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特别节目纪念陈招娣 老女排齐聚回忆往昔

[导读]央视5套播出特别节目《永远的招娣》悼念这位女排英雄,包括郎平、孙晋芳在内的昔日老女排国手齐聚一堂,共话当年,场面十分感人。

腾讯体育讯 北京时间4月5日,女排名宿陈招娣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央视5套播出特别节目《永远的招娣》悼念这位英雄。昔日老女排国手齐聚一堂,共话当年,场面十分感人。

送行的不仅是陈招娣,是一个年代

12:30节目开始,伴着宋世雄老师熟悉的解说词,略显尘封的画面又将我们带回到那个年代,那个只属于中国女排的时代。

片头由张斌娓娓道来的开场白正式开启:今天是4月5日,在本月1号,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悉,昔日中国女排运动员陈招娣因病逝世。而她的逝世给了老女排再次齐聚的一个机会,除了缅怀昔日战友,也是怀缅那个时代的中国女排。

今天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很多人自发送行陈招娣,大家送别的不仅仅是陈招娣,送行的是一个年代。

画面拉到八宝山现场,郎平、张蓉芳、曹慧英、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镜头当中。陈忠和(微博)、阿的江、王治郅神情肃穆,纷纷发言悼念这位英年早逝的巾帼英雄。

在现场自发到来的群众当中,大多是老女排时代的忠实球迷,有人已双鬓斑白、有人话未出口先落泪、有人赋诗送别、有人捧着十年前陈招娣亲赠的照片。而大家都是出于对当年那支老女排的情结才齐聚这里,送昔日心目中英雄最后一程。

画面拉回演播室,正如张斌所言“这是陈招娣去世之后,为我们创造的一次老女排重聚的机会。如果说当时的乒乓球走向世界,那么中国女排则让当时的中国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老女排齐聚回忆往昔

今天坐到张斌对面的四位昔日女排功勋球员包括杨希、孙晋芳、曹慧英和郎平,其余五连冠期间的很多主力队员纷纷在台下就坐。

演播室大屏幕上率先播放的是1981年女排夺冠的合影,当时第一个捧起奖杯的是现任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随后被点名的是郎平,然后是在美国未能赶回的周晓兰、接着是原女排队长曹慧英,当年她在一届比赛连获三个大奖,被封“要球不要命”。在上午进行的陈招娣告别仪式上,她作为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代表老女排发言,事后回想起这一段,曹慧英坦言自己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在说什么,只知道看到招娣躺在那里,很多话不由自主脱口而出。

曹慧英说这番话的时候,旁边的郎平不断拭泪。朱玲、梁艳、陈亚琼,在逐一介绍完台下曾经参赛队员之后,一段老视频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

1981年世界杯,郎平20岁、陈招娣已经26岁,中国姑娘跟当时的女排主帅袁伟民一起,先是险胜美国、又横扫俄罗斯,在跟日本的对决之前,陈招娣曾经因为跟孙晋芳相撞加重了腰伤,在中国队获胜之后,庆祝的人群当中不难看出她一起扶着腰。有时候,连队员本身都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赛后就连弯腰挂奖牌的动作陈招娣都难以负荷。据郎平回忆,当时回酒店都是郎平将她背上楼。

在回忆陈招娣往昔之际,如郎平总结所言“她就是八一队的”,简单一句话道尽陈招娣一生为人处世的准则,坚韧、坚定、不屈,排球场承载着她的梦想,而那里有球迷对她永不褪色的记忆。

夺冠难,保冠军更难

张斌提及上个月采访郎平时提到,那支中国女排成功的要素包括技术成熟、人员齐整、教练出色,而郎平补充,这支女排区别于其他球队的还有重要一点,就是队内所有老队员都心怀梦想,一定要拿世界冠军!

而在孙晋芳看来,1977年和1978年中国女排已经具备夺冠实力,而1980年则是女排最好的时期,那一年未能夺冠实属遗憾,虽然最后1981年才夺冠,但那时的状态还是稍逊于一年前。

对于老女排,所有的精神都浓缩成两个字“拼搏”,杨希对这个精神进行进一步诠释:“就是所有人在一个集体、为同一个目标,付出努力,用如今的话来说就是正能量。(招娣)这个事儿之所以引发这么大轰动,都源于人们对中国女排精神的感知感动,女排精神到了今天,可以诠释成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社会生活的态度,而我们也从中受益匪浅。”

自信的建立无疑是女排夺冠的重要原因,曹慧英作为当时年龄最大的球员,讲述对阵俄罗斯状况:“打苏联之前我受伤过,所以没有被打败的阴影,所以当时落后,我已经跃跃欲试要上场,把我派上去并不是主心骨,只是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孙晋芳和曹慧英绘声绘色描述场上的情景,一瞬间,似乎又回到那个时代,简短几句话激起了现场所有人的共鸣,那是只有在一起生活奋斗过的人才能产生的共鸣。

