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篮球 > 专题 > NBA好书连载 > 正文

《平视姚明》连载 第1节推荐序Ⅰ

2011年11月23日17:32腾讯体育[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在现在这个满地是书、谁都能写书的年代,写本书很容易,但写本让自己真正满意的书,很不容易。我一直对王猛微博 说,你可以写本书了;也一直有出版社找到他,希望能出版他写的书。但王猛是很谨慎的人——也正是这种谨慎,让我在六年前选中了他,把他发往休斯敦,这个中国篮球新闻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王猛一直在等待,既是等待最好的时机、最佳的切入点,也是在思索对自我的判断:我是否已经能够写出一本既讲述姚明和NBA(微博)的故事、但又区别于已经出版的同类内容的书?站在这个角度上,在王猛决定开始动笔之时,我已经知道,这将是一本好书。王猛用文字讲述的一切,将像他六年来不断描绘的那个大个子一样独特,姚明有独一无二的高度,而王猛讲述的NBA,拥有在中国NBA记者里独一无二的深度。

如果写一部中国记者采访NBA的断代史,王猛可以被划入第三代亲历NBA采访的中国记者。中国媒体对NBA的初始文字性报道,始于30年前古老、黑白印刷、业内发行的《篮球》杂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NBA天外来客般的比赛片段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些栏目中出现。但真正开始有媒体派遣记者赴美,去报道这项和中国人并无联系的美国国内联赛,已经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迈克尔?乔丹时代了,人称“大徐”的徐济成(新华社)、苏群(微博)(中国体育报)和女记者阎小娴(新民晚报)是第一代采访NBA记者的代表人物。他们把美国大量的风土人情、NBA的规则和人物描绘给了读者,完成了NBA在中国的“普及教育”。因为是“普及”,表面上的浮光掠影已经足够;因为采访时间短(最一到两周),往往也只能走马观花,无法融入当地的圈子,也没法写得太深。但在当时没有网络媒体、资讯并不发达的环境下,这样的报道已经让嗷嗷待哺的读者大呼过瘾。无数读者通过他们的报道,奠定了自己NBA知识的原始积累。

时间到了21世纪初,随着中国三大中锋先后加盟NBA,NBA在中国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浪。第二批赴美采访的NBA记者开始成规模地出动,我(当时工作于北京青年报)、王鹏(北京晨报)、易小荷(南方体育)和沈知渝(体坛周报(微博))是其中的代表。在这个阶段,读者对媒体内容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新闻报道,也无需再看简单的规则和人物描写——通过网络,他们已经可以掌握这一切,急需了解更深层的NBA文化和故事。与此同时,媒体竞争也更激烈,不少媒体都把记者在NBA一线的报道作为自己的拳头产品,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记者驻美时间的大幅延长,从第一代的最多一到两周,到这个时代的常常一到两个月。凭借更充裕的时间,也凭借中国球员的影响作用,我们这一代记者开始真正走进球队更衣室,甚至走进球员、教练和总经理们的家,充分交流,了解那些风云人物的真实个性,报道深度比第一代明显提高。也是在这一代记者的努力下,NBA在普通读者心中不再像以往那样神秘,距离被空前拉近;那些远隔重洋的巨星,开始在读者心里化作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

王猛这一代,是在2004年应运而生。2004年是中国体育新闻篮球报道的大年,迎着历史上第一次NBA中国赛,三张纯篮球报纸——《篮球先锋报》、《篮球报》、《MVP体育天地》同时开创,向来以足球报道为主的《体坛周报》开设“扣篮(微博)特刊”,开始争夺不断细分、又不断专业化的纯篮球迷、纯NBA迷读者群。在这个时代,网络已经在媒体竞争中浪潮汹涌,尽管传统媒体从业者在素质能力上依然领先,但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阅读报道的方式。通过网络,球迷对NBA的了解细入骨髓、如数家珍,大量专家型的球迷出现。传统纸媒,尤其是专业媒体,根本没必要再报道赛事结果和简单新闻,而是必须掘地三尺,把最贴近、最鲜活、最具独创精神的报道提供给读者,这样的报道才具有生命力。这一代记者的人数之多、竞争之激烈、报道内容要求之深、驻美时间之长(基本上是整个赛季),均是前所未见。

相关专题:

NBA好书连载
订阅

推荐微博

换一换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shanga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