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专家:奥运临建场馆拆除是必然 里约被媒体夸大

[摘要]近日,里约奥运会场馆被荒废再次引发热议。对此,垂直领域专家解释,奥运会一些为了奥运而建设的临建场馆荒废或拆除是必然的。

专家:奥运临建场馆拆除是必然 里约被媒体夸大

里约奥运会游泳、跳水热身池现状

原标题:奥运场馆是废还是宝?

北体大体育场馆运营研究专家 林显鹏

体育文化研究专家 金汕

日前,一则关于里约奥运会开闭幕式主场馆马拉卡纳内座位损坏、游泳馆变烂泥塘的消息被多次转发,这已经不是里约奥运会第一次难堪了,其实,里约奥运会从筹办到举行,几乎都伴随着类似的负面消息。如何运营和盘活奥运场馆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奥运会后场馆荒废到底是什么导致,是当初规划不当还是另有原因?本期三言两拍特邀北体大体育场馆运营研究专家林显鹏、体育文化研究专家金汕对此做一番探讨和分析。

奥运场馆为何会荒废?

临建场馆必然被废或被拆

白志标:关于里约奥运会类似的负面消息可以说比比皆是,我相信游泳馆、跳水馆等场馆荒废真有其事,我去年曾赴巴西采访里约奥运会,从我在现场看到的情景就可以判断,这些场馆仅仅是一些临时建筑,荒废或拆除是必然的。至于说马拉卡纳体育场荒废,我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的,这里是巴西国内足球联赛的一个主要赛场,所以是不可能荒废的,当时为了奥运会开闭幕式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增设了座位,奥运会后拆除这些座位也在预料之中。

金汕:我去年奥运会后正好去了一趟巴西,正好在马拉卡纳周边转了转,导游介绍体育场的历史还特意提到了奥运会。这个场馆是巴西人的骄傲,所以我觉得所谓荒废的说法只是西方媒体夸大了。我记得在里约奥运会前,关于奥运场馆、奥运村有种种传闻,特别是类似奥运村的房间连马桶都没有的说法,后来被证实全是假的。我曾经跟参加过里约奥运的北京运动员聊过,奥运村的住宿条件确实相对简朴一些,跟北京奥运会时没法比,但没差到不能住的地步。以前西方媒体不也是这样抹黑索契冬奥会的吗,后来不是全都被证明是子虚乌有的吗?

林显鹏:奥运会一些场馆荒废或拆除是必然的,当中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在最初规划场馆时就是只为了奥运会建设的,基本是以临时建筑为主,比如北京奥运会的曲棍球场、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场馆、里约奥运会的游泳馆等,可能拆除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大家看到其荒废的样子;其二是奥运场馆有些位置偏远而且功能单一,虽然不是临建,但人迹罕至也就荒废了。除上述两种情况外,还与规划、经济不景气等因素有关,雅典奥运会场馆荒废就属于这一种情况。

奥运场馆是“荒”是“火”均属正常

利用率高低取决于规划、项目、功能等

白志标:通过上述分析,我觉得奥运会后场馆无论是荒废还是使用率高都是正常的,因为在最初规划、选址以及场馆功能等方面已经决定了这些场馆哪些会被追捧,哪些会被冷落。就拿里约奥运会来说,足球、沙排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比赛场馆(场地)无疑不会被荒废。

林显鹏:我也说了,因为规划、项目、功能等综合因素,奥运场馆赛后存在利用率高低的差别,比如我们国家的“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国家网球中心等处于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场馆,这里一来是新的旅游地标,二来举行的活动和比赛多。利用率高的还有供专业队伍训练和比赛的场馆,如射击馆、自行车馆。此外,北京奥运会有相当数量的场馆设在高校,成为学校体育锻炼、比赛的地方。如果说使用率相对较低的场馆,主要是垒球场、顺义水上运动中心等少数功能单一或位置偏僻的场馆。整体来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是利用率最高的,几个主要场馆又是2022年冬奥会的比赛场馆。

金汕:这也正好说明奥运会在某些方面对举办城市或国家来说是一种浪费。雅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有不少奥运项目在当地并不普及,那些功能单一的场馆最后只有被荒废,所以这种耗费巨大的运动会,联办无疑是一种趋势。当然,对于一个举办城市来说,伦敦和里约采用大量临时建筑的做法也是未来奥运举办城市的效仿模式。

功能定位成关键

场馆运营宜推向社会

白志标:应该说,奥运会举办城市在规划奥运场馆时就应该想好每个场馆未来的出路,该临建就临建,而不是所有比赛场馆都花巨资建成长期荒废的场馆;赛后该拆除就拆除,而不是让所有奥运场馆都成为所谓的“奥运遗产”,最后因为要维护而进行大量投入。2022年冬奥会除使用北京奥运会原有场馆外,其他的雪上场馆建设即便引入了社会资本从而赛后不再由政府投入巨资维护,但也要避免资本追逐所谓“奥运红利”而盲目兴建永久雪上场馆。

林显鹏:大型运动会的场馆赛后利用是全球都在探索的问题,不同国家、不同区域都有不同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前期规划上做好工作,要统筹区域发展,要有前瞻性。要经过充分调研,充分考虑到与老百姓的需求结合;其次,在运营上要逐步摆脱现在的政府总揽方式,走社会化道路,让专业的市场运营公司或团队去运营。当然,政府在这当中也不能缺位,毕竟大型体育场馆不单单只是进行体育活动,也是紧急情况时最好的避难场所。

金汕:除做好规划外,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到赛后的利用和避免浪费的问题,伦敦奥组委设计的“场馆临时化”理念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奥运会后,除“伦敦碗”、游泳馆及巨型的轨道塔雕塑等建筑成为伦敦新的地标性景观外,其余场馆要么拆除,要么改建,所以场馆功能定位是关键。

(此视频与原文内容无关,仅供延伸阅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honggfa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