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报:姚明之问 体育之痛

…文…晋书生

近期,姚明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发声,揭批国内体育赛事审批之弊,“据我了解,很多体育产业的从业者认为,体育竞赛审批是影响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大瓶颈”,他例举出五大弊端,提出要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提议取消赛事审批,充分激活体育市场。

姚明之问,一语惊澜。倘若不是他的痛陈揭摆,恐怕多数人会忽略此事,弄不懂赛事审批居然存续这么多年,其造成的负面效应竟然会如此之大。为此,不妨作个形象的比喻,现今的中国体育,不是互联网,而是局域网。只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玩,走不进大众,走不进市场。这种关起门来办体育竞技的封闭状态,就让主管部门将赛事视为“内部事”,一方面,单纯地强调比赛取得的成绩,却忽视了赛事本身多元功能,导致大众参与热情不浓厚,不接地气;许多赛事成为“训练比赛”,无人喝彩。一方面,许多大众期盼、市场期待的赛事,受到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限制,被一枚枚审批印章所无情扼杀。

体育主管部门的“行政之手”把控着一切,虽然这只“无形之手”曾发挥过积极功效,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的繁荣,过多的行政干预与把控也越来越不合时宜。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这些年,体育部门与市场不断博弈,什么都想管,管又管不好;加之,奥运金牌战略长期绑架体育赛事,因为担心一旦放权就会“失控”,故此对办赛权、组队权等牢牢垄断,赛事审批事项变成了自留地,利益“肥肉”更不愿放手,逐渐演变成不能触及的“奶酪”,而缺乏了外部监管与制约之后,权力和利益就难逃制度的笼子。

因此,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征途上,尤其需要解决发展模式的可持续问题,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如何更好地突出政府行政审批调控力度,如何将社会力量和市场活力充分地释放,我们更期待实质性的回答、有力的举措。向社会开放赛事资源,逐步破除资源性垄断,降低办赛门槛,激活市场主体,这已是体育系统无法回避的课题。

体育主管部门应引导、扶持、规范社会力量办赛,营造出公平公开的赛事准入和监督机制,这意味着赛事审批环节需要有立有破。当然赛事审批改革,并非彻底“大撒把”,反而更考验主管部门的角色定位和管理能力,而上海近期推出的“3+X”办赛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3”是指由3家专业赛事管理公司承办由上海市体育部门主管的70%优质赛事,“X”则是指体育总会、单项协会、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赛事公司承办其余赛事,并引入招投标机制,让赛事资源公开化,把管理重心放在规划布局、设计政策、评估监督和协调服务上,改变过去关门办赛事的那种低水平的竞争状况,谁有能力、谁有本事、谁有思路,谁就会干得更好。

姚明之问,值得思考,应该破解。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anqia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