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 > 正文

职业联赛10年规划出台 2022目标夺取亚冠冠军

2012年06月14日08:25《足球》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记者程善北京报道 6月9日,在香河召开的会议上,中国足协向职业联赛理事会成员发出了《职业足球联赛(2013-2022)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讨论稿,这份规划也是在为了年底召开足代会做的准备。足协未来十年将在职业联赛发展上作出一些调整,同时提出了一些目标和要求,中超联赛在2018年将达到18支,中甲计划达到22支,中乙也将纳入职业联赛范畴进行管理,足协还计划从2014年开始恢复中超杯赛。

2022年具亚冠夺冠实力

这份新的职业联赛发展规划与过去相比,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成绩指标被纳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成绩指标与上一份规划——2003年阎世铎时期作出的规划相比有了略微提高。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自2003年足代会后,中国足协已经近10年未召开足代会,目前中国足球还在2003年版的 《中国未来十年发展规划》中。当时给中国足球制定了“十大任务”,其中在职业联赛方面也有很多具体目标。阎世铎提出“俱乐部在亚洲俱乐部比赛中基本稳定在前4名,力争夺取冠军外,还要努力提高联赛水平,打造中超品牌;积极支持教育部门搞好学校足球组织活动;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增强足球自我发展能力。”

而在这次2012年版的职业联赛的十年规划中,明确职业联赛的成绩是“2018年中超优秀俱乐部参加亚冠联赛应具备进入亚冠联赛前四名的竞争实力,2022年,具有问鼎亚冠联赛冠军的能力和水平”。从目前职业联赛的发展态势来说,这个目标并不难实现,目前广州恒大(微博)已经具备了挑战亚冠冠军的实力。有代表就认为,可以说2012的目标比2003的目标更加低调,并没有夸大,“2004年开始中超之后,职业联赛在市场中磨练,十年来俱乐部有了很大的成长,这个目标应该是更加触手可及。”

在规划的执行力度上,深圳健力宝曾打入过2005年亚冠前四名,应该说完成了中超俱乐部“稳定在亚冠联赛前四名”的一半。今年广州恒大进入了8强,距离四强仅一步之遥,但是过去8年均未有任何俱乐部打入过四强,因此广州恒大的成绩并不能证明中超俱乐部的 “稳定性”,因此这个规划尽管被看好,但是仍任重道远。

今年这份持续到2022年的规划中,除了成绩指标外,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在执行力上。以2003年阎世铎版的规划来看,除了成绩指标被认为是“应景之作”外,其他的很多措施在当时是令人兴奋的,如果能够落实的话,现阶段的中国足球起码都不会是如此低迷的状况。可惜在多方因素制约下,阎世铎的这份规划最后被证明只是一个“长篇口号”。

新规划具有较强执行力

或许是为了规避阎世铎版规划这种不讲究执行力的做法,这份新版规划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除了规划外,每一项规划都提出了“主要措施”,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在提出职业联赛定位、联赛品牌和文化建设、搭建联赛架构等甚至在完善预备队联赛等规划上,都有非常具体的措施,这对一个规划而言相当不易,比过去那些口号式的规划要强很多。这份规划分为三章,其中第一章为“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第二章为“发展目标和任务”,第三章为“组织实施”,其中每一章的工作规划都有详细的措施来执行,最典型的是第二章共分为职业联赛的理念、竞赛体系的建设、联赛组织管理、俱乐部建设、联赛经营等五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不仅有实施措施,还有评价体系,来衡量和监督工作成效。

另外,专门辟出第三章“组织实施”来说明组织实施的执行情况,把中国足协、地方会员协会、联赛理事会以及俱乐部的具体要求做了说明,其中中国足协 “组织各地方会员协会积极开展工作,支持职业足球的发展”;地方会员协会“积极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在职业联赛组织、俱乐部监管以及青少年发展、公益活动等方面提供政策的支持和帮助”;职业联赛理事会 “严格遵守授权权限和 《职业联赛理事会工作规范》,充分调动理事会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切实发挥理事会执委的专业性和代表性作用”;职业俱乐部则“借助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在俱乐部管理、球队竞技水平、经营开发等方面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积极进行有利于俱乐部健康发展的探索和尝试。”这样的执行措施是与过去的规划有最大区别的地方。

