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烧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青训成最大问题

本报记者 黄志阳 上周,中超两支财大气粗的球队上海上港和山东鲁能在亚冠联赛1/4决赛中分别被韩国全北现代队和首尔FC队淘汰,被挡在四强大门之外。至此,中超球队在今年亚冠比赛中全部被淘汰出局。本月初,中国男足国家队在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中不敌苦主韩国队。短时间内,中国足球在国字号和俱乐部层面相继被“韩流”所伤,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花费巨资引进大牌教练和外援、转播权卖出人民币80亿元天价的中超联赛,究竟能否拯救中国足球?

中超投入冠绝亚洲

遍览亚洲各国顶级联赛,中超本赛季继续以“烧钱”著称,其中参加亚冠的4支球队尤甚。冬季转会期,江苏苏宁队成为全球最敢花钱的球队,砸重金签下外援特谢拉、拉米雷斯、若、塞恩斯伯里以及内援顾超、谢鹏飞 ,引援总花费接近8亿元人民币,其中特谢拉一人的身价就高达5000万欧元。但因队内磨合不顺、原主帅佩特雷斯库战术不当等原因,苏宁队亚冠小组赛即遭淘汰。赛季中途,苏宁队辞掉佩特雷斯库,从韩国请来了崔龙洙。

作为亚冠卫冕冠军,广州恒大队虽在投入上不及苏宁队,但冬季引援也花了4亿多元,结果却是小组赛前4轮不胜,最终未能出线,创本队亚冠参赛史上最差战绩。

相比之下,上港队和鲁能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超挽回了一丝颜面,前者首次亮相亚冠便杀进8强,后者则时隔11年再次晋级亚冠淘汰赛。为增强实力,上港队今年分别以1850万欧元和5580万欧元的转会费引进了巴西前锋埃尔克森、胡尔克,后者创中超外援身价新高;鲁能队也先后签下巴西国脚中卫吉尔、意大利国脚前锋佩莱等强援。

据统计,上述4支中超球队本赛季引援共耗资近20亿元人民币,投入力度冠绝亚洲,不过在亚冠赛场上却未能换来最好的成绩。

“烧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青训成最大问题

高投入为何低产出

当亚冠1/4决赛抽签出炉时,不少人看好上港队的前景,因为该队拥有多名强援,本赛季引援花费也是十倍于对手。全北现代队大比分获胜后,“钱买不来一切”成了韩国媒体热议的话题。全北现代队主帅崔康熙也直言:“韩国K联赛的投入远不如中超,但我们有勇气争取胜利。”

实际上,这种“勇气”源于两队本土球员的差异。在实战中,全北现代队的李在成、李同国等实力派球员发挥抢眼,跟外援配合默契;反观上港队,埃尔克森和孔卡缺阵后,胡尔克独木难支,武磊等本土球员表现平平。

曾效力于北京国安队的首尔FC队外援德扬表示,他在K联赛发挥得比中超好,“首尔队让我感到很舒服,我和队友间的配合没有任何问题。”从中不难听出,韩国球员的配合能力和战术体系是激活德扬的重要因素,双方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而这一点,正是多数中超球队所欠缺的。究其原因,中国球员水平较低,与外援实力差距大,两者很难产生“化学反应”。过度依赖外援也是中超球队的“通病”,一旦外援缺阵或表现不佳,本土球员难堪大任,球队战斗力便迅速下降。特别在攻击线上,外援占据“主流”,严重挤压了本土前锋的成长空间。

韩国队在12强赛击败中国队后,在英超闯荡的韩国队队长寄诚庸指出,国内联赛的红火不一定意味着国家队的成功,“大牌外援纷纷加盟中超不能保证中国足球的进步,比如英超拥有来自全世界的球星,但英格兰队却战绩不佳。”

“烧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青训成最大问题

青训是中国足球短板

表面上看,在整体投入、球星知名度、球员身价、版权价值、球场上座率等方面,如今的K联赛都比不上中超,但韩国队依旧是亚洲劲旅,全北现代、首尔FC等俱乐部球队也保持着较强实力。

对此,执教长春亚泰队的韩国名帅李章洙曾表示,青训是中韩足球的最大差距所在,“中超俱乐部在一线队投入那么大,但在青少年梯队上却不太愿意花钱,这才是中超最大的问题。”

据统计,全北现代队2015赛季总投入约合7000万元人民币,其中20%用于青训,并且已经常态化。至于中超,虽然单赛季投入动辄数亿元的俱乐部很多,但坚持中长期投入青训的,只有山东鲁能、杭州绿城等少数几家。更多的中超俱乐部急功近利,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两相比较,韩国足球的花钱方式显得更为理性、务实。

“韩国的俱乐部很重视青训,年轻球员获得很多机会,成长也很快。就算现在有100多名韩国球员赴海外踢球,韩国足坛依然会不断地涌现出新人。”李章洙说。

正如李章洙所说,K联赛已形成良性循环,但资本先行的中超却尚未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由于中国足球基础薄弱,“烧钱”的热潮催生了巨大泡沫,使中外球员的身价远远背离了实际价值。如今的中超看起来很热闹,观赏性很强,但技战术水平究竟有多少提高,实在应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kiko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