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商业登山改变珠峰

[导读]一场“史上最高冲突”,拉开了珠峰首登60周年新高潮的序幕,随后的一个月,有人丧命、有人破纪录,在我们这个星球最纯净的世界屋脊,商业登山让此处不复平静,也充满了低处人间的喧嚣与混乱……

垄断? 商业登山,避不开的“守护神”

【深度】商业登山改变珠峰

去年登山季,一名“穷游珠峰”的山友闹出了不小动静,他就是在圈内颇有名气的王天汉。2002年还是僧人的他就曾登顶珠峰,2008年他又作为摄影师参与了“圣火登珠峰”活动,经历相当传奇。但他后来在7800余米处被圣山公司的向导捆绑下山,“珠峰绑架案”在当时非常轰动。

事后圣山探险公司证实,王天汉没有获得攀登至珠峰海拔7790米二号营地(攀登7000米以上的山峰必须要有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复许可,有此许可才可攀登),属于“偷登行为”,攀登时没有协作向导,也没有高山氧气,已经严重威胁到自身的生命安全。当时由西藏登山协会发出下撤指令,由圣山公司代为执行。

此事引发了在国内各大登山论坛都引发激烈的争论,但业余登山爱好者都一边倒地站在王天汉一边,指责西藏登协和圣山公司为了商业利益,限制人身自由。但在专业人士看来,圣山公司的处理方式确有不妥之处,“偷登”属于违规行为,应当予以禁止。

中国登协认为,坚持登山许可的审批制度,还是从登山者的安全角度出发。据统计,1957-2000年间,国内登山遇难人数为33人,而仅在2012年,国内山难人数达到45人,其中不少属于“偷登”。“目前登山者的行列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能力和经验参差不齐。”罗申表示:“中国登协会根据登山者的身体情况、技能和经验,才考虑是否发放登山许可,这也是对登山者的生命负责。”

有业余登山者认为,国内处于行业垄断的情况,形成了一条不可触动的利益链条,存在收费价格不合理、审批时间长等问题,但无法得到解决。曾经多次组织国内和国外攀登珠峰的张少宏则表示,国外也有很严格的审批制度,“并不是说你有100万就一定能爬山,也要经过体检和认证。”

圣山探险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提供北坡登珠峰服务的机构,在中国登协看来,其他公司目前还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尼玛次仁认为:“民间登山产业的发展,包括西藏登山学校和圣山探险公司的成立,改变了两种人的命运:对于学员来说,从农牧区的普通年轻人变成登山向导、协作,改善了经济状况;对于登山爱好者,则有了实现登顶世界高峰梦想的机会。”

在南坡同样存在着对“垄断”的抱怨,针对的主要是夏尔巴人。夏尔巴人大多居住在中尼边境,是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山地民族,可以说天生就擅长爬山。从20世纪20年代起,夏尔巴人就为喜马拉雅山上的登山者充当向导和协助,从中收取的酬劳几乎是他们的全部经济来源。

今年4月27日,三名欧洲登山者在位于7000米高山的大本营上,与上百个夏尔巴人爆发了群殴,被称为“史上最高冲突”,结果是三名有着丰富经验的登山者被投掷石块,险些丧命。冲突起因各执一词,夏尔巴方面称三名登山者在没有补充氧气的情况下,想从一条新的路线登顶,并危害到了其他人的安全。而其中一名被袭击的登山客西蒙尼-莫罗则坚称他们没有妨碍到任何人,并指责夏尔巴自认是“山大王”,不允许别人另辟蹊径,想要独占线路“获取暴利”。

据介绍,目前的珠峰登山客中约有90%为商业登山,基本上都离不开夏尔巴人作为向导,区别只是在于夏尔巴与登山者的比例不同,如果想省钱,可以是一个夏尔巴带领一个多人登山团队,如果不计成本,则可以多名夏尔巴向导和协助辅助一人登山,安全系数自然更高。夏尔巴人向导的收费大约是5000美元一周,如果是经验能力出众、也有名气的顶级夏尔巴,收费还会更高。

虽然花费不菲,更多的人仍把夏尔巴人视为“守护神”,很多登山者还会自称“客人”,尊夏尔巴为喜马拉雅山的“主人”,毕竟向导和协助的工作也是冒着不小的生命危险。每年都有夏尔巴在工作中遇难,截止今年登山季,就已有至少5名夏尔巴向导丧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tinyzhan]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