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篮高管:男篮还不能赚钱 不能总想回报

四川男篮如今还不能赚钱 高管称不能总想回报

本赛季四川男篮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2014 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数据,目前6-19岁青少年及儿童观看篮球比赛的人数占比高达 36.2%,比足球高15.1%,而20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最喜欢看的体育比赛也是篮球和足球,占比分别为31.1%和21.5%。

●然而,相比火爆的中超,作为中国第二大职业联赛的CBA,目前的电视转播量却少得可怜,很多地方台的转播甚至仍处于俱乐部花钱买的状态。因此,对于中国职业篮球的投资者来说,做职业篮球的实体经济更像是在赌未来。

对四川金强 男篮投资人周仕强来说,最初投资体育产业,并没有想到要依靠它来赚钱,但如今,这个在多年前布局的产业已经开始了良性运转,周仕强的篮球训练基地,也成为第一批分享体育产业蛋糕的项目。

“没想到训练基地赚到钱了”

2015年已经是周仕强投资职业篮球的第7个年头,也是四川男篮重返CBA的第三个赛季,目前这支球队正以7胜1负的成绩排名积分榜第二位。事实上,如果从当赞助商算起,周仕强涉足四川篮球已有十年之久。当然,尽管成绩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但四川男篮如今还不能赚钱,每年球队能获得1000多万的联赛经费,再加上1000万左右的赞助商经费,而剩下的两三千万缺口要靠俱乐部自己补足。

对此周仕强表示,在搞体育的时候不能总想着回报:“都晓得搞体育要花很多钱,我们一开始搞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就是喜欢这个事情。”不过,长期的投入,也给周仕强带来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训练基地这一块还能赚到钱。”

周仕强说的基地,是他在2009年规划的一块占地40亩的训练园,当时主要目的还是想要搞好四川篮球。“刚开始搞篮球的时候,四川的篮球基础比较落后,底子薄。我就想,只有修建一座全国最好的训练基地,其他强队才有可能会来温江训练、比赛,我们的球队才会有学习的机会,否则我们根本就没有与强队接触的基础。”

2011年金强训练基地建成,在几年内不仅接待过国家队、国奥队的集训,还成了CBA体能测试的基地之一。另外,一些四川省境内的各项比赛以及行业比赛也选择在这里进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这个基地竟然给周仕强带来了600万元人民币的盈利。

“两三年内收回成本不现实”

“当时在做这个基地的时候完全没想到,那个时候觉得体育能够盈利在国内是很难办到的。现在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也获得了这样的机会。”周仕强始终认为体育产业是一份非常大的蛋糕,但是如果想要分一块的话,需要耐心以及更好的规划。

虽然他们的训练基地已经获利颇丰,但是包括场地、球员公寓、宾馆和食堂等多个板块,周仕强前前后后投资了一个多亿,几年时间才迎来了600万的盈利。不过,尝到了甜头的周仕强有了一个更大的布局:“我们已经在规划修建一座西部最好的体育馆,而且完全要按照美国NBA的场馆标准来修建。体育馆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观看比赛的地方,还应该有更多的附属设施,包括商场、餐馆、咖啡馆等等,球迷们在比赛日真的能够在体育馆泡上一整天。”

周仕强打算投资7至8亿元,而这笔钱很难在短期内收回:“体育产业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收回成本甚至盈利的,在开始投资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两三年内收回成本是不现实的事情。当前在四川做体育产业,最重要的是把氛围造出来。”

对于四川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周仕强还是相当看好的:“从四川的人口来看,有着很好的基础,未来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四川的群众体育比如说马拉松、业余篮球、五人制足球等现在非常红火。体育活动在四川并不是没有人耍,从事体育产业的人应该思考如何去引导,最终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产业发展结构。” 华西都市报记者闫雯雯

华丽转型

分享产业蛋糕1

不一样的马拉松跑出完整产业链

无可否认,红遍大江南北的跑步,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盈利模式。中国田径协会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降低了准入门槛,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加。“松绑”一年后,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跑步产业迎来了井喷。

