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战术板】拉什福德软肋终结者 曼联进攻还有困局

腾讯体育10月19日讯 略显沉闷的比赛场面,波澜不惊的见招拆招,令人难忘的制胜进球,经济实惠的客战三分,这又是一场打上了鲜明的穆里尼奥烙印的比赛。在中场大面积减员且刚刚经历了严重的内战消耗的情况下,曼联依靠稳健而务实的比赛策略取得了一场关键的胜利,小组头名对他们来说已是囊中之物。

【反客为主,穆帅三处轮换释放进攻信号】

作为葡萄牙新生代教头中的佼佼者,鲁伊-维多利亚在2015/16赛季接手本菲卡之后的成绩十分出众,葡超班霸不仅在内战中完成连庄,还在欧冠中有过晋级八强的经历。上赛季结束的时候,本菲卡高层向少帅奉上了四年新约以资鼓励,然而,鲁伊-维多利亚的球队在本赛季初却遭遇了大滑坡。一向稳健的本菲卡不仅在内战中连续被弱旅逼抢,还在欧冠中遭遇巴塞尔的屠杀,他们在赛季开启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即在双线战场陷入绝境。

就在本菲卡上下焦头烂额的时候,曼联在双红会之前的比赛中已经豪取六连胜,两队近期的状态可谓云泥之别。此番做客熟悉的光明球场,穆里尼奥的计划是从这里带走三分。适逢FIFA病毒肆虐以及新赛季第一个疲劳期的到来,曼联在近期连续出现了重要球员受伤的情况,球队原本人员储备殷实的后腰位置已经失去了厚度,穆里尼奥希望球队可以在下一个国际比赛日前能够尽可能多地争取胜利,来为11月初的“闭关修炼”争取较为宽松的舆论环境。

上周中的双红会堪称穆氏红魔的缩影,球队现阶段的比赛质量完全取决于穆里尼奥对赛事难度的预判。曼联在强强对话中缺少主动进攻的勇气,而在面对实力不及自己的对手时又无法稳定地将的控球率和射门次数转化为等比例的运动战得分。从赛季开打至今,曼联在双线战场6次取得进球3+的成绩,其中的大多数进球还是依赖于反击和定位球。

从穆里尼奥排出的首发阵容上来看,防守型球员达米安得到了轮休机会,攻强守弱的布林德坐镇左闸,近期,意大利人出场与否成为了穆帅整体战术思路的风向标。此外,在双红会中轮休的马塔拉什福德也悉数出阵,这些也都是穆里尼奥释放出的加强进攻的信号,曼联要趁对手近期状态低迷的机会争取客场胜利。

【守中虚边,本菲卡绞杀红魔中场】

作为一名崇尚传控和压迫的少帅,鲁伊-维多利亚对本菲卡的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小组赛前两战的失利暴露了球队双前锋技术能力不足、中场组织环节效率低下的短板。球队过分依赖边后卫的推进导致两闸阿尔梅达和格里马尔多负荷很大,前者的停赛意味着本菲卡失去了两翼齐飞的可能。一旦无法在前场进攻中取得预期效果,那么两名边后卫身后的空间就会成为对手反击中的驰道。考虑到现阶段的曼联恰恰是依靠边路的强势驱动立足的豪强,鲁伊-维多利亚选择稳健甚至略显保守的主场策略就不足为奇了。

鲁伊-维多利亚对此前做客巴塞尔时的首发阵容做出了六处调整,在葡超联赛中效率不俗的巴西中锋若纳斯因伤缺阵,近期表现平平的塞费洛维奇同样无缘首发,出现在中锋位置上的是跑动能力很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劳尔-吉梅内斯。本菲卡的新阵在451和4141之间切换,主队在防守中的核心任务是利用中场的人数优势限制曼联双后腰的拿球,切断他们与身前两名10号球员的互动,在中圈弧附近夺取球权之后围绕左后卫格里马尔多展开进攻。

本菲卡方面看重的是攻守转换阶段的效率,曼联同样寄希望于把握“时间差”和“反反击”机会,而对倾巢而出的阵地攻坚心存疑虑。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球队的中场缺少可供转圜的空间,在博格巴、费莱尼和卡里克受伤的情况下,马蒂奇和姆希塔良又因为国际比赛日的过度消耗而遭遇了体能和状态的双重瓶颈,常规轮换球员中只有在赛季开始阶段机会不多的埃雷拉能够保持理想的状态。

就像双红会时一样,曼联让对手在中场附近获得了太多轻松传切和推进的空间,马蒂奇和埃雷拉组合在无法持续压迫对手的情况下,只能优先选择后撤站位保护防线,由此以来造成的连带反应就是曼联在反击推进时整体站位过于靠后,后腰输出不足造成了三线之间缺少足够的连接,边路和锋线球员往往会陷入对手的包围圈中。

在开场阶段的前场压迫中,本菲卡的三名中场中路球员会轮流前压配合中锋劳尔-吉梅内斯压迫曼联的双后腰。穆里尼奥在这段时间安排马塔频繁回撤增加出球点,并利用林德勒夫等人的长传球袭击主队防线身后,迫使他们将整体的防守阵型向后收缩。为了保证三线之间的结构紧凑,本菲卡迅速将防守调整到了中低位模式,他们会适时地给予马蒂奇和埃雷拉一些空间,诱使两人从中路发动进攻,在姆希塔良和马塔背身接球的瞬间实施突然围抢。

