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革命之起源 老尼尔森将天赋与体系相融合

20世纪80年代,大概是NBA(微博)历史上最异彩纷呈的一个时代。

这10年,见证了拉里·伯德与魔术师约翰逊(微博)之战,篮球历史上最精彩的王者对决;这10年,培养了迈克尔·乔丹,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超级明星;这10年,同样是篮球战术百花齐放的岁月。

比如“疯狂的科学家”唐·尼尔森,他初执雄鹿教鞭时不过36岁,就已经展露出自己的发明精神,他把身高只有2.01米的小前锋马奎斯·约翰逊推上主力大前锋的位置,于是约翰逊在新秀赛季就场均抓下10.6个篮板球;尼尔森还将身高1.96米的保罗·普雷西放到3号位,将后者打造成NBA历史上第一位“组织型前锋”,1984-88年间,普雷西平均每场可以送出惊人的7.2次助攻。

尼尔森在雄鹿的执教是成功的,11年间他九度率领雄鹿杀进季后赛,两次拿下NBA年度最佳教练的殊荣。但他的革命,却不足以真正震撼整个联盟,雄鹿的战绩还不够杰出,密尔沃基的媒体曝光度更是有限。

真正震撼篮球界的,是那些天才,那些在大城市舞台上风起云涌的天才。比如魔术师约翰逊,2.06米的控球后卫;比如查尔斯·巴克利,1.93米的大前锋。他们用超乎常人的天赋推翻了篮球场上五个位置之间的樊篱,矮子就不能冲击篮下?大个子就不能控球?当这样成功的前人出现后,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三十年倏忽而过,随着AAU业余联赛在美国体育界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更多的年轻人开始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打球,而不再是教练的意图。“篮球运动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前任快艇队主帅德尔·尼格罗说,“无论在AAU联盟里,甚至在大学球队里,你都看到越来越多6英尺10英寸(2.08米)、6英尺11英寸(2.11米)的球员在掌控球权,相比在内线肉搏,他们更爱飘在外围讨生活,因为他们看见凯文·杜兰特能做到这一切,这也是他们所想要的。”

抱持着相同打法的球员越来越多,使得整个NBA出现了战术趋同化的现象,球队之间更多地依靠天赋来决一胜负。“大部分NBA进攻战术到最后都会演化成相同的模式,”帕特·莱利说,“然后当进攻只剩下最后10秒时,你只需要把球交给自己最好的球员,给他们拉开空间就好,他们会创造出机会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责任编辑:adrienwang]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