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正文

王治郅谈当年NBA风波:付出努力终会有回报

2010年12月09日11:28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王治郅谈当年NBA风波:付出努力终会有回报

王治郅。 中新社发 王韶骅 摄

  四年前的下午,在他踏回体育馆路篮协办公室的那一天,他许下的诺言“一个曾经的莽撞少年已经变成了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大郅回来了!大郅不会让你们失望”

  本刊记者易小荷

  砰-嘭,砰-嘭,砰砰嘭嘭,砰砰-嘭嘭……皮球击打在地板上,像是无序的乐曲,从五六岁开始,直到三十三岁的这一年,日复一日,与篮筐无数次的对话,在一次次调整起飞弧度的时刻,那都是王治郅生活当中唯一的主题曲。

  王治郅说他一辈子只会这一件事情。

  12月6日下午3:30的训练,他已经提前安静地斜躺在地板上,他私人聘请的体能训练师马克思(markus)为他放松、拉抻,一般训练持续两小时,在队友解散之后,他还会在那里再坚持个把小时,有时候晚上的比赛结束,即使已接近深夜,他也和马克思在馆里治疗、调整一两个小时,稍微打个盹,早上六点又得去机场准备前往客场。马克思说:“他是我合作过的运动员当中最刻苦的一个,”是的,没有之一。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我就像那些正常上下班的人一样,我本来就只会这一样事情,”刚刚结束的亚运会,他带领中国男篮拿下了冠军,第二天他只获得了不到一天和家人相聚的时间,两天后的上午,他就出现在了八一队的训练馆里,和那些动辄就比他小十岁八岁的队员们一起奔跑、对抗距离2006年回国,已经四年了,他说这四年来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去夜店,没有娱乐生活和业余时间。但他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我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

  时间的页码翻回到2006年,千呼万唤之中,他终于回到红山口,翻开那段时间大多数的报刊杂志,都是他诚恳的道歉……同样那个时候,有网友在体育论坛上感叹说:“2002年到2006年,应该是王治郅各方面状态最好的时候,他错过了印弟安那波利斯世锦赛、釜山亚运会、雅典奥运会,真是可惜了那五年。”后面是十几个惊叹号。

  2001-02赛季结束后,当时还在NBA小牛队效力的王治郅希望夏天留在美国训练,但中国男篮要求王治郅尽快回国和国家队汇合,提前为世锦赛和亚运会做准备。而王治郅认为,国家队反正要到美国拉练,希望直接在美国和国家队汇合。此事最终成为当年篮球界最著名的“滞美不归”事件。而随着大郅公务护照的到期,大郅和八一队之间又因为八一队能否给他办一张私人护照的问题再度僵持不下,一拖就是五年。

  就在这五年里,他曾经的国家队队友姚明成为中国男篮的领袖,火箭队的核心,成为举足轻重的“亚洲第一人”;而迫于中国市场的压力,没有NBA球队敢用他(用他就意味着在中国失去电视转播),他像只候鸟一样从东到西,一会儿被要求减肥,加强外线三分,一会儿被要求增肥,增强内线对抗……同时在国内他被所有的电视媒体“封杀”,有关他的报道也被“限制”,甚至当他做父亲之后,2003年11月,当时快船与超音速的赛季揭幕战安排在日本崎玉举行,父母以旅游的形式前往日本,才得以与他见上四年来的唯一一面。

  如今,他驾驶着那部显眼的林肯车,熟练地穿行于北京的车流之中,关于那时候“大郅不知道北京有五环”的新闻已成了个遥远的笑话。五年了,当他终于身挂着12块金牌,11名队友站在台下对他“顶礼膜拜”的那一刻,人们忘记了那些曾经亲手贴上去的“叛逃者”“失意者”的标签,开始毫不吝惜在他耳边奉献自己的赞美之词,姚明也在MSN上面把签名改成“大郅苦尽甘来”。

  惟独他反而显得低调得近似冷漠,在这种场合这种时候,他通常只有一句话“我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

  他说最喜欢看的一篇报道是2004年关于他在迈阿密的。但不知道是因为那句“迈阿密当地电视台的镜头伸了过来,很明显的,他们对中国媒体记者来采访大郅,比他们亲自采访大郅更感兴趣,他们的问题只留给那些主力们……”,还是因为新闻的结尾触动了那时无法回家的浪子,“离家的路,已经长到了两万公里。长到了一千多个日子。长到了隔着迈阿密的海也望不到的地方……”

  就像在公众场合,甚至在有相当一部分人褒扬的“中国男篮与巴西队的群殴”事件当中他都抱以沉默一样,在2008年的负面新闻“王治郅父子打架”事件当中他也不大作解释他其实不那么擅长处理自己的情绪,于是索性把自己封起来。

  “这四年和在NBA

  完全两种感受”

  在亚运会的冠军领奖台上,11名队友摘下脖子上的金牌,统统挂到了王治郅胸前,然后他们把王治郅一个人留在了冠军领奖台上,11名队员走下颁奖台对着王治郅做“顶礼膜拜”状,鞠躬致谢。队友张博说:“其实决赛之前朱芳雨就有过这提议了,郅哥这几年太不容易了,这可是他的最后一届亚运会……”王治郅站在那里,表情不是太自然,甚至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他似乎有一条他自己划分的界限:他可以在梦想剧场里面精灵古怪,在比赛当中激情四射,在广告里面谈笑风生,但除此之外,别人都可以是明星,惟独他不是。

