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媒:乒乓在春晚被歧视了吗

乒乓球东方体育日报 [微博] 2015-02-25 10:17
0

(编者注:所配视频与原文内容无关,仅供延展阅读)

春节过去了,今年春晚引发的“歧视争议”却还余波未平。不少女性、单身、矮个和非异性恋者纷纷表示,从春晚的节目中感受到了赤裸裸的歧视。他们的抗议得到了不少共鸣,甚至还演化为一波抗议风潮,这一话题在舆论中形成热点,分歧不断,经久不绝。

在所有今年春晚引发的争议中,也许只有一个群体抗议歧视的声音没有得到群众的声援。小品《投其所好》讽刺了通过打乒乓球的途径对领导溜须拍马的现象,主角沈腾的一句“拒绝黄赌毒,拒绝乒乓球”的台词引发包括马龙(微博)、王皓(微博 博客)在内的诸多国乒球员的不满,但舆论的反应却一边倒地支持沈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只有国乒是例外?首要的原因,当然是他们的质疑缺乏基本的事实依据。联系小品上下文来看,这句台词中的“乒乓球”,其实明显意指“利用乒乓球巴结领导”这种行为而非乒乓运动本身。

乒乓球在中国的强势地位和乒球运动员的强势心理,是王皓们没能得到“同情”、反而为国乒拉来一大波仇恨的关键。不怪国乒队员们神经过敏,怪只怪这些年来乒乓国球的地位太稳,“球而优则仕”更不在话下,这样的大环境让一些国手潜移默化地变得“摸不得碰不得”。

在现实里,强者遭受反向歧视毕竟还是少数,受到歧视的主体,仍是那些相对弱势的人群。所以国乒强势的社会形象深入人心,在让运动员习惯赞美而对乒乓缺乏免疫力乃至分辨力的同时,也让他们难以得到舆论支持。

其实,退一步说,就算小品真的讽刺了乒球本身,那又怎样?国足十几年如一日地在春晚上躺枪,也没见球员有什么响动嘛?福原爱教练汤媛媛说,“乒乓球是国球,请不要拿我们的努力和汗水当做讽刺的小品,这是在侮辱我们对乒乓球的执着与精神”——论努力与汗水,足球运动员付出又何尝少过?只不过后者身处一个充分竞争的项目,而且又早已离开举国体制的滋养,没有那么多荣誉和由此而来的自恃矜贵而已。

无独有偶,去年亚运会前,体操运动员冯喆暗讽足球的一番话(“咱们亚运会也有分工,体操跳水举重乒乓羽毛球等优势项目是多争金牌!还有的项目是多争取奖牌!当然还有的项目宗旨是出门别丢脸!”)也引来口诛笔伐。金牌大户们的优越感无所不在,令人也是醉了。

今年央视春晚节目组遭受了数不清的关于涉嫌歧视的投诉,却始终挺直了腰板拒不承认。有意思的是,王皓们却收到了今年春晚迄今为止唯一的道歉,小品主角沈腾说这是一个口误,“抱歉,给喜欢国球的观众添堵了”。

强者就是强者,连遭受“歧视”后都可以优先得到致歉。但是,国乒球员们自以为通过抗议给国球正了名,国球在春节受到的所有批评,其实全都是由他们自己引发的。

这讽刺程度,简直完爆今年所有春晚小品。(麦卡)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mandyge]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