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运动不应是“富二代”的专利

  黄越滔

  在中国,举办大赛由政府主导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任何一项运动来说,承办赛事确实能起到广泛的推广和宣传作用。但对于目前中国的赛车运动来说,培养车手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F1登陆中国10年,中国人终于在今年等来了首位本土选手马青骅(微博)。4月12日,25岁的马青骅代表卡特汉姆车队参加了中国大奖赛的练习赛。虽然他最终排名倒数第一的成绩,很难说明中国车手已经具备了角逐F1的能力,但马青骅毕竟迈出了中国赛车运动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从2004年到2013年,中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实力在短时间内弥补了赛车运动在硬件上的缺陷,但培养车手所需要的软件却没有因为F1的热潮而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在中国,参与赛车的运动员都来自富裕家庭,平民老百姓的孩子想玩赛车如同天方夜谭。

  纵观现役F1车手,包括莱科宁、维特尔、汉密尔顿等世界冠军都来自平民或中产家庭,他们从小参与这项运动,不至于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在中国,年轻车手往往动辄需要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高昂开销。有媒体分析中国赛车运动的现状:“尽管F1进入中国已经10年,但欧美先进的赛车运动理念还没能在中国扎根。”

  由于国内在车手培养方面的匮乏,使得赛车运动在中国成了“富二代”的专利。曾多次获得亚洲及全国小型赛车冠军,并且和汉密尔顿做过队友的中国车手程丛夫(微博)表示:“看不到未来使得很多中国车手只能以‘玩’的心态来参与赛车运动。而在欧洲,年轻车手很早就接受了职业化的教育,为了不断进步,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素质、驾驶技术和思维反应等各方面能力均有很高要求。”

  中国赛车领域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F1来到中国,人们曾期望它成为中国赛车运动发展的强心针,但事实上,过去这10年来,中国在赛车运动的推广和年轻车手的培养方面,几乎是停滞不前的。了解了这些,或许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举办了10年的F1,才等来了一个只能在练习赛上跑出倒数第一的马青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