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校园网球不造李娜 > 正文

特评:校园网球不为制造李娜 让体育回归快乐

2011年08月20日21:53腾讯体育[微博]赵照我要评论(0)
字号:T|T

校园网球不为造李娜 让体育回归快乐是根本

让体育回归快乐 才是校园网球普及推广的根基所在

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网球选手的成绩并没有所向披靡, 不禁让人们引发和中国专业选手如李娜、彭帅等人对比。但这恰恰真正反映了中国大学网球运动的水平和发展——网球如今对于中国校园体育而言,不是为了造就更多的“李娜”,而是为了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从运动中享受真正的乐趣,进而还能增进社交,培养情趣,为未来中国中坚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助力。

中国大学历史上,网球和篮球,足球一样,并列为首选运动。无论是北京的清华,还是上海的圣约翰,翻开中国早期大学的校园竞技体育运动历史。网球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自从咸与维新乃至辛亥革命伊始,网球在中国先进青年中的影响力,从来没有消减过。

解放后,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大学的发展蓬勃,网球运动和其它校园体育运动一起,迎来了新的春天。作为“绅士运动”的代表之一,网球运动在大学校园中始终是没有消退的热潮,而随着职业网球在中国的影响力日渐扩大,网球在校园里,也成了个人运动的翘楚。

可以说,如今有条件的大学,不可以没有足球场,不可以没有篮球场,也不可以没有网球场。足球和篮球作为集体项目,是团队精神的体现,而网球对于个体素质的极高要求,应和了大学生们张扬自我、激扬青春的诉求,是校园体育多元化的优势项目,也是吸引生源的一个很好方式。

中国职业女子网球运动这些年的不断突破,尤其是李娜获得法网冠军,对于中国校园网球的发展,无疑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让网球运动在校在园得到更多的普及。

可是,校园网球不可能朝着培养更多“李娜”的方向发展。毕竟,网球运动和中国传统的专业体育三从一大思路有着一定的冲突,中国职业女子网球的成绩,也是因为尝试了让女子选手单飞,到国外培训发展的新思路。职业化或者专业化的道路,在网球项目上,并不适合走进校园。

网球项目虽然看起来场地不大,人员不多,但是真正要想做到高精尖,能够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成绩,并非一个学校所能负担。在网球项目上,好的教练和团队的作用很大,而优秀的教练团队,不甘雌伏于大学校园之内。

所以,李娜模式,并非中国大学培养网球选手所能承担。而我们也不必介意中国大学生选手在大运网球项目上的表现。

网球在目前的中国来说,恰恰是可以在校园大力发展的项目。无论男女,都可以在校园的网球场上一展身姿,都可以从这项世界性的个人对抗项目获得快乐。

比起在中国被认为是贵族运动的高尔夫,比起太过于亚洲和中国化的羽毛球和乒乓球,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在大学里学习网球,在国际的兴趣爱好交流上,也许会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在体育成就的自我认同方面,网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谁不想在大学里成为网球王子或者网球公主呢?

这,就是校园网球的魅力。

校园网球可以制造下一个李娜吗?
0
0
不能

相关专题:

网球进校园 不为“造李娜”
订阅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