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足校遭全盘否定教训深刻 传统遭弃变对手法宝

足校遭全盘否定教训深刻 传统遭弃变对手法宝

被否定的传统足校

专题图文/马德兴

9月27日,由鲁能足校倡议,并与恒大、绿城、富力四所足校联合发起的“足校联盟杯”青少年(U15)足球联赛在潍坊鲁能足校落幕。这四所足校的七支适龄队伍加上申花同龄梯队总共八支球队参加了这项赛事。在目前国内青少年足球发展处于相对比较混沌的状态下,四所传统足校联合创办的这一赛事,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目前国内传统足校寻求“自我发展”、“自我突破”的一种有益尝试。而此前,外界有种声音将现有的传统足校模式几乎全盘否定,其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三集中”,认为孩子从小就被“圈养”在一起,即所谓的“脱离社会、脱离家庭、脱离父母”,所以这种模式不值得全面推广。

足校窘境

中国足球竞技水平不高,“青少年基础没有打好”已成为各界的共识。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将青少年足球独立成章,强调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将“校园足球”列为重中之重。随着“新型足球特色学校”的诞生,传统足校模式几乎被全盘否定,未来该何去何从,他们面临着抉择考验。

欧美学院与中国体校的差异

在这个过程中,欧美的“Academy(学院)”制度或日本的“训练中心”制度,与中国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业余体校”制度最大的差异,就是这些“Academy(学院)”或“训练中心”并不负责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在这些学院或中心受训的小球员,和普通孩子一样,在周围的学校里读书,只有在放学后,才到“学院”或“中心”来接受足球专业训练,这些学院或中心则与附近的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要求小球员完成正常的学业。

其次,这些“学院”或“中心”本身也有宿舍、食堂及教室,但并不是用于小球员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而是球队因为要在周末参加比赛,赛前一天集中住宿、一起吃饭,参加完比赛后,球员再返回各自的家中。而那些教室,则主要是用于给小球员们上专业课使用,包括讲解足球的技战术、观看录像等,或是给小球员讲解营养、伤病等专业领域的内容。而过去的业余体校,则几乎可以说是“从头管到脚”,当然,其中不少业余体校也实施“寄宿制”,尤其是针对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小球员。

之所以将欧美的“学院”制度与近邻日本的“训练中心”制度与国内过去的业余体校制度进行比较,其实是想说明一点,即我们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不要简单地认定欧美、日本的那一套就肯定比国内以往的做法更为先进,说到底都是殊途同归。在这其中,核心只有一点,即让青少年球员得到最好的足球专业训练与保障。对照一下鲁能足校及这些年新成立起来的恒大、富力以及绿城足校等,这些足校的共同特征也全部都是力求给青少年球员以最好的训练条件、最好的保障,即便是目前迫于无奈而被迫采取的“寄宿”方式,也是鉴于国内从事开展足球专业训练的地方太少所致。因而,简单地否定足校存在的意义与发展,很容易让中国足球进入另外一个误区。

足球学校,不仅在中国足坛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有必要大力提倡和推广。设想一下,假设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一所足球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如今诸多足校中的外地小球员还有必要从小远离父母与家庭?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千万不能颠倒了。

全盘否定教训深刻

如此定性传统足球学校,既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现实,也不符合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给人的感觉是“否定一切”。在尚未证明目前大力推广的“新型足球特色学校”是否成功之前,简单地否定以往全盘,不仅是一种人、财、物、力等各种现有资源的浪费,更将令中国足球走上一条虚无缥缈之路,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

中国足球自1992年实施职业化改革后,过去依赖的业余体校培养人才的模式被完全否定,取而代之是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足球学校。由于中国足协没有拟定统一的资质,更没有评估与考核细则,导致足球学校泛滥。鼎盛时期,全国范围内各种名目的足球学校多达3000多所。然而,短短三四年时间只剩下不到百所,所引发的各种纠纷更是枚不胜数。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足协青少部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内调研,了解到全国范围内的足球学校不到10所!

