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 > 2010广州亚运会 > 周边新闻 > 正文

亚运零距离:奥运冠军当导游 体验内容是亮点

2010年11月13日19:51京报网-北京晚报孔宁 李远飞 陈嘉堃 刘大伟我要评论(0)
字号:T|T

北京奥运会期间,众多采用了高科技,集体验与互动于一身的体验馆矗立在奥林匹克公园,让众多普通人有机会亲身感受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而日前,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加多宝亚运体验馆正式落成开馆,为所有人,特别是普通人提供了一个体验亚运会精神的机会。

奥运冠军当导游

在加多宝亚运体验馆开馆当天,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方达儿、亚组委市场开发部开发处处长陈国英等各界代表作为首批“游客”,参观了这座“红罐子”。之所以称之为“红罐子”,为贵宾担当导游的雅典奥运会网球冠军孙甜甜有一番解释。“通体红色的加多宝亚运体验的整体设计理念为‘精雕岭南情’。在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槛窗上面,又镂刻了本届亚运会各项运动的标识。在外观设计上,体验馆将王老吉罐体融入建筑外观。”这个“红罐子”,分为中庭区、王老吉区、亚运活动区、公益区、火炬拍照区、昆仑山区、畅饮互动拍照区和VIP休息区等8大部分。孙甜甜边走边说:“亚运会是亚洲体育盛会,王老吉是凉茶百年品牌,加多宝亚运体验馆的设计要重点体现岭南文化特色和亚运精神,特别是要反映出岭南文化的包容性和运动盛会的激情与活力。”游客李先生在参观了体验馆后说:“我觉得体验馆的设计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和美妙,也象征着中国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值得每个参观者细细品味。”

各项活动很精彩

加多宝体验馆在开馆当天,亚运活动区的螺旋上升舞台上,王老吉“先声夺金”前三强歌手现场为游客演绎了王老吉亚运推广歌曲《亚运有我,精彩之吉》。而在亚运期间,这些获奖歌手将在这里进行表演,与参观者进行互动。而在布满“树”造型元素的公益区,游客们可以通过触动感应装置,见证一棵小小的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寓意加多宝的爱心种子十多年后能成为爱的大树。体验馆内的“火炬拍照区”,聚拢了最“火”的人气。众多游客在这里争相高举“潮流”火炬拍照。有的游客在手举火炬拍好照片后,还有些怀疑地问:“这是真正的亚运火炬吗?”场馆工作人员笑着说:“这就是真正的‘潮流’火炬,火炬手们就是高举它们传递亚运激情的。”游客王先生兴奋地说:“通过电视看到火炬手们传递火炬,心中就很激动和兴奋,今天自己真的触摸到火炬,并且拿着火炬拍摄了照片,我非常开心,一定要把这张照片装入相框,留作永久纪念。”

体验内容是亮点

既然名为体验馆,那么体验自然是最大的亮点。昆仑山区用多媒体投影、降低区域温度以及雪地音效模拟出一条“冰雪走道”,游客犹如置身在海拔6000米的雪山顶峰,可以充分了解昆仑山矿泉水的水源地以及昆仑山文化的传奇故事。而“王老吉区”还原了历史上岭南凉茶铺的真实场景:几扇槛窗中间的一张老桌,桌上老旧的大葫芦和几盏粗瓷碗,耳畔则是一串串悦耳的铃铛声。在音响模仿的老街嘈杂声中,家庭作坊式的凉茶铺日常经营的场景一目了然。游览者走在这里,仿佛穿越历史的长廊,置身于百年前的老广州街巷,嗅到那百年前的茶香,亲身体验到浓浓的岭南风情。“加多宝亚运体验馆的设立,给我们这些普通游客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亚运、感受亚运会的机会。”游客张小姐说,“我虽然没去过 白雪皑皑的昆仑之巅,也没有见过一百年前的广州街景,但在这里,我都可以切身地体验到这些平时难以亲见的场景。”(本报今晨广州电)

记者 孔宁 李远飞 陈嘉堃 刘大伟

在亚运会昨日开幕之际,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来到羊城。除了出席昨日举行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外,他此次前来也是为了出席奥组委的一个运动雕塑发布的活动。这已经是罗格在最近几年第三次来到中国参加大型赛事的开幕式了。对于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罗格赞叹不已,圣火点燃之际,他在主席台上不断鼓掌,与每个人握手欢庆。

