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新趋势:凝聚融合才是捷径

就在球迷将目光聚焦在亚冠之时,中国足协和教育部联手在青少年足球方面联手推出的新举措同样引人注目。与以往单方面行动所不同的是,不管是“名宿团”还是新创办的超级杯大区赛启动报名,都是中国足协和教育部联手共同推出的。这可以说是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步入2017年之后展现出的一个全新的良好趋势——融合。

■记者马德兴报道

超级联赛助做强“分子”

就在中国足球“名宿辅导团”启动的当天,由中国足协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参赛球队预报名的通知也正式下发。这是中国足协与全国校足办联手整合全国青少年足球、推出的第二项重大举措,是体育和教育部门真正敞开胸怀、消除壁垒,展开的一次深度融合,在有效地组织和整合资源方面迈出的扎实又一步。

就像本报去年7月份率先所披露的那样,这项赛事将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的一次“革命”,赛事第一次将主客场、周末赛制引入青少年足球比赛中。超级联赛分大区主客场赛、全国总决赛及后备力量选拔赛三个阶段,拟在全国划分6个大区,设置U16、U15、U14三个年龄组(即2001年龄段、2002年龄段、2003年龄段)。大区主客场赛将在3至9月期间进行合理安排。中国足协将给予一定补贴,保障球队参赛,同时比赛成绩将纳入球员技术等级审批。

根据双方协商的结果,参赛队伍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代表队;二是地市级体育局代表队;三是中国足协会员协会所属球队;四是职业俱乐部梯队;五是各行业体协代表队;六是各类足球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所属球队;七是各地参加校园足球竞赛的适龄优秀球队(各地校足办根据当地情况自愿报名参赛)。此外,中国足协根据联赛发展需要增加符合报名资格的单位。

据了解,虽然经过双方的协商之后,学校方面的队伍将只参加2003年龄段U14联赛,也就是以“初中队”的名义统一参加一个年龄段的比赛。这一方面是考虑竞技水平,另一方面也是更为现实的情况,就是绝大多数的学校组织足球队时,并不像U系列队伍那样是单独一个年龄段组一支队伍,而是涵盖了初一到初三所有三个年龄段的球员。譬如,像今年2月份参加在广西北海进行的中学生协会杯赛初中组的学校代表队,所涵盖的球员是出生于2002年、2003年、2004年三年的球员。如果进行拆分的话,一个学校恐怕很难一个年龄段组织起一支队伍。再加上竞技水平层面存在一定差距,这就使得学校队伍更难与竞技系列队伍展开对抗。所以,学校以初中队名义参加U14年龄组联赛显得更为合理些。

这将是中国足协和教育部门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与青训体系之间紧密衔接的一个平台,在校园足球本身竞赛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体外循环”,彻底打通校园足球和青训之间的渠道,这个“超级联赛”将扮演着“出口”的角色。就像教育部长陈宝生所指出的那样,校园足球必须要与青训体系紧密结合,离开了青训体系就没有出口,校园足球的竞赛体系不能代替青训体系,也代替不了。而在建立“渠道”的同时,“超级联赛”本身对于校园足球“做强‘分子’”同样将起到不容低估的积极促进作用。

敞开胸怀、摈弃壁垒、凝聚融合,这或许才是校园足球乃至整个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最佳选择,更是一条“捷径”!

