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评论 > 德国中国乒乓榜样 > 正文

特评:德国,中国乒球榜样!

2012年03月26日19:53腾讯体育[微博]闫松我要评论(0)
字号:T|T

特评:德国,中国乒球榜样!

波尔(微博)成为德国乒乓球的象征

德国,中国乒乓球榜样!

这样的命题,似乎让人纳闷。乒乓,乃“国球”也,中国人玩乒乓,等同国粹。虽然,这小小白球起源于英国,后被匈牙利人、日本人把持过好一阵时间,但是,自我乒乓健儿登上国际乒坛,便迅速成为霸主,就纯粹竞技层面上讲,几乎弄得对手没得打、没得玩。德国,中国乒乓球榜样?这个命题从何而来?

一个现象引起我们的关注。新近多特蒙德举办第51届世乒赛,中国众“国球”条线记者奔赴赛地,但是,记者们发现,在赛地多特蒙德,世乒赛的气氛并不浓厚。就像此地的鲁尔工业区,看不到烟囱,空气新鲜,蓝天白云,嗅不到一丝“工业味”。从火车站到机场,从大街到地铁,居然看不到赛事宣传画。同样是国际大赛、同样是世乒赛,我们在中国的那些司空见惯,在异国他乡,却看不到了。这是德国人不重视吗?

而另外一个现象又让我们产生关注。有记者采访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微博 博客),他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听说这次比赛的门票很火爆,最后3天的几乎都买光了”。果然,有照片证明了德国民众自发排队买票的景象。这与没有宣传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小组赛,许多场面悬殊、毫无悬念的比赛,场馆的上座率也接近7成。比起宣传的冷清,场馆内外则无比热情。

虽然,在德国,乒乓球不如足球、篮球关注度那么高,门庭若市,但是,其普及程度也绝非外界所想象的门可罗雀。中国女乒主教练施之皓(微博)在德国打了十几年球,他感叹这里全民体育的发达程度:“德国的体育比较规范,都有一套很系统的东西,不管职业的还是业余的,安排都很好,每年都有很多比赛。比如说从事乒乓球专业的人可能不多,但打球的人口比例却和中国差不了太多,发展到这么高的普及程度,也值得中国乒乓球借鉴。世乒赛门票一票难求了,说明了德国老百姓对乒乓球的热情。”

热爱而不动声色,这是一种低调,更是一种腔调。德国人操办世乒赛,不一定要弄得全世界都知道,但只要他们真的爱看、爱打乒乓球,这就够了。从这一点来说,德国也可成为中国乒乓球的一种榜样,或者,它提供了对乒乓热爱的另一种可能。

当然,德国成为中国乒乓球的榜样,其核心还是在软实力,也就是——真正的职业化。

德国乒乓球职业化联赛始于1966年,被誉为世界上乒乓球职业化开展最完备的国家,而中国乒乓球所谓职业化联赛起步于1995年。中德职业化联赛创办时间相差近30年。不过,差距不仅仅是年代,更是如何开展职业化的行为方式。

譬如,德国乒协“超脱”,不会干涉球队经营。管理德国乒乓联赛的是德国乒协和职业乒乓球联盟,但乒协会并不直接参与俱乐部的管理,俱乐部只要每年向德国乒协交纳3万欧元的注册费用,就可以不为联赛的事务性工作操心了。也就是说,各俱乐部的经营权都在自己手上。

又譬如,俱乐部都精打细算,球衣花哨印满广告。俱乐部队想从某一家赞助商得到的赞助金额有限,没有一家企业会为乒乓球提供价值全恶赞助,为保证生存,俱乐部就必须尽一切力量多拉赞助。所以德国俱乐部的球衣大多相当花哨,巴掌大的地方通常就有十几种广告。

对比德国,中国乒乓职业联赛依然没有脱离管办分离的尴尬境地,这和中国足球如出一辙。另外,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的人才还不是真正的俱乐部所有,球员虽然有转会,在形式上很职业,其实,球员个体都还从属于国家。中国乒乓球比起德国,其实并非胜在职业化,而是专业化。

体制之觞,实出无奈。不过,在走向真正职业化的道路上,依然有许多借鉴之处。好比这次世乒赛的举办地多特蒙德。这个没有烟囱的工业城市,其实是一座后工业城市了。当这座矿工区完成历史使命后,它如何转型,成为服务型城市,就成了新的历史机遇。而职业化体育运动无疑就是最好的消费,它成为拉动这座城市的新的经济动力。

德甲卫冕冠军多特蒙德暂且不提,当地政府再次举办世乒赛,将热爱乒乓球的老百姓请进场馆,就是服务型城市发挥功能所在的好棋。既然德国人也爱乒乓,就做符合市场规律的事情,办好比赛,服务大众。

对比德国,在我们中国许多城市面临转型的过程中,是否也能发挥这样的城市新功能?德国,从某种意义上,算是中国乒乓球的榜样!

德国是否是中国乒乓球的榜样?
0
0
不是

相关专题:

德国!中国乒乓球榜样!
订阅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