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超 > 正文

成足正式解散整体转让 首家外资球队宣告失败

2011年01月01日07:17腾讯体育[微博]晓枭我要评论(0)
字号:T|T

2005年12月,曾经一度被托管的成都五牛“攀上高枝”,成为了中国足坛首个外资足球俱乐部。2010年12月,已经冲上中超的成都谢菲联却最终没能熬过第5个年头。面向成都本地企业免费出让一半股份的优惠政策挂了10余天,始终没有任何消息之下,成都谢菲联只能被整体转让到海南,首个外资足球俱乐部的牌子也就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宣告寿终正寝。

外资:救星OR噱头?

其实,早在2006年谢菲联入主成都时,这样那样的质疑就没有停止过,一支英国百年老字号的俱乐部为什么会突然与一支中甲成绩平平的球队签约,精明的英国人想要的是什么?成都谢菲联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中西结合呢?

英国人入主成都足球,双方在合同中都有明确的要求,首先成都方面要在赛场、训练基地等方面满足英方的要求,而当时,对于已经被成都足协托管一年的成都五牛来说,都是一纸空文。

作为谢菲联的老板,凯文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即英国第三大地产商。成都是他打开中国西部的第一步,而当时的五牛,无疑是凯文利用足球这一品牌,开拓中国市场性价比最高的利器。

当凯文的算盘却在5年间被各种危机完全打乱,到2010年,成都谢菲联投资方之一英国思嘉伯集团已经亏损到了底线,凯文被迫辞去英国谢菲联俱乐部董事会主席一职。2010年11月,刚刚冲入中超的成都谢菲联还没来得及享受,就被眼前的事实迎头打懵了,英国谢菲联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成都谢菲联的投资已转给了中国的投资者”,而“英国谢菲联只是协助成都谢菲联进行球队的正常管理”。此时,成都谢菲联其实已被抛弃。

尽管到2010年12月的最后一天,成都谢菲联才被整体转让到海南,但实际上,这样的结局早已在意料当中。从外资足球俱乐部的第一天诞生开始,噱头就大于了实际的内容,希望别人拿前钱来玩中国足球的根本不可行。

管理:争议OR效率?

将足球的发源地中国、现代足球的起源地英国两种不同的足球文化背景有机地相结合,培养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来自足球发达国家投资控股的俱乐部,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环。成都谢菲联作为实验品,也许模式不会成功,但从中间又能得到什么经验教训呢?

国外俱乐部的管理模式被中国足球认为是“先进的”、“优越的”,但移植到中国土壤上却变成了怪胎。一方面,成都谢菲联在引人上频繁出现不可思议的举动,引进了李铁、石俊等一批价格很高,但实用性却不强的“海归”,而在外援方面,成都谢菲联经常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分花。管理需要必要的投入,而英方对成都谢菲联的投入却是一年不如一年。从最开始的300万,到后来的1000万人民币,再到后面球队断米断炊。

英方管理模式一度由中方董事长许宏涛来传达和执行,但到了2009年末,许宏涛的锒铛入狱让英国管理模式彻底变成了闹剧。从俱乐部的一支笔、一张纸都要入帐,到后来公然花钱打假球,英方管理模式并没有真正渗透过中国足球,反而是成为了犯罪的帮凶。

失败:悲哀OR平静?

成都谢菲联被解散,这个消息如果放到1年前的2009年,很多人都不会惋惜。

但1年中,仅仅靠着队中几人的“无私赞助”还打进了中超,此时成都谢菲联的失败却显得多少有点凄凉。从外资进入的第一天起,对于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联姻就缺乏科学、公正的认识,处于漩涡的中国足球甚至更希望通过这种的方式来寻找一个“救星”,这显然是过于幼稚的。

成都谢菲联的倒下,也将给今后更多的外资资本进入中国足球敲响警钟,毕竟悲哀只是暂时的,能够在平静下真正去思考,或者去做点什么,才是中国职业足球未来的方向。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ukegu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