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强:对乒羽奥运危机视若无物 有些夜郎自大

当乒羽奥运资格危机的消息传出后,第一时间接受采访的这两项运动的中国头面人物,都摆出不屑一顾的姿态。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运动本身的影响力和受众人数,绝对让国际奥委会满意;我们从国际奥委会得到的消息,项目资格没有任何危险。”

一项正式竞技项目被踢出夏季奥运会序列,对这项运动的长期发展,未必致命,却会有着巨大打击。棒球就是近年的一个项目事例。然而不充分掌握国际奥委会对于奥运会项目选择的标尺,对项目的国际发展不进行充分努力,在国际体育政治舞台上缺乏足够的表现,国球项目的国际化发展危机,不可能完全消除。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倘有远忧,必是长久狭隘思维和惯性操作的结果。

罗格的国际奥委会执政生涯,正在接近晚期,但是这位比利时人的原则从来没有变更过,他坚持奥运瘦身,他坚持将奥运会整体规模缩小,既是为了保证奥运会的精品品质,同时也是追求一种国际体育发展的平衡。这是标准的欧洲大陆化思维。在2007年罗格完全掌控住国际奥委会后,对于夏季奥运会大项25+3的策略,成为了未来奥运会主办的原则之一。选择25个核心项目,自然是对奥运会传统的继承,但是留出3个非核心项目的活口,就是为了更新奥运项目,以确保现代奥运会对全球青少年吸引力的一种后招。很大程度上,这25+3模式,与罗格力推的青奥会,在思维逻辑上一脉相承。

乒羽遭遇奥运资格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点都不奇怪。面对这样的挑战,视若无物,更有些夜郎自大。一个运动项目能成为奥运会核心项目,与其全球普及和发展水准、青少年欢迎程度、商业化程度以及媒体友善度四个方面直接相关。在28个奥运大项当中,乒羽并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尤其在商业化程度与媒体友善度上。

因为中国太成功,导致在这些项目上失败的外国人采取“除籍”手段,这是微博上容易形成的观念,但绝不是对事实的真实反映。乒羽资格的危机,不在于中国竞技上的成功,不在于中国历届大赛的包揽,更在于中国垄断的同时,这些运动的全球化发展受到了制约,特别是在职业化与媒体化上,乒乓球二十年来没有进步。

羽毛球状况要好一些,可发展更在亚洲地区。过去三年的各种调查显示,羽毛球是中国参与度最高的运动,只是正在进行的羽超总决赛,将这项运动职业化程度低下的弱点暴露无遗。羽毛球和乒乓球,都需要出现ATP与WTA这样的国际性机构,来进行商业包装与运营。这两项运动的全球青少年基础,完全能达到奥运会需求,但是更上层楼,才是国际奥委会考核的要点。

包揽全球,却失掉天下,敝帚当然要自珍,然而一项运动的奥运前途,却是在全球视野下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junma]

热门搜索:

    登录
    同步:

    最热评论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