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中国足球 > 其他 > 正文

一位父亲的感慨:拍案而起转而淡忘 0-15宿命?

2011年10月28日09:26体坛周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前晚,儿子在例行“夜谈”中说“今天不开心”,孩他妈追问,他瘪着嘴说大课间没让他们出去,“老师让我们在教室里先把作业做完……”

儿子所在的小学是区重点,与众北京中小学一样,高楼立间难觅多少活动场地,几百学生拥抢不到两个篮球场大的运动场,1周4节体育课,还不时因种种问题被取消。一个大课间休息的取消,更让“望风”都成为了奢望。

儿子最开心的时刻,是每周六的足球课。这是一个由英国人罗文创办的儿童足球培训机构,遍布京城的训练营,云集了过两千的各国孩子。京城最大的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却由一个老外创办,我把这种反差说给罗文,这个中国通一耸肩,“是你们给了我这个机会。”

那天是儿子的第一堂课。7岁年龄组16个小孩,幽默的英国教头手下,土生土长和发碧眼的都有。踢了不到20分钟,一个中国小孩大口喘着气跑下场来,“妈妈,我累了,不行了。”家长呵斥,小孩却死活不肯再上场。

到了8V8小对抗,包括我儿子在内的一群中国小胖墩有些笨拙的身形中,一个金头发分外醒目,年龄最小、个头最小,速度、耐力以及盘带却最为出色。小老外也有胖墩,还是场上身形最大的那个,但运动能力和协调性却远非同场的中国娃娃可比,扑通摔倒,一骨碌爬起来,立马开始又一次冲刺。正感叹间,场上突然“哇”声震天——一个中国小孩摔倒在地,膝盖磕碰有点血痕。宝贝疙瘩揉着眼咧开嘴大哭,委屈地直扑场下的妈妈怀里。

这就是呈现在我面前的下一代与国外同龄人最直接且“血淋淋”的现实,我暗叹,旁边的罗文冒出一句“见怪不怪”。

网友曾经戏谑“世界上有两种足球,足球和中国足球”,顺着这个路子,其实我们还可以更深一步说“世上也有两种教育”。我的前同事冉雄飞远在美国感叹,他儿子所在学校终日放羊,“除了玩还是玩”,并由此心生放纵的负罪感;被0比15刺激的SOHO中国女当家张欣也在微博里感慨“我的孩子每天踢球,风雨无阻。自从转到公立学校他就没有机会在学校踢球。”

张欣问校长为什么这么漂亮的足球场不让孩子们课间去踢球?答案其实在0比15惨败的地坛小学校长的抱怨里,“现在学校里早没有双杠、跳箱,就连铅球砸过学生脚后也没有了。”摔不得委屈不得的独生子女,外加教育资源失衡导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升学畸形,内外夹攻下,挡在校园之外的,是足球,更是体育。

恶果早已开始显现。18年前,我妈把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摔到了我眼前,“你也是独生子女,你不要学他们啊。”

那次让全国震动的夏令营,77名日本孩子与30个中国小孩一起在内蒙古草原探险。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孩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车。那是我们这代的比对,差的不仅有身体,更有意志。

很不幸,地坛小学成了18年后又一轮教育体育反思的导火索。打开他们的官网,校园足球新闻就占去了他们公告的大部分。点开“中俄小学生足球交流”,刺眼的0比15并没展现,几张图片里,中俄少年个头相仿,被媒体选择性地变成那张轰动全国的“大打小惨败”图片主角的白大胖也是队里唯一的大高个。媒体的别有用心,我更愿意理解为对BT教育、精英体育的冲天一怒。而业余落败专业的地坛小学无需愧疚,在校园体育方面,他们已经比国内99%的学校做得更出色。

0比15的当天,我随儿子参加他们学校组织的郊游拓展训练。看着当年我们如履平地的一些项目上“独二代”们战战兢兢的样子,我明白,夏令营震动中国18年后,奥数、奥运金牌越来越多,少年儿童体质却越来越差,现实其实没有一点改变。

拍案而起,转而淡忘,这难道是“0比15"们的宿命?

球不是这么输的。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congh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