曼联在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中路破局不利且缺乏对横向空间的利用,更加擅长反击的姆希塔良和对抗能力不足的马塔都不具备在中路核心区连续用球的能力,埃雷拉擅长的直塞球没有施展的空间,马蒂奇在寻求中路传递未果的情况下往往会经过多次调整和观察后再进行分边,本菲卡的防守球员在这时就会对他实施包夹。曼联此役的主要攻势依然在左路展开,呆在右路空当中的瓦伦西亚身前一马平川,然而,中场球员很少选择大范围转移与他取得联系,更多的是采取了较为平稳但威胁性不大的安全球过多将球交到队长脚下,空当转瞬即逝,提速亦无从谈起。

【激活拉什福德,曼联成功限制对手】

曼联在新赛季一直追求的进攻思路就是利用速度和体格冲击对手,这种提速包括连续倒脚后突然策动直达对手防线身后的长传,中场抢断之后的快速地面球配合,以及下半场利用体能充沛替补(边路)球员发动的后续冲击。曼联在本场比赛中按部就班地使用了这三种提速模式,当开场阶段的打身后战术未能奏效且中路的地面渗透也不够流畅的情况下,首发阵容中唯一具备爆点属性的拉什福德开始逐渐进入角色。

不同于那些拥有快速边锋和具备在前场实施流畅传切的球队,曼联的多种提速手段都要依赖于10号球员在推进中的发牌,费莱尼掩护下的双核(博格巴&姆希塔良)轮番突击是常规套路。在费莱尼和博格巴缺阵的情况下,曼联失去了高点过渡和单点强行碾进两大最为稳定的前进动力,姆希塔良在对手的包夹下显得状态一般,担任起僚机的埃雷拉也缺少足够亮眼的表现。在得不到足够支持的情况下,拉什福德将左边路的通道留给了布林德和马蒂奇,来到右侧肋部寻找机会,他在这里可以得到马塔和瓦伦西亚的支援以及卢卡库的掩护,并对本菲卡的进攻强侧实施反制。

拉什福德的换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菲卡强势的左路进攻在上半场中后段偃旗息鼓,曼联在顶住了对手的一轮短促突击后,开始逐渐将球权控制了自己脚下。第32分钟,游弋到左肋部的马塔放飞了布林德,后者的边路传中险些帮助埋伏在后点的拉什福德头球得分;3分钟后,马蒂奇前场左侧连过两人突入禁区后小角度劲射被斯维拉尔扑出。连续的围攻帮助曼联将控球率提升到了60%左右,拉什福德虽然没能在迪亚斯和格里马尔多的结合部创造出绝佳机会,但他的移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菲卡的左路进攻熄火,曼联的左路攻势却是虎虎生风。

令人遗憾的是,曼联在这一阶段没能取得运动战进球。曼联在这一阶段的边路传中基本都是斜45度传中或走外线下底后的高球传中,在卢卡库的空战能力尚未达到顶级水准的情况下,这种弧度较高、空中运行时间较长的传中对中路接应球员的对抗能力要求极高,本菲卡的中卫组合是身高1米95的老将路易松以及活力十足的潜力新星迪亚斯,前者在禁区内可以有效地消弭卢卡库的空中优势,后者则能够对拉什福德形成限制。曼联现在最缺少的是边路的强行突破与下底后的倒三角传中,前者或许可以由替补出场的马夏尔来完成,但后者就需要更多中场球员的参与。此役,曼联并没有稳定地在肋部做好进攻策应,他们缺乏的就是马塔与布林德之间的这次配合(32’)。

【提升压迫带动提速,定位球轰炸集中本菲卡软肋】

下半场开始后,曼联依然像开场阶段那样尝试加快进攻速度,不同于比赛初段的反越位战术,红魔在易边之后的进攻策略是以中前场的压迫加快比赛节奏,在断球之后尽可能多地为回到左路的拉什福德创造一对一机会。在这一阶段,拉什福德充分发挥了体格和速度优势完成了本菲卡防线的杀伤,曼联在这一阶段连续获得定位球进攻机会,主队的年轻门将斯维拉尔在防守中出现了严重的预判失误,这种需要大量实战经验累积才能具备的能力正是他所缺乏的。

抛开强强对话时的大巴战术不谈,穆里尼奥在一般比赛中追求速度和高度的打法与范加尔当年倡导和极致传递有着一些相似之初,那就是不要轻易地将球权交给对手,要在持续掌控球权的情况下压制对手。穆里尼奥在赛季初重用费莱尼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身高和头球优势不断回收对手的解围球,再用最为安全的方式将球权交给中场组织者,帮助球队形成持续围攻的局面。

曼联的进攻不够细化,意味着他们需要持续累加机会来实现以量补质。两名堪称屏障的高大球员缺阵,两名具备10号属性的技术型球员又不能更好地带动局部传切,曼联的进攻自然失去了赛季初的流畅与高效,球队的进攻比此前任何时候都仰仗于球星的个人能力。拉什福德颇具想象力的任意球直接攻门,马夏尔在第80分钟的小角度劲射,都是这种思路的集中体现。

【非典型性拉丁足球,标准的新葡军战法】

功成名就但依然奋斗不息的何塞-穆里尼奥,初露锋芒后怀揣豪门梦想的鲁伊-维多利亚,两位葡萄牙主帅联手为球迷奉献了一场表面上不够精彩但战术内容却十分丰富的比赛。两人之间的对决并没有展现出太多关于传统拉丁技术足球的元素,双方对细节的深度挖掘和对程序的严密把控,更像是典型的意大利式战术博弈,坚持实用主义理念正是新时代的葡萄牙足球人能够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关键。

(猫眼看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ohnshao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积分榜

    独家策划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