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体育 > 2011深圳大运会 > 花絮 > 正文

90后志愿者服务大运展示风采 一定坚持到闭幕

字号:T|T

在年龄稍长一些的人看来,90后好像都是从小没吃过什么苦,没经过什么事,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没什么责任感……因此,90后参与大运、服务大运靠谱吗?那可是需要团队协作意识,需要默默奉献精神的,没有“出风头”、“秀自己”的机会……对于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的观点,90年出生的加佳和92年出生的沫西用实际行动说了“不!”

人家都说90后没有什么责任感,以前不是也有人这样说过80后吗?其实我们90后还是很关心国家大事的,也很愿意参与国家大事,我们不是游离于这个社会之外的,我们也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沫西

我一定会有始有终,一定会工作到大运会闭幕,大运村闭村。”——加佳

澳门志愿者里的深圳人

一个星期前,11名大运会澳门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深圳青年学院接受大运志愿者培训,他们中2个来自澳门大学,8个来自澳门理工学院,只有1个来自澳门科技大学,她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之一陈沫西。在这11名澳门大学生中,沫西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她是惟一的深圳人。

1992年出生的沫西是“100%深圳人”,她生在深圳,长在深圳——“我既是大学生,又是深圳人,是本届大运会的东道主,因此能成为一个大运会志愿者,我特别特别地自豪!”沫西说。2010年,沫西从深圳考入澳门科技大学中医学院,在澳门已经学习、生活了整整一年,本月底开学就上大二了。

成为深圳大运会志愿者,是沫西“蓄谋已久”的。今年5月中旬,她本来想回深圳报名参加志愿者,事实上,很多和她一样,在澳门上大学的深圳学生都是这么做的。不过,当沫西知道在澳门也可以报名成为大运会志愿者,她就决定不“舍近求远”了。在先得到所在学校的认可、支持后,沫西就跑去澳门中联办填了一个表,报了名。

等啊等啊,一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沫西并没有收到回复,当她自己都觉得“可能没戏了吧”,却收到了成为大运会志愿者的通知。在青年学院培训了3天后,沫西掌握了一些关于礼仪、急救、安全的知识,她还穿上了志愿者的服装。澳门大学生志愿者的“专长”是葡萄牙语,可沫西只在澳门待了一年,学校讲课也是用英语,所以她的葡语水平很有限。不过,沫西倒是很会克服自己的“短板”,老家是潮汕的她自信满满地说“我可以用英语服务啊,而且,我也可以用粤语和潮州话来服务啊!”

沫西被分配到笔架山的深圳市游泳跳水馆,基本工作是为观众服务,包括检票,引导观众找座位和维持场内秩序,每天工作3个小时左右。沫西是个体育迷,很多体育项目都喜欢,可这份体育馆里的“工作”却让她完全没有了看比赛的机会。这是因为,当沫西工作的时候,她必须要背对赛场,面向观众。而平时不当班,她也不能走开去别的场馆看比赛,必须留在U站待命。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xiaobai]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