尽管如今外界对于鲁能足校非议众多,但在2014年中超联赛中,来自鲁能足校的球员为58人。进入2015年,中超、中甲联赛所有球员中,出自鲁能足校的球员数量超过60人,包括中超37人、中甲24人。可以说,几乎每一支中国职业足球队都有来自鲁能足校的球员!尽管鲁能足校在培养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至少在青少年球员培养方面,鲁能足校从1999年创办至今,10多年来确实为中国足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球员。随着恒大、富力、杭州绿城等足球学校的陆续兴建,假以时日,至少可以为中国职业足球培养出大批人才,尤其是在中国足球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优秀人才培养体系前,这些足校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遗憾的是,在中国足球改革过程中,我们不是首先对过去既有教训进行反思、总结,而是简单地、盲目地否定一切,这才是最要命的。更何况,如今蜂拥而上的那么多足球培训学校、培训班以及所谓的“足球特色学校”,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丢掉的传统成为对手法宝

教育部前不久还下发了《关于公布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名单的通知》,认定并命名了全国8627所中小学校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的38个县(区)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但是,迄今为止,认定的标准、依据究竟是什么,至少在通知中并没有明确。除了“数量”方面足够大之外,“质量”是否有保证?没有人敢打包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略了足球运动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即“一万小时理论”。在欧美和韩日,青少年球员培养方面有这样一个共识,即要成为一名优秀足球运动员,理论上必须经过10000个小时的刻苦训练。换而言之,一周至少需要20个小时、一天至少2个半小时到3小时、历时十年的艰苦训练。而现在的“足球特色学校”,究竟有几家可以做到这一点?

不管是欧美足球发达国家还是近邻韩日,在青少年足球发展过程中,都有“Soccer Academy”或“Football Academy”一说(即足球学院)。尤其是夺取2014年巴西世界杯冠军的德国,境内到处可见各个级别的“Academy”。而我国国内似乎也在全力借鉴这种模式,推行所谓的“新型足球特色学校”,也是希望能够打造出中国自己的“Soccer Academy”。而日本足协在这个基础上,还推出了“训练中心制度”。

日本足协在青少年球员培训方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通过比赛发现人才,足协出面组织的比赛就只有一项,即全日本少年(U12)足球大会,其他赛事全部交由基层负责。但在比赛过程中,日本足协和下属各地方足协派出专门人员,通过比赛选拔好苗子,然后在合适的时间进入“训练中心”进行强化训练。日本足协有自己的训练中心;下属九大区也有各自的训练中心;全国的47个都道府县也都有各自的训练中心;再往下,市、町等也分别设有区域性训练中心。目前,日本国内最低一级的区域性“训练中心”数量超过500个。欧美足球各国也有类似的“训练中心制度”,只不过名称和叫法不一。

如果深入了解,日本足协的“训练中心制度”以及欧美的“Academy”制度其实就类似于中国足球职业化前的“业余体校制度”。省市下设有多个行政区,区有区体校,将区内优秀球员集中到一起;区体校的优秀球员再送到市体校足球队;市体校再把优秀足球运动员输送到省一级球队,省一级球队再往上送到国家队。职业化前,中国足球凭借着这一制度,不断地涌现出好苗子,并一直压制着日本足球,而这就是后来被诟病的“举国体制”。可是,在走向职业化后,中国足球长期急功近利,忽视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忽视了青少年的培养。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那一批国奥队队员是足球举国体制的末期和职业化的初期所培养出来的,那时候还有青少年业余训练,后来青少年足球完全走了市场化道路,就基本没有培养出人才。

换而言之,我们过去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在足球改革的大旗下,全盘否定过去的各种做法,如今反过来又想着去学习别人的那一套,而别人的那一套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曾经模式的一个“变种”,这其实很可悲。像鲁能足校、恒大足校、绿城足校以及富力足校等,某种程度上就是专业时代的“业余体校”,只不过这个“业余体校”中仅仅只是从事足球而不从事其他项目。当然,鲁能方面则更为接近于过去的体校,因为乒乓球也是该校的一大特色,培养出了奥运冠军与世界冠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编辑:xeegao
相关中超视频
  • 热门视频
  • 全场回放
  • 赛事集锦
  • 花边花絮

相关搜索:

为你推荐

企业服务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