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东亚运有些多余 变东青运值得尝试

[导读]借鉴青奥会和青亚会,办成东亚青运会,丰富年青人之间的交往和共同接受体育文化教育,使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发展及年青人从中受益,值得尝试。

汪大昭:东亚运有些多余 变东青运值得尝试

东亚运动会将改为东亚青年运动会

东亚运是怎么回事?不少人还没弄清楚,就听说已经决定在6年后改为东亚青年运动会。也有人产生联想,当下这么多运动会,少一点也好,本来就没有必要太多,不是一直说要精简吗?

几年前有个说法,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共8项,下面还有省市地县层层仿制,每项运动会都要花费巨资。从搭车大兴土木搞市政基建,到筹划大型开闭幕式,“劳民伤财”的质疑还算客气;后来有关于赛后利用的论证,虽是理性分析,却更明确指向了各地攀比的奢华之风。于是,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对花钱不少、效益不大的运动会予以精简。

但,上述运动会并未减少,要改的只是从虚夸转为务实。其中,城运会本身就是原有城运会与青运会的合并,而学生运动会和残运会还有与世界同类别运动会对接和选拔运动员的作用。这与东亚运的使命告终毫无共同之处,不能借以说事。

20年前创办东亚运之时,比历史更为久远的东南亚(1959年)、南亚(1984年)和西亚海湾地区的运动会要年轻得多,西亚地区更办有海湾女子运动会和学生运动会,区域性综合运动会早已成为亚洲体坛一大特色。亚洲许多国家早年饱尝殖民侵略屈辱,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却很落后,通过举办各级各类运动会加强交流、团结和共同发展,始终是办赛的重要宗旨,这也使得综合性运动会远多于其他大洲。

东亚运主要有9个国家和地区参赛,设项一届比一届多,规模不成问题。但一开始就出现中日韩遥遥领先的局面,其他对手并不具备竞争力。前五届,关岛代表团每次仅带回1枚铜牌,这次终于实现了银牌零的突破;而中国代表团此次在天津主场轻松拿下半数以上金牌,其他8个代表团夺金之和竟赶不上中国一家,输的赢的都会觉得没意思。有人在这座平台上竭尽全力仍名落孙山,也有像刘翔( 微博 官网 博客)等人不过拿东亚运当作运动生涯中的初试,而叶诗文、焦刘洋(微博)这样的奥运冠军参加东亚运,让人觉得就是充门面。

即便在中日韩之间,不同项目派出的队伍结构和目的也不同,强弱分明是常有之事。缺乏悬念的运动会如何得到捧场,组织者只能选择限制年龄,如果将高手排除在外,观众没的可看,传媒更没的可写。

说到底,东亚运有无必要存在下去,改成青运会是否可以解决现有问题,关键在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和办赛能力。2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有需求也有承办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改进赛规莫如改变性质,借鉴青奥会和青亚会,办成东亚青运会,丰富年青人之间的交往和共同接受体育文化教育,使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发展及年青人从中受益,值得尝试。中国也要积极适应。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ningwang]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