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残奥会上的“飞鱼”邓越:在泳池中找到自信

[摘要]参加残奥会,邓越收获的并不只是一枚铜牌,她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信心、学到更多知识,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

北京时间9月13日早晨,在里约残奥会SM4级150米女子个人混合泳决赛中,来自成都的15岁小将邓越夺得一枚铜牌,这是四川选手在本届残奥会上获得的第7枚奖牌。首次参加残奥会的邓越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代表中国在奥运赛场拿到了奖牌,这枚奖牌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努力和付出。

残奥会上的“飞鱼”邓越:在泳池中找到自信

成都女孩邓越

在水中自由前行

邓越1岁多就被确诊为脑瘫,她的妈妈虞海霞告诉记者,邓越是个早产儿,到了1岁多还不能站立,当时大家一直以为早产儿都是这样,结果去了医院检查之后才发现是脑瘫,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听到这个消息我和她爸爸都快崩溃了,有人劝我们再生一个,可我认为既然生了这个孩子就要为她负责,一定要治好她。”虞海霞放弃了生第二个孩子的想法,从此全家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求医之路。此后5年多的时间里,邓越和父母辗转了全国多个城市,尝试了各种治疗手段,同时也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和精神、身体的双重折磨。

直到邓越6岁之后,虞海霞一次查阅资料,发现水疗对脑瘫有特殊效果,于是为邓越找了一位教练学习游泳。最初的训练是艰难的,邓越一开始只能泡在水里单腿站立,慢慢地找到了感觉,在学会游泳后她的身体灵活性越来越好,抵抗力也开始加强,而最重要的是小邓越从游泳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她在作文中写道:“以前,我在陆地上走要依靠轮椅,但在水中我找到了自由前行的快乐。”在去年的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比赛中,邓越告诉记者,游泳不但让自己的身体更好,也改变了自己以往比较自闭的生活,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在邓越展现出越来越高的游泳天赋后,她在一次偶然机会被选中成为四川省残联游泳队的一名运动员,这为她带来更高起点的同时也开始了更加艰苦的训练生活。在游泳队,邓越每天要训练8个小时,游五六千米,经常累得一个人哭泣,但她勇敢地坚持了下来,成绩也迅速提升。2014年6月,邓越代表成都市参加了四川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获得了7金3银的好成绩;2015年9月,邓越代表四川队参加第九届全国残运会,获得2金3银和一个第5名,并打破一项全国纪录、一项世界纪录。凭借如此优异的成绩,当年11月邓越入选了中国残疾人游泳队,取得了参加里约残奥会的资格。

在场外努力学习

训练之外,邓越并没有放松文化课的学习,虽然不能和同龄孩子一样在校园里学习,邓越仍然在每个周末坚持文化学习,其他孩子休息嬉戏的时候,她还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2012年,邓越获得龙泉驿区三好学生称号,她的作文《梦想与爱让我坚强》获龙泉驿区征文比赛一等奖;2013年科普小论文《探秘牵牛花》获“成都市青少年发明创造、科学论文、科技制作”个人项目二等奖;2015年获龙泉驿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优秀青少年称号。虞海霞透露,如今邓越仍然保持着白天训练、晚上学习的生活,比同龄孩子都累,但也更充实。文化学习带给邓越更宽广的眼界,以及更丰富的生活知识,对她提升独立生活能力有很大帮助。在里约,邓越用英语和酒店前台交流借到给手机充电的转换器。教练让她给队友送泳衣,她一个人就能找到路过去。这种生活能力的提高让她和妈妈都感到快乐,“比起成绩,她的成长更让我们高兴。”虞海霞说。

参加残奥会,邓越收获的并不只是一枚铜牌,她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信心、学到更多知识,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邓越非常感谢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的一切:“如果没有接触体育,也许我还过着每天封闭、吃药康复的生活,但现在不一样了。”今天的邓越会运动,会思考,爱看书,她有了人生目标,有更多的朋友和越来越精彩的生活,在她身上再也看不到焦虑和不安,而是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这是体育运动带来的改变,也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带来的不一样的人生!本报记者 肖竹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flyingzhou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企业服务

热门视频
热门专题
视觉焦点

时尚资讯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