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体验“中国冷极”马拉松 零下30℃严寒奔跑

[摘要]中国最北端漠河市,常年平均气温零下5摄氏度,最低温度零下58摄氏度,被国家气象局命名为“中国冷极”。在这样的严寒环境下,一支冷极马拉松队常年坚持训练。

在中国的版图上,根河市靠近中国最北端漠河市。整个根河,就像是放进了冷藏库中。每年9月1日开始供暖,6月1日停止供暖。11万人口的县城,有长达9个月的供暖期。常年平均气温零下5摄氏度,最低温度零下58摄氏度,被国家气象局命名为“中国冷极”。在这样的严寒环境下,一支冷极马拉松队常年坚持训练。上周,记者随首都媒体跑团到根河,看那里的学生跑者如何在零下二三十度下的严寒中奔跑。白雪皑皑的世界里,大地像是裹上了一层白棉被,脚踩在蓬松的雪上,咯吱咯吱的跑步声,就像是在大兴安岭上奏响了跑者的生命交响乐。

体验“中国冷极”马拉松 零下30℃严寒奔跑

全副武装的小孩

跑完一身白

现在的根河,白天张嘴哈气成冰,鼻子吸进空气后,会感觉鼻子内也结霜。穿得严实还不行,还要尽量把裸露在外面的鼻子、耳朵、嘴巴,用口罩、耳套包住。这样冷的环境,怎么练习马拉松?记者们在冷极马拉松队总教练、根河市体校刘斯卫校长的带领下,感受了在大兴安岭林区内跑步的静与美。

刘斯卫穿着本地人御寒的传统服装军大衣、皮靴,骑着摩托车,带着他口中的“孩子们”,十六七岁的学生跑者,一路跑来。远看孩子们的帽子、口罩、上衣和裤子上像是撒满了盐粒,结了厚厚一层白霜。近看孩子们裸露在空气的头发像打了一层白霜。

首都媒体跑团的老记们跟着孩子们跑了500米之后,眼睫毛就被冻上了冰,每眨一下眼都变得沉重,2公里跑下来,眉毛、脸颊、帽子、衣服上都结满了冰碴儿……

训练喝雪水

北京陈博士体能康复工作室的理疗部主管王学海在这里义务做康复师。他提醒记者:“如果只穿一双跑鞋,就不能原地站着,一定要跑,否则不小心会把脚冻伤。运动员们跑步穿三层,一层是纯棉内衣吸汗,一层是抓绒衣裤保温,最后一层外衣是挡风。跑完之后身上一层霜,那是汗气遇冷凝结而来。

由于太冷,平时训练,刘斯卫教练不让孩子们喝热水。因为牙关冷,遇热水会呛着。但练马拉松又要补水,所以刘教练发明了一个办法,捧两把雪,喝雪水。”此时记者才体会到,刘斯卫教练所说“在根河练马拉松,是灵魂的升华”,其中所蕴含的无畏、艰苦、拼搏、悲怆和乐观的精神。

爱心雪中送

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根河冷极马拉松队的孩子们普遍买不起专业的跑步装备,只能穿山寨货,这对于他们的训练成绩提高大为不利。“断底、开胶是常有的事情,也有队员因为这个受伤。”获得南京半马亚军的队员毕凤阳说。

在得知了根河冷极马拉松队的困难后,某体育品牌主动联系了根河冷极马拉松队,给他们送来赞助装备。孩子们终于穿上了羽绒服、跑步紧身衣、反光马甲、紧身裤、抓绒卫裤、光能科技跑鞋和帽子等专业装备。

教练刘斯卫深受感动,称此举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体验“中国冷极”马拉松 零下30℃严寒奔跑

严寒中训练

极冷闯天下

如今,冷极队已小有名气,在马拉松的江湖上跑出了名头。教练刘斯卫曾获得CCTV2013体坛风云人物未名体育人士提名奖,是根河市名人。他带队多次在北京马拉松上取得前八的名次,现在这批孩子是“半马专业户”,知名的两个半马亚军是北马和南马,在其余“半马”赛事上经常斩获冠军。可别小看这个“亚军”,冷极队的孩子们之所以参加半马,是因为他们是高中生,还不到中国田协规定的18岁,不可以报名全程马拉松。

2015年禁伐之后,根河市林区人口不断减少。根河市人基本都是林区工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是让孩子们考出去。刘斯卫告诉家长们,只要孩子能吃苦,我就把他们送进高校。刘斯卫说,“低温能刺激运动员的机体保护反应,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脑部血流量,同时低温造成的缺氧,还能增强选手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极冷,就是冷极马拉松队训练的秘密武器。

跑步进高校

刘斯卫脑瓜灵,他是长跑运动员,知道训练辛苦。他说:“我就带着孩子们玩,每天玩,365天玩,换着花样玩。出去比赛,就是出去玩。我告诉孩子们,根河市业余体校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是培养跑者。这要感谢全民体育,这个好时代给了我们这些山里人机会。孩子们是高中学生,每天上课前和下学后训练。孩子们靠运动员证书,进大学特招,我不送他们进专业队。”

作为业余体校教练,刘斯卫不送自己的运动员进专业队,而是进高校。刘斯卫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多年来积累的教训,送到专业队的苗子禁不住大城市的诱惑,都没有成才。在全民路跑的时代,孩子们进高校,将会翻开中长跑人才培养新的一页。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grassce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企业服务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

时尚资讯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