  王治郅说:“其实我们付出的东西一直都这么多。只是去年天津亚锦赛的时候不小心丢掉了冠军,而今年我们得到了。篮球就是这样的,有得有失,就像你问我后不后悔那几年在美国闲置着,可是也许那几年能打,现在就打不了。老天是公平的,它不可能什么都给你。”

  2006年他迎来了回归后的第一个大赛,日本世锦赛首胜后,姚明谈到与王治郅的配合,曾说过只有一点就可以描述他的感受:“到第四节的时候,我的体力已经非常非常差了。在我咬牙坚持的时候,听到身后大郅在喊‘我给你补,我没有犯规’,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好像在沙漠里走了十天以后喝到了第一口水。”

  而这种沙漠绿洲的感觉在四年后又发生在刘炜身上,在广州亚运会男篮决赛的关键时刻,刘炜关键反击不中,其他人看到快攻根本就没人上去,还是大郅补篮命中。赛后王治郅说,“其实边上还有个韩国队的小后卫跟着,我的腿也累得根本迈不动了,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和速度。”

  这四年当中,他被媒体想当然地和姚明、易建联的名字放在一起称之为“明郅组合”“郅联组合”,在这些称呼的背后,也许是为了弥补“浪费”的那五年,他完全没有节假日,“我不像年轻球员,如果我每天不多花几个小时,根本不敢保证第二天的训练。”

  亚运备战前的有次对抗训练,大郅连着打了两组后,下来坐在场边休息。邓华德征求了教练组的意见后,走过去问,要不要休息,太累了可不好。大郅却毫不犹豫地摇着头:“只要对球队有帮助,我没什么可说的。”“这四年和在NBA的时候完全两种不一样的感受。那时候就一心想着能打上球,回来了以后想的是怎样才能恢复伤病,调整好状态,为八一队和国家队好好打球。”

  “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终于有所回报”

  关于王治郅回国的四年,有两次“意外”发生的格外让人记忆深刻。那是两次突然的怒吼。

  在达拉斯,大郅和诺维茨基住得最近,那时他们都住在乌龟溪的公寓里。但在美航中心球馆里,他们总是离得很远诺维茨基的衣橱位置在更衣室的中央,这非常方便作为主力的他接受采访,而大郅的衣橱在最靠里的角落;大郅一直都坐在板凳上,作为球队的第7或者第8人眼睁睁看着诺维茨基和芬利这样的核心或输或赢。大郅曾经说:“如果我能够和德克在一条起跑线上,我就能真正证明我自己。”

  可是在NBA,大郅再也没有那样的机会,他从小牛辗转到快艇、热火,再到后来回国,从此两人走在了永不会交叉的两条路上:诺维茨基依靠勤奋的苦练成为了超级明星,他每年入选全明星赛,在他赢得整个联赛MVP的2007年,也是王治郅回到CBA的第一年,那一年大郅率领八一夺回了CBA冠军。30岁的王治郅在击败广东的那场总决赛中仰天怒吼。那一刻怒吼未必是宣泄,反倒像沉默太久不得不的一种表达。

  还有就是在四年后的亚运会:距离全场比赛结束还有20秒,中国队仅以三分领先韩国队。刘炜断球上篮被盖王治郅补篮得分,得分后,王治郅大吼一声,重重地捶打着胸口2002年,王治郅因为滞留美国,错过了釜山亚运会。那一次,中国男篮在最后时刻被韩国队翻盘,丢掉了亚洲冠军。如今,当中韩再次站在亚运会决赛的赛场上,王治郅用他的表现捍卫了中国男篮,也为自己12年的亚运征程画下句号。

  但他完全不愿意把这些变化归纳为“成熟”,对成熟这样的词他甚至有莫名的抵触。尽管他在队里一直以老队员自居,尽管他也自觉有些想法已经和以前不同,但是体内的那种激情才会促使他一千次地与伤病的躯体作对,才会让他在关键时刻命中之后捶胸怒吼。“不,不不,我真的轻易不吼的。在那个时刻场上的氛围、环境,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终于有所回报了,那种突然上来的情绪根本不是我自己能够控制住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两次怒吼背后的含义,他是大郅,什么都经历过了,又什么都有。可是有谁会记得四年前的下午,他在踏回体育馆路篮协办公室的那一天许下的诺言“一个曾经的莽撞少年已经变成了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大郅回来了!大郅不会让你们失望”?

  如今,在提及往事时,他愿意分享的都是那些昙花一现的快乐,《名人面对面》《鲁豫有约》《天下女人》想约他做人物访谈聊聊那些往事,他都不太情愿,无论是从前的“悲情人物”还是“英雄”之类的标签他从未承认过,只是在有朋友的场合,他会像是答非所问地说“那几年在美国……我看了很多的历史书,元、明、清的,还看了很多的人物传记,之前因为做运动员,没读过多少书,有很多事情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些是我之前领悟不到的。”

  “大郅!”

  “大郅!”

  “大郅!大郅!”

  即使踏入中央电视台演播厅,他造成的轰动也不亚于曾经在这里出现过的任何一个大腕明星,工作人员纷纷索取签名,主持人、明星嘉宾们也与和他闲聊篮球而乐,在这样的场合他意外地如鱼得水,在那样的微笑之中,看不到曾经的追风少年,看不到曾经以“还行吧”“还可以吧”“不错吧”三句“吧”来敷衍记者的大球星,甚至也找不见那个在遥远的迈阿密曾经静静苦守在板凳之上的替补球员的模样。(中国新闻周刊)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