2011年,全国性的马拉松比赛只有35个左右,2015年,这个数字已达到了120个。一份《2015年上半年中国马拉松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6月份,国内累计组织各类跑步赛事302场,其中路跑赛事187场,越野跑赛事109场,铁人三项赛事4场,其他赛事2场。

赛事数量疯涨,参赛人数自然也疯涨,跑马,也因此早已不是前两年意义上的跑步:赛事内服务经济、赛事媒体经济、赛事外衍生性服务经济……这已经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的状况来说,这条产业链逐渐在往后靠,也就是说,赛事赚钱已经只是第一步了,而且是很小的一步。”记者采访了一位全国知名马拉松赛事公司的管理层,“这两年马拉松火,也让赛事承办的成本出现两极化,高端赛事成本更高,低端赛事成本更低。”另一位在四川做过跑步比赛的圈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因为物料可以循坏使用,再加上团队更为成熟,小型的千人路跑运营成本,大约就在20万到40万之间。“要想靠马拉松赛事运营来赚钱,可以,但那真的是小钱。”

所谓大钱,则滚动到了产业链的中下游——赛事外的衍生服务,比如,文化、旅游、消费等收入,涵盖“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这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带动是巨大的,此外,跑步类产品、装备,这块市场也越来越诱人。

马拉松的利润真的大都滚向了衍生服务吗?对此,圈里的人都颇为认同。记者点开一个知名马拉松旅游网页:“12月的清迈马拉松,机票、报名、五天吃住只要3000元。”如此诱人的价格,再加上专业的服务团队,出国跑马再休个年假,这已不算奢侈的梦想了。而类似这样的网站、APP,在过去一年冒出来很多。

另一块大蛋糕自然是装备和智能可穿戴产品,比如跑鞋、快干衣裤、背包、水壶、袜子、心率带、智能手环、运动手表等。这块蛋糕也属于快消品,淘汰更新换代速度快,也是消耗品,随着跑步运动的大热,这一块大蛋糕的巨大商机,早已被无数世界500强大企业盯住不放。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甘露

华丽转型

分享产业蛋糕2

不一样的健身圈层模式吸引人

健身产业是体育产业中发展比较早也是比较成熟的,成都大大小小的健身房随处可见。不过,健身产业越是火红,传统健身模式的弊病也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型的健身房和健身模式就成了爱好者的新宠。

璐璐是成都的一名健身爱好者,她在选择锻炼场所时就摈弃了传统健身房,而找了一家综合性健身房。在那里,璐璐不仅可以健身,还能学习插花、观看艺术展览、品味美食,完全是在享受一种新型的生活模式。

当然,对于单纯想要健身的人来说,璐璐所选择的健身方式或许不太适合,不过即便是健身模式,现在也出现了多种变化。欧美现在非常流行一种叫做CrossFit的健身模式,发展至今已是一套十分成熟的健身体系,字面理解即混合健身,也称全面强健。王浩是美国CrossFit的认证教练,他和朋友一起把这种新型的健身模式带来了成都。“这种健身模式和传统健身房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模式是自己练自己的,如果不买私教课的话,健身房对于爱好者来说就只是场地提供者。”王浩说,“CrossFit则是一大群人一起练,分组竞赛,健身氛围非常好,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机会也很多。”

在王浩看来,这种新型的健身模式特别适合真正热爱运动的人,更容易形成圈子氛围,这也是其区别于传统健身房的关键所在。“很多人为什么去健身房买了课也坚持不下来?多数是因为他们并不热爱健身,觉得需要健身才去。”王浩说,“但我们所倡导的模式却不一样,有小伙伴一起练,相互鼓励,相互竞争。一般他们锻炼完之后还会一起聊天吃饭,感觉像是一个大家庭。”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昊皎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标签: CBA四川金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inanli]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