话题回到昔日的刻苦训练,老女排开玩笑谈起当年用窗帘布自制马甲保护衣服,那种苦是每日跟极限作斗争,用孙晋芳的话说,到极限的时候几乎已经是半昏迷状态,但是等这个阶段过了之后,状态又会好,然后又到极限,每天周而复始。今天能坐在现场的各位,都不是一般人,能走到今天都不容易。而陈招娣在这群人当中则属于绝对的拼命三郎,当年只有她敢第一个冲上去“整教练”、敢穿袁指导倍加珍惜的羊绒背心。

在1981和1982年两次夺冠之间,老女排曾经历怎样的故事?第一次夺冠之后,报告会、汇报会一场一场地开,那种精神的疲惫并不亚于训练。而82年第一场输给古巴之后,全队通宵开会做心理动员,大家背水一战必须一场一场连赢6场拼下来,当时每天主力队员开一次会、替补队员一个会、党员开一个会,哪怕是在比赛和训练途中也要挨个找队员谈话。在这样的努力下,后面比赛女排连一局都没有输过,所以,第二次夺冠比第一次还要难。

82年之后,包括陈招娣在内的五名主力队员退役,杨希的膝关节、孙晋芳的腰伤、曹慧英几乎全身都有伤,现场几乎每位老女排球员都有伤残证,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苦。

退役之后不忘女排

随后在回忆影片当中,讲述了退役之后,陈招娣结婚生女,而她对中国女排的感情则并未因此割舍。1991年,她回到中国女排担任领队,最终,这支由胡进担任主教练的队伍拿到亚军。就在这一年,当年的老女排队员齐聚湖南,纪念夺冠十周年。

1998年,陈招娣因直肠癌接受手术,她也因此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在接受了两次手术之后,她以另外一种方式回到她深爱的排球赛场。2008年,她作为央视特邀解说嘉宾全程见证了女排的征战历程。

2012年,在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上,她和孙晋芳一起出现在现场。那时候,即便是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但陈招娣依然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当时她病重之后,郎平去医院探望,当时陈招娣还滔滔不绝讲述恒大女排的种种打法,那种对排球的深爱无不令人动容。

画面再度拉回到演播室,跟随女排采访多年孙正平(微博)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曹慧英腿上现在还有9根钢钉、陈招娣骨折之后还要打比赛,当年在湖南,每次训练后大家都要数身上被竹地板扎了多少根刺,总结起来,女排那种兢兢业业、永不服输的精神这么多年在人们心里始终根深蒂固、永不过时。

包括在女排队伍当中,82年部分主力退役之后,担任绝对主力的郎平肩负了极大压力,当时全队都想拿三连冠,很多老大姐的离开让大家对自己有些不确定。经过一年多刻苦训练,女排再度梦想成真,毫无疑问,女排精神贯穿始终起到重要作用。

李延军讲述了一个小细节,作为绝对核心郎平和张蓉芳曾经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跑到宿舍外的草坪拼命哭,那种辛苦旁人难以体会。见证女排五连冠的梁艳忍住嗓子不适强撑着讲出“女排的魂儿一直贯穿始终”,朱玲认为就是靠着这种魂儿、这种精神才让大家一直坚持到最后,中国女排就是一代一代把这种精神传承了下来。

郎平则提及女排精神对自己日后选择的影响:“我没有杨希的天赋,没有孙晋芳的领导才能,所以我更愿意在教练岗位上,每次带队出成绩,那种心情都是难以言喻的。”

宋世雄录音表达哀思

在整个女排夺冠的历程当中,宋世雄老师全程见证,虽然未能来到现场,但他还是通过声音资料表达了自己的哀思:“招娣走了,她是用超常的毅力在工作,几十年来她一直在体育战线摸爬滚打,”

在陈招娣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女儿用微博记录了这些难忘的点滴。在那些只言片语当中,每一位老女排队员都表情凝重,有些人忍不住一直擦眼泪。

片尾,张斌总结:生死一线间,五年来招娣一直知道病魔的存在,今天是她去世之后一个重要的日子。就像八宝山告别式之前那句“都跟上、别掉队、别哭”一样,旁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值此告别之际,现场每个人形容陈招娣,作为最终的告别。

郎平:非常乐观,非常执着。

曹慧英:坚强,勇敢

孙晋芳:非常简单。

杨希:热爱排球

孙正平:对待媒体非常和蔼,在排球场上则是永不服输。

在那支女排队伍身上,让中国人看到,我们可以有梦想、可以有希望。最终,伴随着一段老女排五连冠期间珍贵的视频资料,我们将开启新的中国梦。这段短片是中国女排的编年史,虽然短暂,但却是整个中国女排经历的青春、包括很多人都曾经历这样的青春。

最终,现场全体老女排队员合影,留下这一珍贵难忘的瞬间。

(沐颜)

>>>点击进入陈招娣去世专题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相关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