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10公里跑比马拉松更易猝死?心脑健康需重视

[摘要]伴随着马拉松热,很多“副产品”也随之而来。猝死事件不少发生,有媒体认为,10公里跑比马拉松危险。其原因是对短距离的轻视和想当然。

10公里跑比马拉松更易猝死?心脑健康需重视

马拉松运动员发生危险(资料图)

最近几年,路跑热或者说马拉松热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热爱运动、参与运动是值得肯定的事,然而,很多路跑参与者也存在着“轻视”这项运动,认为“跑步谁不会啊”,“只要跑起来就能带来健康”等观念。事实上,路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如何在跑步中收获健康更是一门科学。

10公里跑比马拉松“危险”

伴随着马拉松热,选手在比赛中猝死的事件也不时发生。但有不少人认为,那是因为马拉松比赛距离长,所以风险大,如果只参与5公里或者10公里的短距离路跑,风险就会小很多。这其实是“想当然”的错误认识。近两年,半马、10公里跑等赛事中出现的猝死事件同样不少。对此,《领跑者》出版人谭杰说:“打个比方,参加10公里跑或者半马,在一些初级参与者看来就像是去爬香山,很少有人会做太多的准备。但一说参加全程马拉松,那感觉就像要爬珠峰,每个人都会认真训练。因此,许多‘菜鸟’选手参加10公里、半程马拉松时,在终点前贸然加速,认为自己还有体能,想跑一个好成绩,其实心脏已经无法负担。因此,很多猝死事件是出现在终点之前。所以,充分的准备和科学的训练是参加路跑竞赛的前提和基础。”

运动猝死源于心和脑

虽然路跑中的运动猝死事件不时发生,但总的来说仍属于极端偶发性事件。不过,对于健身者而言,搞清楚猝死原因,做好预防,学会自我保护仍很重要。现代医学将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两大类,前者占到了所有猝死事件的75%。据统计,马拉松比赛发生猝死的原因中90%以上是心脏问题,常见的运动猝死实质是心室异常颤动后,心脏会短暂地停止跳动、停止供氧,而人类的大脑只贮藏大约10秒的氧气。如果心脏不能及时恢复跳动,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如果10分钟后还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将十分渺茫。诱发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比较多,包括长期熬夜、抽烟酗酒、剧烈运动、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当然,天气炎热也会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增加。

跑者应长期关注心脑

相对于“脑源性猝死”中的脑,跑者们更应该关注“心源性猝死”中的心。参加长距离跑步以及马拉松比赛,需要对自身身体情况有清晰的了解。首次跑马拉松前最好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心脏检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维斯康门诊中心的专家表示:“心脏是人体发动机,即便偶尔出现小问题,几秒钟的时间就过去了,人们感觉不到。然而,现代生活的高节奏导致人们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中,因而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发动机’出现磨损。这个时候往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对于许多马拉松参与者,往往路跑中的不可测因素会变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跑者们来说,很多人做过平板运动测试,监测心脏健康,这是科学的跑步观念,而且,每半年做一次心脏监测会进一步降低跑步风险。”

跑者应重视心脏健康

正规的全程马拉松赛事,都会要求跑者出示此前的成绩,如果是第一次参加全程马拉松赛事,则需要出具医院的心电图体检证明。与此相伴的是,各大医院通过平板测试心脏功能的检查都是人满为患,这说明很多跑者已经建立起健康意识。跑者,尤其是参加全马的跑者,要格外关注心脏健康。2010年在蒙特利尔举行的加拿大心血管峰会上曾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虽然经常锻炼能降低30%至50%的心血管病风险,然而如果是马拉松,心血管病发的危险会提高7倍。研究者发现,在马拉松途中,心脏过半数部位都会因为血液流动下降和炎症介质增加而停止活动,这种暂时性的心脏受损现象,可能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

因此,相关专家建议,可以在平时的跑步训练中穿戴一些心率监测设备,不间断地监测心脏指标,在参加马拉松比赛之前了解自己的心肺功能上限,调整训练和参赛计划,尽量减少心脏的超负荷运转,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心源性猝死发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honggfa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