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阿鱼:勇敢做自己的阿德 才是马刺最需要的那个王者

[摘要]从曾经的“中距离之王”到被波波维奇怒斥“胆怯”,再到如今的马刺之王,阿德究竟如何冲破迷雾?

马刺球迷都知道,来到圣安东尼奥的这两年,阿尔德里奇过得不怎么开心。

来马刺之前,他是开拓者当仁不让的老大,号称联盟“中距离之王”,保持着这支球队的篮板和两双纪录,长期贡献场均“20+10”的数据,两分球出手次数笑傲全联盟,被视作常规赛MVP的热门人选。

当时,队友巴图姆对他有一句评价:“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迈阿密有勒布朗,洛杉矶有科比,雷霆杜兰特,我们有阿尔德里奇。”

杜兰特的评价更加直接:“我一直认为,阿德就是全联盟最好的大前锋。”

当时,邓肯、诺维茨基都还宝刀未老,格里芬、“浓眉哥”已经崭露头角,但阿杜只认高自己两级的学长阿德(两人都出自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2015年夏天,为了能够把30岁的阿德招致麾下,湖人火箭尼克斯太阳猛龙热火、马刺等多支球队全都一拥而上。

其中,湖人派出以科比为首的豪华说客团,除了总经理库普切克和主教练斯科特,还包括球队的商务副总裁、时代华纳公司的高管、通用电气集团的高层等头面人物。他们面对阿德高谈阔论,想让他明白洛杉矶的市场究竟有多大。

对这次会面,阿德唯一的印象只是:“科比是那次招募会中最棒的部分,他经常来看我的孩子,我也经常陪他的女儿玩耍。”

火箭则由老板亚历山大亲自出马,主教练麦克海尔、总经理莫雷、副总经理格尔森-罗萨斯全都出席,拿出的诱饵是“跟哈登霍华德组成三巨头”。总裁泰德-布朗还着重介绍,火箭在中国究竟有多受欢迎,阿德如果加盟,将会成为球迷数量最多的球星之一。

听到这些,阿德只是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马刺同样搬出了主教练波波维奇、总经理布福德、队员邓肯、莱纳德、帕克、米尔斯在内的最强招募阵容,着重向阿德阐述了他们的团队观念和家庭气氛,完全没有提球队的5个总冠军。

阿德对马刺产生了情感共鸣,但他还是没做出决定。马刺的招募军团登上飞机,准备回到圣安东尼奥等待结果。

此时,湖人请求跟阿德再谈一次。刚刚走下飞机的波波维奇听到这个消息,二话不说,马上买了最早的一个航班,火线赶回洛杉矶,请求与阿德共进午餐。

阿德同意跟波波维奇共进午餐。谈话进行得很愉快,后来,他在一众追求者中选择了马刺,与之签下4年共计8000万美元的合同。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被马刺“骗”来的。当然,这是一次充满诚意和善意的“骗”。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阿德想过自己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全新的环境,但他和球队都没有想到,这个适应时间居然出奇地长。

我开过一个写作计划叫“狂人系列”,中间有一篇《》,文中写到:

过去在开拓者,阿德是当仁不让的禁区核心,不需要伸手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传球,随时可以摆开架势,与对手一对一单挑。但到了马刺,他一会儿想着不要跟邓肯的位置跑重,一会儿要考虑怎么给莱纳德做一个无球掩护,球到了他手里,他又开始犹豫是不是该再传出去。

脑袋里的想法实在太多,动作难免变得慢了半拍。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是去年夏天自由球员市场上的头牌,反倒像一个畏手畏脚的落选新秀,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生怕一个闪失,就要被教练给换下场去。

披上马刺球衣的前10场比赛,阿德场均只得15.2分,命中率仅有44.3%。前30场比赛,他只有6次得分超过20。

他一直在试探和适应着马刺的战术体系,但不管怎么磨合,看他穿着那件马刺12号球衣上场,都显得有点儿别扭。好像一个上班族反复提醒自己开会千万别迟到,着急忙慌地推门而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却突然发现自己走错了会议室。

那时,阿德不过在马刺只打了小半个赛季。转眼间两个完整赛季过去,他的处境不仅没有明显改观,反倒每况愈下。

尴尬,从他断崖式下跌的场均数据就可见一斑:

在MVP的竞争中,再也没人提起他的名字。不仅如此,他还被贴上“球风偏软”、“关键时刻掉链子”、“隐身专家”的标签,还有人说他“配不上马刺”,江湖声望几乎跌到谷底。

最伤人的一句话,来自当初两次专门飞到洛杉矶、求着要跟他共进午餐的主教练波波维奇。

那是在上赛季季后赛对阵勇士的第二战赛后,波波维奇老爷子在新闻发布会上大发雷霆:“阿德必须为我们得分,他不能再那么畏畏缩缩了,他在上半场连投篮都不敢,他不能再这么怯懦软弱(timid)!”

