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周边新闻 > 正文

亚组委买断亚运会招商权 勇气可嘉收益亦可观

字号:T|T

两年前,广州亚组委大胆买断亚运会招商权,广州也成为亚运历史上第一个接受亚奥理事会经营权“让渡”的主办城市。两年后,一组数据证明了“吃螃蟹者”的勇气可嘉,收益更是可观:截至亚运会开幕前,广州亚运会已签约49家赞助商,通过市场化运作募集了30多亿元,是2006年多哈亚运会的5倍、2002年釜山亚运会的3.5倍,仅开幕前的收入,就能够保证本届亚运会的收支平衡。广州亚运会成功的市场化运作究竟有什么“秘笈”?连日来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

亚运特许商品受欢迎。

亚运特许商品热销

亚运城还未开放已售光

“让渡”带来

有针对性的市场开发

改变运作模式,一批硬件设施让市民受益

亚运会开幕不过一周时间,亚运城MPC(主新闻中心)的亚运特许商品店已经第五次进货了。前天,一位工作人员一边忙着搬箱子,一边对记者说:“‘五次’指大批量进货,另外每天我们都要给畅销纪念品补货。”在运动员村国际区等处的特许商品专卖店,销售人员普遍反映,各类特许纪念品都很热销,现在有的品种需要预订,而有的则已经断货了。

据了解,本届亚运会与27家制造商共同开发了11大类2000多种特许商品,兼顾实用性和时尚特色,面市后特别受欢迎。

事实上,纪念品热销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运会市场化运作的成功。在本届亚运会市场化运作的六大领域里,各单项收入都创下历史新高。

“亚奥理事会的‘让渡’让我们成为亚运会市场开发的主导者。”广州亚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方达儿对记者说,“我们对中国国情、企业诉求、市场状况更熟悉,市场开发也更有针对性,因而成效更好。”

精装修两室两厅、24小时热水、电子管家、一楼多部高速电梯——亚运城里媒体村和运动员村居住环境让人感觉非常舒适。很多人并不知情,这些房子都是有主的,早在今年9月,开发商拿出的亚运城首批房源就销售一空,尽管这里离广州市区有50分钟车程,均价达到了1万2一个平方。“开盘前一天晚上,很多人通宵在这里排队。”广州日报的孙先生告诉记者。

与20年前北京亚运会政府出资建设场馆的模式不同,广州政府和亚组委早早就设计了体育产业与房地产业相结合的模式——五家国内房地产“大腕”出资近300亿元,联手拿下亚运城的开发权和经营权,除了已售出物业,今后预计开发商每年还可向市场推售60万平方米商品住宅及相关配套设施。

而赛时配套设施也将在赛后转变功能继续使用,比如,主媒体中心赛后将改建成大型购物中心;赛时作为志愿者宿舍和运动员体能恢复训练的场所,赛后将成为亚运城的配套中学;包括沙滩排球场在内的亚运公园将予以保留,成为社区室外活动空间;赛时物流中心则将改建为拥有500个床位的三甲医院……据了解,所有亚运城的场馆和设施,在亚运会结束后都会立刻转为民用或商用。

商业开发部赛后变身“服务团队”

服务赞助商不遗余力

每场比赛前,所有看台座位上都会放一只印有某赞助商LOGO的充气棒;比赛间隙,穿着某赞助商品牌服饰的吉祥物会在现场与观众互动,拉拉队员和其他演出人员会给观众送上某赞助商提供的小礼品——这些,都是赞助商服务团队给予赞助商的回报方式之一。“对赞助商的承诺,到了兑现的时候。”方达儿对记者说。

亚运会前的商业开发部,在亚运会开赛后变身为“赞助商服务团队”,方达儿的身份也变成了赞助商服务团队主任。“我们非常注重维护赞助商权益,除了进行定向采购,还为高等级的赞助企业提供更多赛场广告和以体育展示为载体的回报等。”方达儿介绍,2008年底,亚组委成立了由14家高级赞助商组成的“赞助商俱乐部”,定期通报亚运会筹备以及市场开发的进展情况;举办亚运营销专题论坛,与赞助商协商赞助进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等。一位亚运会高级赞助商的品牌营销负责人对记者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和广州亚运会的合作非常愉快!”

特派记者 冯兴 (本报广州电)

[责任编辑:shinelu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