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李娜的愤怒从何而来?

[导读]对李娜的“发飙”该如何评判?所有人都该认真反思,不仅仅是李娜,媒体人、新闻界,都应该看到我们在文化、价值观的偏差与不对等。李娜不是孤立的,就像“内外有别”也并不是她独有的行为模式。

“真性情”≠甩脸子 李娜真的不够职业?

【深度】李娜的愤怒从何而来?

在不少李娜的粉丝眼里,她这一次的发飙更多的是因为媒体记者不专业的提问,甚至李娜也可能认为,记者的提问是在给她“下套”。

熊凌洁追踪报道李娜多年,目前供职于长江日报,与李娜关系密切,在她眼里,李娜“三叩九拜”的言论就是因为记者的诱导,“我真是不知道在那样的情况下(李娜刚刚输了球),让她跟球迷说两句,是要说什么?让李娜说对不起球迷,感谢国家培养,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吗?这太中国式的采访思路了,李娜又不是雷锋一样的道德楷模,她可能顺着这么说吗?”为了维护李娜,熊凌洁甚至跟持相反意见的同事争论了一个上午。

也有不少人觉得记者的提问无可厚非,不专业的是李娜自己,比如新华网的评论文章指出李娜不够职业不尊重媒体。“作为一位功成名就的球员,李娜在职业化上还不够成熟,尽管在训练、比赛、成绩、比赛经验和团队运作上,李娜的职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但在应对媒体方面,她不够职业,缺乏耐心,缺少对媒体的尊重。职业化并非只是打好比赛就行了。”

李娜的这次“三叩九拜”论被其支持者解读为“真性情”、“不虚伪”,而新华社作为国家级媒体,颇为罕见的连续报道:先是全文刊发了李娜新闻发布会的中英文实录,接着发表评论《李娜职业化不够 发飙缺乏对媒体尊重》,之后记者王子江发表文章回顾12年前张德培的采访:“同样面对失利,两位球手的完全态度不同的采访不能不让人仔细回味。好吧,对李娜有不同意见者,请回味。”

腾讯联系了发布会现场的一位记者,他表示:“记者有自己的角度,记者的工作和她打球一样,记者不需要看她的脸色,记者是独立的第三方,是任何职业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和球员一样。球员接受采访不是可来可不来,是义务,她必须接受采访,也必须面对任何提问。当然她可以以任何方式回答,有些问题也可以不回答,这就考验一个球员沟通的技巧和水平。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闻传播研究所副主任刘海龙则持不同的意见:“职业运动员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义务。提问者应根据运动员的性格特点提问,也不能一概而论。只能说在这个具体场合记者因不了解采访对象,判断失误,提问不当。”

以李娜目前的公众地位来说,如何在输球后应对媒体,她确实有不少提升的空间。有球迷赛后一针见血地指出:“职业化不是单纯拥有自己的团队,打出好的成绩就行,而应是从内到外、全方位的素质提升。”现在的李娜是否需要一次危机公关,来化解质疑,腾讯体育就此联系了签约李娜的知名经纪公司IMG,她的经纪团队尽管态度和善,但还是坚决地拒绝了采访要求。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tinyzhan]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