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鲁能视界】屡造标王为哪般?青训需警惕失血

腾讯体育2月15日 曾几何时,山东鲁能中超赛场上最大的“买家”。过去,这支球队曾引进过联赛历史上众多天价球员,比如郑智、比如李金羽;就在最近几年,鲁能还有过以创纪录身价吃进王大雷的交易。然而,今年鲁能的转会风向标却为之一变,从引进标王到“出口”标王,于是王永珀、赵明剑一干人等,都被待价而沽。

很明显,鲁能的经营思路已经完全改变,他们正朝着理想中“强力外援+本土青训”的模式大步迈进,但要真正实现这一愿望,鲁能还需要确保青训精英最终都能为自己所用,因为在历史上,鲁能青训人才外流的现象,并不罕见。

王永珀是鲁能青训的代表

屡造标王为哪般?

王永珀已经以“标王”价格被天津权健收购,而传闻中的赵明剑和杨旭也有望在近期被宣布正式转会。显而易见,如果这两人最终被其他球队买走,无疑又将制造令人震惊的天价转会。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王永珀、赵明剑和杨旭三个人的总身价已经突破四亿元大关,毫无疑问,鲁能将成为冬季转会市场上的“吸金王”。

原本一直财大气粗的鲁能,如今竟然“沦落”到和靠卖人为生的辽宁宏运一样,屡屡出售队内大将,莫非这家昔日中超历史上最成功的俱乐部,真的到了这般境地?也不尽然。在中超新势力纷纷崛起的今天,优质资源不可能再像10年前一样,全部集中于鲁能手中,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中超发展的趋势。更何况,鲁能的成绩和实力,已经算不上是中超顶级,对球员的钳制力已经无法再和过去相提并论。就连如今的中超第一霸主广州恒大,也从去年开始对外出售主力球员,这就是中超转会市场“多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鲁能俱乐部自身的背景,已经决定了他们无法向权健、华夏幸福等新兴俱乐部那样,为球员开出无限制的转会费和年薪。上赛季引进刘震理和宋龙,总共耗资不足3000万,这对鲁能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手笔,但相比于那些动辄过亿的转会,还是小巫见大巫。而在王永珀的转会中,鲁能虽然一直表态要留下这位老队长,却无法为其提供和权健相匹配的高额年薪,最终将其天价出售也在情理之中。与王永珀一样,赵明剑和杨旭在鲁能的合同也即将结束,并且不乏挥舞着钞票的土豪的追求,既然鲁能无法在“金钱”这一核心竞争力上满足球员,那还不如放他们加盟新俱乐部,也算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相比于外援,中超在内援身上的投资更有“泡沫化”的趋势。换算成欧元,王永珀、赵明剑等人的身价已经可以和欧洲五大联赛的明星相提并论,这显然不是正常现象。泡沫化的内援市场,对买家来说是灾难;但对卖家而言却是福音,因为可以从中抽取更高的利润。因此,当鲁能从这几位球员身上最终套取数亿元的资金时,你很难将其与转会市场的失败者相提并论。

青训需警惕失血

很显然,中超的内援市场已经完全失控,而鲁能之所以选择在此时出售球员,除了经济利益的考虑,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总能源源不断为一线队输送人才的鲁能足校,这让鲁能的人才储备显得非常厚实。因此,王永珀等人虽然走了,但鲁能的“家底”还不至于被败光。毕竟,在青训这一领域,中国很少有俱乐部能够和鲁能媲美。

坐拥中超第一的“球员加工厂”,鲁能才有底气规划出以本土青训球员组队的蓝图;辅以高水平的外援,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和健康的模式。如果青训球员能够按照预想中顺利接班,那么鲁能可以从如今中超疯狂的内援市场中抽身而出,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强力外援的身上。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鲁能要尽可能留下青训的优质产品。培养是一个方面;最终能否为自己所用,又是另一个方面。

最近这段时间,北京国安引进了唐诗,上海上港租借韦世豪,而这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鲁能制造。在选择留洋之前,唐诗和韦世豪都是鲁能足校的队员,但后来都和鲁能脱离了关系。唐诗和鲁能甚至一度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在中超推行U23球员新政的背景下,唐诗和韦世豪这样的留洋小将成了紧俏商品,而当他们最终“出口转内销”之后,却和昔日母队鲁能成了对手,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曾有消息称,鲁能不是没有考虑过运作韦世豪的回归,但是最终还是被上港捷足先登。其实,类似的例子不是没有,想当初鲁能送走王晓龙,就被认为是导致青训优质资源失血的典型败笔;近年来,糜昊伦、罗森文等人先后离开鲁能,而这些人如今都已经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尤其是糜昊伦,如果他还能留队,鲁能上赛季也不会为一个左后卫的位置如此发愁。

当然,“鲁能制造”的球员能够在中超遍地开花,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鲁能足校的造星肯定水平。可以预见,在中超转会市场资本狂热的今天,鲁能对青训资源的“看管”必将更加严格,毕竟,随意放弃一名球员,就等于丢掉至少几千万的利润;这个账,鲁能算得清。

(亚鲁哥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xeegao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