“奥林匹克运动雕塑”共38尊,是西班牙女雕塑家罗莎·萨拉受已故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的委托,耗时十余年创作出来的。它们生动地再现了运动员在奥林匹克竞技场上的飒爽英姿,用夸张、精炼的线条彰显了运动的力量。据了解,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套包含了所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并由国际奥委会以“奥林匹克”命名且收藏在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的艺术作品。

罗格这样评价这套雕塑:“竞技和平衡之美同样可以用青铜作品来体现,正如雕塑家罗莎·萨拉用她呕心沥血创作的38尊主题雕塑所体现的这样……罗莎的这套作品完美地结合了希腊静态雕塑和希腊动态陶瓷的创作原则。艺术家创作了38尊雕塑,历时十余年,并难能可贵地在整个时期内都保持了前后一致的艺术视像。这种态度无论是在主题、艺术性还是作品数量上都给这套堪称独特的成套雕塑以整体感……我邀请你们欣赏这38尊令人过目难忘的雕塑,它们每天在瑞士洛桑与国际奥委会总部工作人员相伴相随。这些雕塑,无论是照片还是展品实物,都妙不可言地显示了奥林匹克精神。”

其实早在今年6月24日,中国奥委会和国际奥委会就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举行了该运动雕塑的全球首发仪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亲临致辞并为雕塑揭幕,还在现场用毛笔写下了中国汉字“魂”,生动刻画了百年奥运积淀下来的奥林匹克精神内涵。昨日时值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之际,将原模再造的38尊运动雕塑在亚运会举办地广州进行首发,意义重大——这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形象生动的载体,丰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同时也为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的交流与合作谱写了新的篇章。(本报广州今晨专电)

从相聚到重逢

孙保生

前两天上海电视台邀请我和钱红(微博 博客)做了个访谈节目,我作为采访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老记者,钱红是当年参加游泳比赛的运动员,谈的内容当然是回忆20年前北京亚运会的盛况。从那一刻起,许多镜头在我记忆的屏幕上不断闪回。

北京是在1984年以43票比22票战胜日本广岛而获得第11届亚运会承办权的。1974年,中国重返亚运会,自那一年起,中国的竞技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记得在获得亚运会承办权后,北京就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北京亚运会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承办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各方面都面临严峻的考验。而就为这个“首次”,让千千万万个北京人和10多亿中国人兴奋激动。那时,“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中国竞技体育奋斗的目标,处在改革开放中的我国竞技健儿,意气风发地走出国门,先后参加了包括亚运会、奥运会在内的重大国际比赛,而邀请亚洲各地的朋友们来家门口角逐,真的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我们向亚洲乃至全世界展示的不仅仅是竞技水平,展示的是中国的发展、国人的风貌,亚运会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为了办好北京亚运会,北京兴建了不少桥和路,还兴建和改建了30多座体育场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通过筹办北京亚运会,北京不仅具有了国际大都市的风貌,而且各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北京亚运会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口号,还有“人人关心亚运,人人为亚运出力”、“亚运为国争荣誉,我为亚运添光彩”等。那时,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亚运资金预算缺口6亿,为此组委会还设了集资部。在一个江苏小姑娘的带动下,全国人民为亚运捐款、捐物,光彩体育馆就是因个体劳协捐款2050万元而命名的。上述口号不再是口号,而是无数国人真情自愿的行动。每想到这些,我就感到很激动,那时的人讲的是奉献和奋斗,是一种宝贵的亚运精神。那时我们记者四处采访的交通工具不是4个轮子的小轿车,而是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近的地方是崇文门外的训练局,远的地方是郊区县。虽然腿上觉得累,但心里真的觉得甜。

从相聚在北京到重逢在广州,20年间世间万物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知道,当年采访过北京亚运会如今又奋战在广州的老记者已经很少,参加过北京亚运会今天又征战在广州的运动员更是屈指可数。这20年里,中国竞技体育已经发展到令世人刮目赞叹,中国的经济也已腾飞。两届亚运会开幕式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现代科技的变幻,还有国人的时代风采。尽管《相聚在北京》远不及《启航》洋气现代,但我更珍重的是20年前人们的无私奉献。一曲《亚洲雄风》至今仍被人传唱,足以说明北京亚运会魅力之长久。

(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simonshen]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