从单方面牵头到联合出手

众所周知,校园足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全面启动,最初由国家体育总局出资、中国足协负责具体落实、联手教育部门一起负责展开,中国足协专门在办公室里设立了“校足办”。虽然势头不错,但受制于政策壁垒,效果并不很理想。在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简称《五十条》)全面出台之后,校园足球划归教育部具体负责。凭借着教育管理体系上的优势,校园足球的推广与发展过去两年来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国校足办已分两批次综合认定并命名1338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9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区),还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青岛市、厦门市、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上海市、成都市、武汉市、深圳市、兰州市共9个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而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也已初步建成,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模式,在2016年完成了20项校园足球高中和高校联赛,比赛场次952场,近7500名高中生和大学生参与。由10个省份承办了14个营区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分营活动和3个总营活动,来自全国1730所中小学的5284名足球运动员和2010名教练员参加了活动。

正是因为取得了成效,教育部步入2017年之后明确提出了“做大‘分母’抓普及、做强‘分子’抓竞赛”的要求。不过,校园足球在高速前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的难题。譬如,除了硬件即场地不足等问题之外,软件方面最大的困扰就是教练员师资力量不足。尽管过去两年来,全国校足办已经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培养出了一大批校园足球的辅导员、教练员,也将校园内优秀的教练和体育老师送往法国、英国等欧洲先进国家留学深造,可对于目前的校园足球来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另一方面,足球毕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运动,尽管中国足球整体水平不是很高,中国足球的教练员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培训教练需要很长时间,但中国目前毕竟有众多足球专业人士,特别是那些从事了大半辈子的足球老人、老专家们心有不甘,不甘心中国足球长期落后的局面,希望为中国足球的振兴再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国足球名宿辅导团”项目因运而生。

有别于以往中国足协或教育部门单方面的行动,这次“名宿辅导团”是中国足协和全国校足办共同联手发起的。在2月28日的中国足球名宿辅导团启动仪式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级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等双方的主管领导共同出席。这或许将是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它是双方共同协商、进行全国性的资源整合的开始。

一家人才有全国一盘棋

青少年足球可以说是中国足球的重中之重,更是中国足协工作重点。在今年1月于武汉召开的足代会期间,中国足协明确了今年的三大任务,其中第一大任务就是青少年足球体系的建立,并通过了“165行动规划”,这个规划将是影响中国足球长远发展的举措,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和价值。所谓“165行动规划”,就是以“构建完善1个机制、建设6个平台,强化5个保障”为主线,突破体育教育政策壁垒,完成青训体系顶层设计,全面提升青训体系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这次推出的“名宿辅导团”就是这个行动规划中的第一项具体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门有教育部门的优势,中国足协有中国足协的优势,就以名宿团中的诸多老专家为例,正如蔡振华所说的那样:“这些为中国足球作出贡献的名宿本身就是我们的财富。我个人认为青少年足球发展离不开这些专业的、有成绩、有贡献的人来亲自辅导。也许他们的一次辅导对孩子一生都很重要,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双方摒弃成见、拿出各自的优势,跨部门展开协作,打破相互之间的壁垒,真正成为“一家人”,这样更有利于举全国之力办大事,才能真正形成“全国一盘棋”,从而加速中国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的发展。这对于落实教育部门“做大‘分母’抓普及”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名宿们到基层可以发现苗子,起到球探的作用,同时凭借丰富的经验可以知道哪里的工作不到位、明确整改的方向。

据悉,未来,中国足球名宿团将在中国足协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定期向中国足协汇报工作,中国足协青少部负责名宿团后勤服务工作。名宿团团长由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担任,执行团长由前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王俊生担任,并设立中国足球名宿辅导团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俊生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青少部副主任王新洛兼任。名宿辅导团的相关费用由中国足协负担。名宿团中的成员包括王俊生、容志行、戚务生、朱广沪、马元安、金志扬、杨礼敏、迟尚斌、余东风、李应发、区楚良等。

辅导团将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由7至8名名宿组成,在地方辅导校园足球和督导青训中心训练、比赛,同时进行足球文化传播、知识讲解等。走访顺序为先走进校园,校园走访结束后在当地青训中心进行辅导,计划用八个月的时间,每月走访2个地方,全国走访16站,每一站均在当地培养出2至3名的优秀辅导员,继续在当地开展工作。另外,走访地点根据地方需求、足球开展水平以及开展活动积极性而定,进校园的学校名单将由教育主管部门提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qiuduli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