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闫涵,改变中国冰场的未来

[摘要]2013年2月,不满17岁的闫涵首次参加成年组比赛,即获得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季军。同年11月,成为中国第一个大奖赛分站赛男单冠军。在索契,少年闫涵是否能带来更多惊喜……

改变未来的生日礼物

【深度】闫涵,改变中国冰场的未来

1996年3月闫涵出生在哈尔滨,5岁生日那年,姥爷送给闫涵一双儿童冰鞋。这在中国北方这座寒冷的城市,对于小朋友来说不是什么稀罕的礼物,很多孩子都曾经拥有过。只不过现在再去回首往事,闫涵说那可能是他得到过的“最珍贵的生日礼物”,因为它不仅改变了闫涵的人生轨迹,也有可能会改变中国男单的未来。

之后的故事可能和很多最终走上职业道路的运动员都很相似,“第一次站上冰场就可以滑走”、“一个月就可以做旋转动作”的传说太过久远,没有必要再去追问它们的真实性。后来,启蒙教练黄冰把这个“天赋很好”的小孩推荐给了贾曙光,从此他们合作了10年。

执教闫涵之前,贾曙光在《冰雪运动》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名为《谈少儿花样滑冰训练阶段与内容的划分》的论文,其中写道:“业余运动员为了早日进人专业队,提前开始学习跳跃、旋转等技术,忽略了基本技术训练,为运动员后期技术的提高留下隐患,对运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做好训练阶段的划分,使运动员根据生理、心理特点,分阶段地侧重训练是一重要的课题。”

闫涵成为贾曙光指教理念最好的体现,“刚刚教闫涵的时候,他会的不多,会跳一周,一周半跳得都不是很好,旋转会大概两三种吧。但我觉得对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运动员,不适宜太快的上难度。一个少年运动员,如果两周跳的技术稳定后,随着力量的增长,他会很快掌握三周跳的。”贾曙光说。

在贾曙光指教的课堂上,滑行技术和旋转的重要性是排在跳跃之上的,“我们组当时花在滑行和旋转上的训练时间相对要长,我印象中其他组大概70%的时间在练跳跃,30%的时间在练其他的,但我们组基本上会花一半的时间在滑行和旋转上。”小闫涵当时并不理解教练的用意,作为当时国内少年组的“旋转大王”,他还是颇为自得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arylv]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