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篮球 > 中国男篮 > 正文

88岁宿将忆64年前伦敦之旅:男篮曾净胜100分

2012年04月18日08:13解放日报龚洁芸我要评论(0)
字号:T|T

88岁宿将忆64年前伦敦之旅 男篮曾净胜100分

“上海男篮(微博)第一人”吴成章回忆64年前的伦敦奥运会经历

本报记者 龚洁芸

1948年,一个名叫吴成章的上海小伙和他的队友一起,长途跋涉来到英国伦敦,参加了第14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64年过去了,吴成章已是88岁高龄,但他腿脚利索,思路清晰,只是耳朵有些背。拿起已经泛黄的老照片,老人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在伦敦的每一场比赛,我都记忆犹新。”

凑路费

吴成章和“托塔天王”李震中,是目前中国还在世的最老的一批国手,被称作是中国篮球界的 “活化石”。1948年,他们一行10人,踏上了奥运会的征程。

当年,上海篮球队拿到了全国运动会的冠军,所以这支奥运队伍的“半壁江山”,都来自上海。“上海队有5个人,加上两名菲律宾华侨、一名新加坡华侨、一名陆军、一名海军,组成了这支篮球队。”吴成章回忆说,“不过和现在不一样,当年去一次奥运会,是十足的‘苦差事’。”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并不重视,篮球队必须自己解决生计问题。伦敦奥运会7月底开幕,为了筹措路费和差旅费,吴成章和队友们从7月初就开始在各地 “巡回比赛”,从上海到香港再到新加坡,比赛门票的分成,加上一些国内企业的赞助,终于凑够了前往伦敦的路费。

受冷落

那一年,中国共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五个项目的比赛。当他们带着自豪感抵达伦敦时,却意外遭遇了冷遇。

“我们进奥运村的时候,没有人欢迎,甚至没有人搭理我们,”吴成章反复用“可怜”来形容代表团的境遇,“进奥运村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声势最浩大的当然是美国,隆重得不得了,奏国歌的乐队就有好几十人,还有好多人前去捧场。等到中国代表团升旗时,根本就没有人来。”

因为资金有限,篮球队只在奥运村住了两晚,第三天就被迫搬了出来。附近有一所职业中学正放暑假,那里的教室就成了他们临时的家。选手们吃着自带的大米和咸鱼,乘着公交车去参加比赛。

吴成章说,64年前的伦敦之旅,有兴奋,但更多的是悲哀,因为在那里,对中国人的蔑视让他感到深深的屈辱。

有心愿

“就实力而言,我们那支队伍绝对可以进复赛,”吴成章说,因为当时球队孤陋寡闻,没有弄清比赛规则,最终不仅没能进入复赛,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当年中国和韩国、智利、菲律宾、伊拉克和比利时分在一组,只要拿到小组前两名就可以进入复赛。最后一场比赛之前,除了伊拉克队以外,所有球队的胜负成绩都一样,中国队铆足了劲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捞足净胜球,并打出了125比25的悬殊比分。正当中国队和当地华侨一起庆祝进入复赛的时候,赶去组委会抽签的教练却垂头丧气回来了。原来,比赛规则上写的晋级原则是:胜负场次相同的球队看相互的净胜球关系。最终,吴成章他们早早结束了奥运会的比赛,打道回府。

因为落后而导致的“失误”,让吴成章到现在都无法释怀。1948年的奥运之旅留给他的,是一个深深的遗憾。64年过去了,奥运会再一次回到了伦敦,将吴成章的思绪也拉回了那里。“我很想能再去一次伦敦,再亲身参与一次奥运会,”吴成章说,“亲眼看一看我比赛过的地方,感受奥运的气氛,我这一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anqia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