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杨健:解说工作源于热爱 张指导是努力目标

一周前,为了《一起说奥运》体育主持人大赛的复赛,我们在南方三个城市连续奔波。在上海的晚上,接到了张卫平指导的微信,知道这次自传的事情。

杨健:解说工作源于热爱 张指导是努力目标

一方面,我感到很荣幸,能够能够担负张的重托,写下自己的感言;另一方面,由于正在担任主持人大赛的评委,亲历全国3000人进1000人初赛,以及1000人进100人的更残酷的复赛,内心感慨颇多。

我们这一代解说员,在二十年前,也是这样在大赛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所以深知竞争的残酷。但是那时候,我们只是置身其中,全凭一腔热情,低着头往前冲,根本不知道这样前行的道路上,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在二十年后,我担任评委的角色,在这样的位置上,看待一如20年前跟我一样青涩的选手们,心中无限感慨,感慨能够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遇到前辈指点是多么的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是很幸运的。特别是我,在整个解说职业生涯当中,由于有了张指导这样前辈的关爱和帮助,才让我能够不断的进步,迅速的成长,在这样的一个难得机会当中,向前辈真心的道一声“感谢”!

杨健:解说工作源于热爱 张指导是努力目标

我是2000年夏天开始实习,解说NBA是在2002年。当时,张指导已经是名满天下,我非常幸运,一开始就能有机会能跟张指导合作。以前,央视转播NBA还不像现在这么多,当时只有周六的一场直播和周日的一场录播,周日那场录播是上午解说配音,之后做一个精彩赛事的缩编,下午再播出。当时,张指导周六跟孙老师一起做直播解说,有时候周日会过来跟我一起做录播节目。

我当时二十岁出头,初出茅庐,本身就非常惶恐,又跟张指导这样的业内巨匠搭档解说,就更紧张,但我最幸运的地方在于遇见了张指导。

老爷子待人特别和蔼,由于我们都是北京人,彼此之间没什么距离感。在老前辈的的帮助之下,我很快就调整好状态,进入了角色。

一直以来,在业务上,老先生对我这样的年轻后生特别照顾。解说中帮着补台是常有的事儿,在私下也经常会给一些专业的指点。

职业生涯初期,我这样的“菜鸟"压力很大,总是非常紧张,生怕把工作给干砸了,感觉这个阶段特别凶险。幸亏遇到张指导这样的老前辈,得到很多帮助和关爱,才能很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

杨健:解说工作源于热爱 张指导是努力目标

十七年来,跟张指导一开始在国内解说,到后来去美国前线合作转播NBA全明星总决赛的大赛经历,一共应也有十多次了。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一点,就是老先生从业二十几年,始终都保持着兢兢业业的工作状态,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变化。

张指导的篮球运动员履历就不用多说了,他又在美国工作生活几十年,对于国际媒体工作和自身角色的认知也有很多心得。即使这样,老先生每次解说之前的准备工作都是细致入微的,从来不敢怠慢。张指导坚持每天阅读国外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的习惯,对国外媒体资料的整理、最新信息的搜集成为了每日必修课。

在大赛之前,张指导都提前很长时间到现场,为报道工作做好各种准备。比如一场总决赛,一般都提前三个多小时去球馆,接受安检,准备资料。我们总是在开赛前要一起对词和预演场边的报道,商量一会儿该怎么评述比赛,怎么采访球星等等。一天两天、一场两场,、一个赛季两个赛季能做到,或许还不算什么,可是张指导二十多年都是这样,始终如一的投入和敬业,确实令人敬佩!

张指导本身是一个特别活泼的人,性格很开朗,用北京话来说,身上特“有戏”。当下流行的一些新鲜事物,张指导也乐于尝试,他特别愿意跟年轻人在一起工作。 比如说《NBA最前线》这档节目,这是最近几年我们的一个尝试,希望能在相对专业的体育赛事报道之外,挖掘一种有趣的、最前沿的报道形式,用更加轻松、更接近球迷的方式去做NBA节目。张指导是最早参与进来的嘉宾,其实他不光是一个嘉宾或主持,更是主创的角色。

我记得拍第一季《最前线》的时候,有一期节目是张指导要离开中国去美国,在前方待很长时间,无法参与我们的节目。我们就设计了一个故事情节,主题是“告别”。当时我们去了中央电视台主楼最顶层,就是有天眼的那一层,安排了一场“拜师”的戏。故事是现攒的,构架是现想的,词都是当场现对的。我当时在节目中“惊天一跪”,表达特别不舍,老先生的戏也演得特别好,简直是专业演员,无缝衔接。成片播出来,大家也觉得很有意思。

既然大家喜欢,我们就开始不断尝试,那一季每期节目都要做一个情景剧。其实,体育情景剧的创作,是一个很烧脑的东西,它需要一个故事梗概,而且情节不能太跳跃,要符合逻辑,还要有一些场景的设置,要有一些戏剧冲突点,最主要的是要和NBA紧密的结合起来。

那时候,张指导不辞辛苦,每次都跟我们一起开会,一起想办法。当时我们都是小制作,就那么几个人,一个小的团队,一两天就能出一个7分钟的情景剧,从立意,想故事,设计情节,找摄制团队,到联系场地,具体拍摄,后期剪辑等等,一两天就能出一个成品,这体现出大家的努力和投入程度。

张指导能够跟年轻人打成一片,浑身都带着戏,非常有创造力,而且有很多好的建议。有时候,现场即兴的一些戏剧冲突,我们跟张指导一说,他就立刻明白,很快就进入现场拍摄的状态。

后来,张指导去了前方,做了有很多很鲜活的NBA前沿报道,跟NBA球星有很多互动,都非常有趣。

杨健:解说工作源于热爱 张指导是努力目标

我觉得张指导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喜欢,特别是年轻的喜爱,是因为他始终有一颗年轻的心,有一个年轻的灵魂,而且也愿意在这些角色中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包括现在在网上给他做的Rap金曲,一些解说集锦之类的小视频,我看了之后其实一点儿都不意外,因为张指导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活泼,非常有意思的人,他也非常愿意跟年轻人一起做些事情,这是他身上最大的一个特点。

这些对我们这样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后辈来说,一直耳濡目染,感慨良多:无论你是什么年龄、资历和状态,永远都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灵魂,能够坚持投入到工作中,始终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充满激情!

一直热爱,始终热情,永远敬业,积极乐观。张指导作为前辈,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以上内容来自:杨健微信公众号(杨健的健体育)

免责声明:腾讯体育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edc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