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林丹不缺金牌缺什么 代言人不好当

世锦赛首轮2比0速胜,有人惊呼:久违的“超级丹”不愧还是那个“超级丹”。

对于林丹(微博 博客)的粉丝而言,或许永不会有审美疲劳之时,林丹在场上拼杀的每一分钟,对他们都是一种享受;但林丹自己是否还有当年的那种雄心、那份饥渴?

不可否认,中国羽毛球队过去一二十年在国际赛场无坚不摧,对于羽毛球在中国的人气居功至伟;但发展到今天,羽毛球在中国大中城市中的普及率连“国球”乒乓球也不得不服气,其中有多少人是受了林丹的感召,又有多少人是因为羽毛球的自身特点从而选择了羽毛球,这还真不好说。如果中国羽毛球队在世锦赛上颗粒无收(当然,地球人都知道这不可能),各家羽毛球馆人满为患的场面就会改变吗?当然不会!

如今的林丹已经不缺金牌了,但是中国羽毛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中国羽毛球队和乒羽管理中心还需要金牌。2016年的里约,对于林丹而言,似乎有点远,为了个人的第三块奥运金牌坚持,有点不太着调。但谌龙(微博)再火,也还远未到世界大赛必夺王冠的境界,所以林丹的复出有多少个人选择,有多少球队决策的成分,也很难说。

笔者在伦敦奥运会期间曾经听林丹侃侃而谈羽毛球运动的未来,最大的感触就是:林丹的眼中,已经不仅仅只有金牌了。谢杏芳(微博)在本届世锦赛做解说嘉宾时也表示,“林丹现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羽毛球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客观地说,拿再多的金牌,对于林丹而言,也只是重复过去的成就,他已经开始考虑“羽毛球运动的未来”这样的话题,虽然这样的话题甚至连乒羽中心的主任们也未必有成熟的思考。他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羽毛球运动代言人”抑或“形象大使”的位置上,所以,当时看到奥运赛场上女双“假打”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他才会发自内心地焦急。

然而,“代言人”、“大使”在中国并不好当。目前的中国竞技体育,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地把奥运冠军纳入体制内的通道:各种荣誉、头衔、衣食无忧的下半生、令人艳羡的体制内领导职务……但还缺乏一个把明星的影响力充分而有效地转换成体育之于社会的正面影响的渠道。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阿姆斯特朗现在已经被盖棺认定是“药罐子”,但是别忘了,他顶着“环法大赛之王”的头衔为他的癌症基金会、为那些亟需帮助的患者带来多少实打实的帮助;而且,每多一个“环法冠军”的头衔,他的影响力、他的吸金能力就会更加增强。而客观的事实是,林丹再拿更多的金牌,他的竞技价值、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都很难因此而增加了。这样的差别来自何处?

对于林丹而言,未来的美妙设想和宏伟计划,在客观环境中一时间或许也没有太多抓手,在当下,或许只有更好的战绩,才能让未来的“形象大使”角色才更有说服力。

不能不说姚明的人生规划,他的影响力早已超越篮球,美国媒体早有感慨,当姚明已经作为议员(政协委员或许在老美看来就相当于议员)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竞技成就远高于前者的奥尼尔(微博)还只能插科打诨地为中国的啤酒厂家当代言人。当然,人生道路无法相比,但姚明应该能为林丹提供一些参考。姚明能到这个份上,自然跟篮球运动自身的影响力有巨大关系,但别忘了,羽毛球至少在中国、在亚洲也有其独特的影响力。或许,一个既精心谋划、又长于执行的“姚之队”才是姚明和林丹的最大差别,当然,也是已经成为中国体坛新领军人物的孙杨身边最欠缺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junma]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