那场对阵勇士的第二战,是阿德职业生涯最不堪回首的比赛之一。在帕克、莱纳德相继因伤缺阵的情况下,马刺需要他能挑起大梁,但他上半场一分不得,全场只得到8分。

更早之前对阵火箭的首场比赛,他更是全场只得4分,正负分效率值为“-23分”,换算成36分钟的正负分效率值,已经创下波波维奇麾下所有马刺队员的季后赛最差纪录。

对勇士的第四战,第三节打到还剩将近5分钟,阿德就被失望透顶的波波维奇提前换下,在那场比赛中再也没上过场。

曾经进攻无解、以一己之力打服火箭的那个超级大前锋,转瞬之间,变成了一个谁也不认识的陌生人。球场之上的他,彷徨、犹豫、迟疑、胆怯……无所适从。

也正是在那一年,他连续5年当选全明星的纪录戛然而止。换句话说,无论球迷还是教练,似乎都不再认为他还是个明星。

今年夏天,马刺至少跟三支球队谈过跟阿德有关的交易,希望得到的回报不过只是一个前十的选秀权。即便如此,交易也最终未能成交——跟马刺比起来,其他球队对阿德更是没有信心。

两个赛季之前,他还是MVP热门候选,如今却几乎低到尘埃,零落成泥碾作尘。

阿德照例什么都不说,他知道,自己的这个赛季已经结束了,但职业生涯还远没到结束那一天。

他悄悄避开人们的视线,不看twitter也不用instagram,不读任何一篇NBA报道,也不接受记者采访,把自己关在训练馆里,默默苦练了一个夏天。

新赛季训练营开营,重新回到聚光灯前的他,明显比上赛季壮了一圈。

不仅如此,他还做了一个他以前怎么都不可能做出的举动——主动约谈主教练波波维奇,要求做一次男人对男人的谈话。

两人具体谈了些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从事后波波维奇的反应来看,阿德的这个举动,着实让他大吃一惊。

波波维奇说:“我知道他不太开心,但我没想到他居然如此不开心。”

在那篇《阿德,我亲爱的内向狂》中,我还曾写到:

“归根结底,对于一个内向者来说,对新环境的适应,注定要花掉比其他人更长的时间。而他的内向,又与生俱来。”

阿德实在太内向了,注意看他接受采访时习惯性的小动作,不是时不时地用毛巾擦汗,就是用手指轮番摸自己的眉梢、眼角和耳朵。这些身体语言的潜台词,就是一种面对镜头的不安全感。

越是内向的人,其实越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他其实很不喜欢在马刺的新角色,不喜欢在进攻端被队友忽视和冷落,不喜欢为了给莱纳德腾空间而落到自己不擅长的面框右侧45度角,不喜欢那些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批评,更不喜欢从主教练口中当众说出的那句“胆小怯懦(timid)”。

他也根本不想像众多马刺球迷所期待的那样,成为下一个邓肯,用邓肯的方式去统治赛场,用邓肯的方式去引领球队。

但他硬是一直隐忍不发,一直默默承受,一直咬牙坚持去完成主教练的每一个指令——直到终于不堪重负,被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

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梦想像巨无霸一般的奥尼尔一样打球。进入NBA赛场,他又对诺维茨基的精准跳投艳羡不已。

但他终究既不是奥尼尔,也不是诺维茨基。他的力量不足以通吃篮下,他的射程也不足以覆盖整个半场。

但他做到了最好的自己,既能在必要时像奥尼尔一样肆虐篮筐,又能在中距离像诺天王一样弹无虚发,才成就了“中距离之王”的美名。

从开拓者转投马刺,第一个赛季他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跟邓肯位置跑重,第二个赛季又担心挡住了莱纳德的突破路线。

不知不觉间,不仅队友们慢慢忽略了他的存在,他自己也慢慢找不到自己。

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那只丑小鸭,当其他队友都有披着细毛的小黄脑袋,嘴里叫着“quack,quack,quack”时,他却顶着毛茸茸的大白脑袋,拼命模仿出来的叫声则是“honk,honk,honk”……

时间一长,这样的格格不入越来越多,实在太伤自尊了。

问题在于,如果他本来就不是一只丑小鸭,而是一只白天鹅,但却硬被逼着去做一只小黄鸭,到底是谁的错呢?

