上我感觉变化不大,他还是跟当年一样,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在训练营教孩子们“学打球先学做人”,他自己一直秉承了这一点,做到了一个真正的好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他都始终用“好好做人”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待人接物上,不管你是小孩儿还是成年人,不管你过去跟他是否有过交情,他都一视同仁,到现在都没有变过。

我们这么多年从事NBA转播工作,对这个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从我这个导演的角度来看,在解说顾问的选择上有一系列标准。首先你的英语一定要好,如果英语不好,知识面就不能快速地更新,对队员的情况做不到足够的了解。屏幕上打出英文介绍,如果你英语不好,你就跟不上电视画面的节奏,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像我们比较常驻的三个解说嘉宾,大徐、苏群、卫平,英语都非常好。

再有一个,你对篮球必须非常懂行,这就是张指导作为解说顾问最大的过人之处。大徐跟苏群都是非常优秀的解说顾问,但两人之间还有些差别。大徐当过球员,以前在北京军区青年男篮打过球,能够以球员的视角去解读比赛。

卫平不光当过球员,还当过教练,他能够从全局、以一个教练的视角去解析比赛,解说的层次又高了一级。他能对场上形势做出前瞻性的判断,提前预测下一个球应该会怎么打,双方将会有哪些变化,球迷听起来非常舒服。

这里主要是一个篮球从业背景的区别,但同样都是老资历的篮球运动员、教练员,也不见得个个都适合解说员这个岗位。像我们当时请过不少有球员、教练背景的嘉宾,包括钱澄海、白金申、王非、郑海霞、宋晓波、北京晚报的孙保生等等,但最后还是卫平的解说最被大家认可。

按台里的要求,解说嘉宾一要肚里有货,二要能表达得出来,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另外,还需要有很好的镜头感,面对镜头能够比较自然、不紧张。像大徐、苏群刚来的时候,说话也会紧张,但过了这一关之后就能自由发挥。卫平很快就过了这一关,说话特别放松、自如。

卫平解说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他说话有很浓的北京味儿,儿化音很多,而且一开始解说的时候,面部表情比较多。如果镜头对着他来个中景特写,这个问题就会暴露得比较明显。为这个,孙正平跟他说过很多次,他就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加以纠正。这么多年解说下来,愣把这毛病给扳过来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的用功、投入。

之所以直到如今,卫平还能活跃在媒体工作的最前线,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做事做人严肃认真的态度,只要认真了,没有办不成的事儿。他对篮球是真的喜欢,能长期保持超乎寻常的专注。当时没有网络,每次去美国转播大赛,他都是找当地的各种报纸来看,包括NBA提供的一些材料,翻来覆去地研究。看完之后给孙正平讲,哪段我们能用,哪段不能用,然后在直播解说里很自然地运用出来。这么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学习的习惯,一直能做到与时俱进,跟年轻一代球迷之间没有代沟,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一句话来形容我眼中的张指导,那就是:“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真正懂得应该如何为人处世的人”。

CCTV任江舟:张指导之所以成功 秘诀只有两个字

任江舟,CCTV体育频道著名制片人、导演,代表作品有《篮球公园》、《NBA赛场》等

明日预告:

你可知道,

中国男篮历史上曾有一位奇人,

仅靠其一己之力,

让国际篮联被迫多次更改规则?

在1986年男篮世锦赛上,

中国男篮实现了怎样的历史突破?

打亚洲队和打欧美队,

我们究竟有哪两套不同的比赛策略?

……

明天上午10点,请看《非常合理:张卫平传》第24章。

如何收看:

传记内容在腾讯体育全网独家首发,同步收录在作者阿鱼的微信公众号“鱼乐NBA”(微信搜索公众号“鱼乐NBA”或“yulenba”)、企鹅号“鱼乐篮球”(腾讯新闻App、天天快报App搜索“鱼乐篮球”)上,欢迎收听,锁定精彩。

创作团队:

口述:张卫平

作者:黄祎(阿鱼)

策划、推广:宋忠冬

女篮姑娘们做了什么事 把张卫平气得暴跳如雷?

女篮姑娘们做了什么事 把张卫平气得暴跳如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hdongso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