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名家专栏 > 正文

孙庆:张尚武“火”几天能救自己吗?

2011年07月18日11:00体坛网[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孙庆

特约评论员

2001年世界大运会,本是张尚武人生的巅峰时刻,那一年,18岁的他在北京大运会上两金在握,据称风头比郭晶晶也差不了太多。但是,当28岁的他无比潦倒之时,“世界大运会冠军曾犯罪入狱、体操冠军街头卖艺”之类的新闻却引来了比当年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时更多的关注。人生之吊诡大概莫过于此。

张尚武沦落至此,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体制的悲剧。

说这是他个人的悲剧,是因为同样是体制的被淘汰者,选择当搓澡工的有之、洗衣工的有之,至少还在自食其力的,哪怕是以各种方式求助,比起盗窃至少还不失人的尊严。

但无法否认的是,这更是体制的悲剧。体教分离,造成运动员缺乏起码的教育;加上运动员转型辅助工作的缺失,让张尚武这样的人缺乏起码的谋生手段,最终在社会上自生自……其实,对于关心中国体育的人而言,这实际上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闻了。

我们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能够制造出蔡振华 邓亚萍这样的辉煌,也能制造出邹春兰和张尚武的无奈,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捐款、协商工作……我们最终听到了来自体制内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毕竟让人感到一丝温暖。只是,体制不能总是这样亡羊补牢,而且,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它还将制造出数量惊人的失意者。

必须感谢万能的微博,最大限度地挑战了时代和体制强加我们的信息不对称,也一再地挑战了我们的承受极限。

现在,您听到强拆、自焚这些词,还会有几年前那种怒发上冲冠的状态吗?等到人咬狗不再稀奇的时候才是新闻,人要把狗咬伤咬残才是新闻。最可悲的不是没有底线,而是底线的一再推移。如今的我们不自觉地已经处于了震惊——淡漠——遗忘这个向下螺旋的怪圈当中。张尚武走到这一步固然触目惊心,但谁敢说不会有第二个?真要出了第二个,我们还会这样关注吗?

当张尚武在东单街头用曾经征服过各国裁判的动作换来菲薄的收入,其实,已经是从人生的谷底努力向上挣扎了一步。比起几年前因盗窃而入狱,在街头卖艺毕竟还算是堂堂正正地靠力气吃饭,虽然城管未必会赞成。

还得感谢微博,让张尚武一夜之间成为各大媒体关注以及街谈巷议的焦点人物。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张尚武住进了某报为他开的宾馆、开了微博、马不停蹄地接受各路媒体的采访。对于媒体突如其来的“热情”,张尚武有些疲惫,也有些茫然,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样的突然走红,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实际变化。

对弱者发自内心的同情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真心帮助,是人间最可宝贵的东西之一。但是我们同样不陌生的是,当事人在作为新闻源的价值被挖掘干净之后,被弃之如敝屣。这年头,我们不乏足够敬业、业务足够熟练的记者,对其中一部分人而言,张尚武是个好的新闻选题,可以用来挣不菲的工分,说不定还能拿个新闻奖。但仅此而已。

微博给我们带来很多正面的变化,我们也必须要面对微博的负面影响。“碎片化”表达方式所必然导致的几个后果。议题的转移过快,转换方向不定,一旦舆论场转移消散,关注度就极度降低。那位一夜之间暴得大名的卫生局长,一定恨死了郭美美没有早两天出来救场,否则,微博开房就是一则笑谈,不至于占据那么多的报纸版面和头条。但是张尚武不是郭美美,过两天就会被人淡忘。

说句听起来可能很残忍的话,十天,不,五天之后,还有多少媒体关注张尚武呢?传统媒体宝贵的版面和时段,新媒体有限的首页位置,那是要留给最新最抓眼球的热点的。科比来了。菲尔普斯来了,郭晶晶再现看台,还有张尚武什么事呢?

好在张尚武本来就不需要关注,如果这几天媒体和微博的关注能为他带来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才不在乎。只是,这真的能变成现实吗?

推荐微博:

注册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youles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