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评论 > 正文

新华社两文章“炮轰”亚运 引起专家学者热议

字号:T|T

中国亚运代表团在出征亚运会前喊出了夺取200金以上的目标,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不但将创造历史,也将无限巩固中国体育的霸主地位。然而,中国体育的霸主地位却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思考?

11月14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的文章,将中国在亚运会首日狂扫19金的一骑绝尘视为对“体育强国”的反讽。

此篇文章指出,亚洲体育如果始终是中国一家独大,将会使得其他参与国家产生变成衬托的感觉。对此,文章作者还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主人请客人吃饭,结果主人将鱼翅和熊掌抢先吃掉,这着实让人尴尬。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同时引用了一组数据来表明中国人平均身体素质的下降。作者认为,如果在这样的数据面前中国依然成为金牌榜上的绝对第一名,那将“令国人感到汗颜”。

其实,早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领导人就已经指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方向,不应当将金牌视作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的符号,只有让广大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才符合“参与和健身”的体育精神所在。

15日,新华社再次刊发题为《为什么林丹(微博 博客)不能像陶菲克那样享受比赛》,将陶菲克与林丹进行比较,探究为何林丹会深感压力。文中引用林丹话语:“我也希望享受比赛,但回过头来看着身后的队伍,会有压力,会想做到更好。 ”在林丹的眼中,比赛是为了集体,是为了国家,在这种使命感的感召下,他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努力,压力自然而然的压在了身上。

此文指出,林丹等一大批中国竞技体育运动员都是中国竞技体育体制下培养出的专业运动员,他们参加比赛的目的就是夺冠,就是为了回报父母和教练的培养,就是为国争光。正如女子63公斤级柔道选手郝艳所说:“国家和队里培养我们不是让我们吃白饭的。 ”从小就接受这样观点熏陶的职业运动员,让他们如何能够在赛场上享受比赛?

新华社文章最后提出:当中国已经登顶奥运金牌榜之后,是树立新的金牌观时候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转变思想首先就要认识到:金牌不是体育的全部,甚至不是竞技体育的全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利于体育运动的发展。

[责任编辑:shineluo]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