职业联赛的公益属性

这份规划除了执行措施值得肯定外,另一个需要得到认可的是,明确提出了职业联赛“公益和公共的属性”,这是过去中国足球一直没有提到过的足球联赛重要核心价值。过去由于始终强调竞技,忽略了足球本来应该具有的公益属性,导致职业联赛缺乏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管理和形象一片散沙。未来职业联赛“如何融入社会,实现职业联赛作为社会公共产品价值的最大化是未来努力发展的方向。”这恰恰是国外欧美职业联赛近百年来的精髓。

国外欧美豪门俱乐部都能够长期坚持不懈地做好社区活动、加强与球迷的交流,兰帕德等职业球员参与学校和社会团体的活动都会被写进职业合同里,正因为俱乐部对公益性的重视程度,才能够打造出俱乐部文化并传承了近百年,才能让俱乐部有未来发展可言。中国职业俱乐部刚刚起步,处在专业俱乐部向职业俱乐部转型的阶段,几乎所有俱乐部都没有认识到公益性在职业俱乐部的重要作用,而是一味专注在比赛成绩上,这次规划中突出公益属性的重要,对俱乐部应该有所启示。

在公益属性的具体措施中,还有不断丰富足球文化,服务于社会公共、公益事业,为了俱乐部的发展具体措施中,甚至具体到“鼓励并逐步实现俱乐部和球队名称中性化,稳定并提升俱乐部整体品牌价值,吸引更多的潜在社会资源进入足球领域,使俱乐部成为所在城市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于倚重理事会

不过在这份规划里出现了两个比较明显的硬伤,首先是对职业联赛理事会过于倚重,其次是一些具体细则上还是偏离了职业联赛现状。在整个规划中,所有未来发展和组织措施等等都是建立在 “职业联赛理事会”这个组织机构上,但是这“职业联赛理事会”从成立的出发点再到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等等各个环节都与职业足球相悖。特别是在组织结构上,中超和中甲两个级别的联赛中,俱乐部根本不能决定自己的联赛事务,以这次广州恒大增加外援的提案为例,中超俱乐部的命运被掌握在中甲俱乐部、各地会员协会甚至几名专家代表手里,这印证了职业联赛历史会与各国职业联赛联盟式的管理模式背道而驰。

最早成立职业联赛理事会是为了“管办分离”,但是本来职业联赛在中超和中甲联赛委员会的管理下管办分离已经有了雏形,只需完善和规范,可是理事会最终不仅没有实现管办分离,反而削弱了俱乐部自身的权力,显然理事会本身就出了问题。

现在改革职业联赛理事会的办法除了推倒职业联赛理事会外,必须重新恢复中超联赛委员会和中甲联赛委员会,制定并严格执行两个委员会的工作规范,否则职业联赛理事会将会让中国职业联赛的对外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就看总局和足协能否痛定思痛,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规划中,还有一些具体细则上偏离了中国职业联赛的现状,其中有“2016年中超俱乐部力争实现经常项目下的收支平衡,2018年中甲俱乐部力争实现经常项目下的收指平衡,2022年,所有中超、中甲俱乐部不再依靠投资人单一的资金投入,基本实现俱乐部自身投入产出的平衡。”首先“经常项目”表述意义不清,这既不是财务词汇,也不是足球俱乐部专业词汇,显得模棱两可,其次,欧美甚至很多大牌俱乐部都还无法实现收支平衡,要求俱乐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支平衡,显然不切实际,改为“力争”更为合适。

20日的会议上,这份规划将会被交给理事会成员讨论,在足代会开始前,这份规划还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虽然在某些环节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作为一份中国职业联赛纲领性的规划,还是有其亮点,在未来职业足球的发展中,这份规划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ongh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