也许他自己和球队都有错。他的表现越是低迷,队友对他的支持自然就越少;队友越是对他的存在视若无睹,他的跑动和抢位也自然就越来越不积极。

恶性循环。结果只有一个,他越来越不像他自己。

谢天谢地,他终于突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敢于站出来直面问题。

也谢天谢地,当他找到波波维奇主教练推心置腹时,这个向来不按牌理出牌的老爷子,破天荒表现出了耐心和宽容,不仅容许阿德一次把话说开说完,还主动公开承担了责任。

波波维奇说:“我得说,他有正当的理由感到不开心,我对此应该承担至少98.75%的责任。他以前从来没说过,而我也从没真正问过他。”

波波维奇还说:“我只是想着怎么改变他,让他变成一个截然不同的球员。他第一天来训练场,我就跟他说,你看,杰克-西格玛有这种脚步,你也应该做这种脚步。他一直很努力,但他也一直都不怎么舒服。”

波波维奇很少像这样公开承认错误,他能说出上面这些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关于篮球,这个爱喝酒的老头子是认真的,他分得清谁是谁非。

跟波波维奇的一番长谈之后,阿德说了下面这些话:

"I just went off of how I feel. I feel like Pop's been great. I feel like this preseason has made me feel so much more comfortable out there. I've been myself, and I feel like I'm going to help us win. I went off how I felt, and just in the moment, I did it.

I feel like the talks this summer were very constructive. I felt it was kind of needed, having the heart to heart where you just say how you feel. Pop has been great about the things that I've said I kind of needed or wanted. So far, it's been great."

你不需要懂英语,不需要弄懂他在说什么,你只需要数一数在这些句子里,他反复用了多少次一个同样的单词。

答案是9次,那个单词是“feel”,意思是“感觉、觉得”。

在期望和责任的重压之下默默隐忍,靠的是意志、理性、规则和逻辑的自我教育。

与主教练面对面开诚布公、推心置腹,靠的却是本能、感性、直觉、第一反应的内心驱动。

他终于敢于听从自己的内心,把自己心里的感觉讲出来,把最真实的自己展露给这个世界,不再犹豫,不再伪装。

内向的人,原本就把感情看得更重一些。他们太怕让别人失望,于是常常委屈了自己,但结果并不总能如人所愿。

把话说开之后,双方冰释前嫌。一纸3年7230万的续约合同,等于互相约定了终身。

新赛季的阿德,明显在场上更加舒适,更加自信,也更加不可阻挡了。

第一战对森林狼,25分、10个篮板。

第二战对公牛,28分、10个篮板。

马刺两连胜。对了,那个叫莱纳德的球队灵魂,至今还因伤未能出战。但马刺不怕,因为他们又一次拥有了最好的那个阿德。

他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位置,面框左侧45度角区域,背身拿球。右手运球后,要么前转身往禁区碾压,用上篮或勾射结束战斗,要么后转身之后做个习惯的虚晃假动作,接高人一等的后仰跳投。不管往哪边走,你都防不住。

除了标志性的中距离跳投,他还有了原地踮脚的三分球,有了不知从那个角落腾空而起的补扣,有了挡拆之后的空手切入,有了在篮下的生凿硬抗——那可是马刺球迷翘首以盼了两个赛季的稀罕玩意儿。

连NBA现场转播的评论员都忍不住惊呼:那就是我们过去在波特兰经常见到的那个阿德啊!

不仅如此,他在场上的那种“舒适感”,还体现在他的身体对抗方式上。

老球迷都知道,阿德一直都不喜欢身体对抗,如果可以选择,他宁愿用毫无身体接触的中距离跳投来杀死比赛。

但如今,他好像也不再惧怕身体对抗了。而且,他的身体对抗方式,是最经济实用的那一种。他完全不跟对手耍狠斗勇,只是凭借下肢力量卡住身位,把对手牢牢挡在身后或按在身下,全程根本不用起跳,轻轻松松拿到皮球。

惜力,省力,借力打力,不费吹灰之力。

更妙的是,队友们也终于认识到这个“大杀器”在场上的巨大威力,只要落入阵地战,总会在第一时间快速出球,把球早早塞给背身要位的阿德,让他在对手立足未稳之前,抢先打成一对一。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阿德说了,他坚信自己的身手至少还保持着全明星水准,坚信自己还是联盟至少前10-15名之内的球员,坚信自己能统治比赛。没错,他真的用了“统治(dominant)”这个词。

其实,你根本无须成为别人,你只需要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不需要下一个邓肯,我们只需要第一个阿德。

以上内容来自“鱼乐NBA”微信公众号,欢迎添加微信号:yulenba

本文系腾讯体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herrylw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