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马德兴:日韩国奥的胜利就是其足球体系的胜利

马德兴:日韩国奥的胜利就是其足球体系的胜利

日本足球在青少年范围内第一次获得亚洲冠军称号

记者马德兴报道

第二届亚洲U23锦标赛决赛于多哈当地时间1月30日晚上结束,日本国奥队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神奇逆转,以3比2击败韩国队,第一次登上冠军宝座。这也是日本足球在青少年范围内第一次获得亚洲冠军称号。在目睹日、韩两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且将中国足球越甩越远之时,不得不令人感慨:中国足球何时能够走上日、韩那样的足球发展“快车道”?某种程度上,日、韩的胜利就是这两个国家足球体系的胜利。

看重奥运关键是结合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右边三张表格。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实施年龄限制以来,韩国国奥队已连续八次参加奥运会男足赛,创下了奥运会男足历史之最。而日本国奥队则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出线之后,已连续六次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在整个亚洲范围内,不管是世界杯还是奥运会,韩日几乎都是注定的出线者。某种程度上,亚洲其他球队想要出线,只能去抢剩余名额。

之所以呈现如此状态,如果只是说韩国、日本重视奥运会,恐怕有失偏颇,因为在整个亚洲范围内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奥运会足球赛,问题在于如何去重视奥运会。韩日两强的成功,在于他们能够把将奥运会与世界杯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奥运队成为国家队的人才输送链上最重要的一环。上表其实已经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从表中可以看出,韩国队、日本队在和中国足球同样面临奥运与世界杯的双重压力时,能够双线作战并取得“双赢”,而中国足球却只能“双败”。同样,西亚地区也很难像韩、日那样双赢。这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韩、日两国“一统三军”、“国字号队伍技战术风格统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成功“体系”。而做不到这一点的中国足球和其他西亚球队都只能是偶尔有所收获,成功并不能成为一种“必然”。

再说中国足球。中国足球这么些年来一直将“奥运会”和“世界杯”人为地割裂开来,甚至是人为地对立起来。譬如,2004年,中国足协在世预赛和奥预赛双重压力下,甚至破天荒地下令:阿里·汉所执教的中国国家队不得从沈祥福所执教的国奥队中抽调队员。无奈之下,阿里·汉甚至只能从85国青队中抽调周海滨、冯潇霆 赵旭日等三名未满20岁的球员进入国家队。而在2008年奥运会前,由于中国队作为东道主参赛,中国足协在国奥队、国家队组建问题上的反复,完全加剧了队员管理方面的混乱,最终自乱阵脚,在奥运会开幕之前让主教练杜伊下课,由本土教练殷铁生挂帅。

而韩日足协实施的都是“一统三军”,韩国国奥队主教练申台龙目前就是韩国国家队的助理教练,日本国奥队主教练手仓森目前就是日本国家队的助理教练。在韩日国家队参加世界杯预选赛时,我们总是能够在替补席上看到申台龙或者手仓森。而中国93年龄段国奥队的主教练傅博名义上也是中国国家队的助理教练,但自从佩兰接手指挥中国国家队之后,中国球迷从来就没有在国家队的比赛中见到过傅博的身影。几乎每一次国家队集训时,国奥队也同期组织集训,因为忙于国奥队的事务,傅博根本就无暇顾及国足。那么,这种形式上的“一统三军”意义又何在?

可是,看看韩日国奥队,他们的集训次数、集训时间甚至参加国际比赛的场次远无法和中国国奥队相比。可是,每一次集训时,国家队主教练总是能够出现在场边。就像这次在多哈进行的U23锦标赛,德国人斯蒂利克专门赶赴多哈给申台龙打气;日本国家队主教练哈利霍季奇也在最后时刻赶赴多哈督战。实际上,不只是韩日两国的国家队主教练,像伊拉克国家队、澳大利亚国家队、伊朗国家队等超过一半参加这次U23锦标赛的国家队主教练都赶到了多哈,观看比赛。而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在哪?中国足协还忙着在选帅,哪里顾得上国奥队的事务?

所以,中国足坛“官本位”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国家队和国奥队就是截然两个不同的队伍,而不可能像韩日两样,让国奥队成为国家队人才输送链上最为重要的一环。就像韩国队这次中场核心22号权昶勋、日本的16号浅野拓磨,在韩日两个国家队中都属于重点培养对象,尤其是像权昶勋,更已经是国家队中的绝对主力。而当这些经过了国家队打磨的年轻人重新回到国奥队时,给整个球队带来的无论是信心还是士气,恐怕都不是一般球员所能够取代的。

国奥撑起韩日半边天

仔细研究韩日这两支国字号队伍的建设,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韩日两强在国家队建设体系中,国奥球员都是很重要的输送一节。日本足协在1998年世界杯后聘请特鲁西埃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并实施“一统”方针,让特鲁西埃同时兼任国奥队、国青队、国少队主教练。自那以后,日本队队伍自身逐步建立起了一种良性循环的体系——原各代国奥队球员在国家队中所占的比率基本在50%甚至更高,而且这些奥运球员都是国家队的核心骨干。像2015年亚洲杯赛上,日本队中的中场核心7号远藤保仁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参赛者;4号本田圭佑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赛者;15号今野泰幸则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参赛者。而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更是多达8人。在这支征战亚洲杯的队伍中,参加过奥运会的就达13人,超过一半。

韩国足协虽然没有像日本足协那样明确对外宣布国字号队伍采用“一统”方式,但从表中不难看出国奥队之于国家队的作用。在2011年亚洲杯赛上,韩国队好像启用的参加奥运会的球员人数是近些年最少的,虽然参加2000、2004和2008三届奥运会的球员人数并不多——只有8人,但符合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适龄球员即1989年以后出生的球员人数居然多达9人!这等于是在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练兵。而在伦敦奥运会上,韩国队也历史性地夺取了铜牌。至2015年澳大利亚亚洲杯赛上,德国人斯蒂利克选择了7名参加了伦敦奥运会的球员征战。

换而言之,韩日两强通过这些年来的发展与探索,已经能够很好地解决奥运会与世界杯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这恰恰就是中国足球这些年来所最为缺乏的。当中国93年龄段国奥队在多哈三战三败提前打道回府之时,我们也就不难设想:未来这些国奥队员进入到国家队之后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中国国家队指望这批球员,能够有所作为?答案显而易见。

也正因为此,中国足协此番利用选帅机会,恰逢国奥队又兵败多哈,应该将国家队和国奥队结合起来考虑,真正让中国国字号队伍的体系建设走上正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编辑:Alexwkwang
相关中超视频
  • 热门视频
  • 全场回放
  • 赛事集锦
  • 花边花絮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企业服务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