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名家专栏 > 正文

王勤伯:国米11打10被动正常 热刺跑死蓝黑军

2010年10月22日13:30体坛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体坛周报》记者王勤伯报道 国际米兰4比0领先而且多1人作战,最后却被贝尔上演帽子戏法连扳3球,贝尼特斯被吓出一身冷汗,以为2005年那个伊斯坦布尔幽灵这次找上门要他还债。

在意大利天空电视台的演播室里,解说嘉宾保罗·罗西和维亚利饶有兴致地讨论以多打少的话题,两人都无法解释:为什么足球比赛里频繁发生强队多1人比赛却占不了优势的例子?保罗·罗西说:“我立即想起我的老师、瑞典人利德霍尔姆当年爱说的一句话,‘10人能比11人踢得更好。’”

到了赛后采访时间,斯坦科维奇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下半时的情况让我想起了有一场塞尔维亚队对法国队的比赛。当时我们也是多1人,但在场上看起来,好像对手有13个人,而我们只有8个人。”

利德霍尔姆的话并不是乱说,在足球运动中,10人比11人踢得更好不是奇迹,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可能性。究其原因,足球赛不同于篮球,后者场地较小,人盯人防守实现起来非常容易,势均力敌的球队之间,假设哪一队场上少了一人,比赛或许都将无法进行下去。

70年代荷兰人的“全攻全守”革命实现了足球运动整体战术的现代化,11名球员都同时富有攻防责任。全攻全守讨论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在移动中实现对球场最好的覆盖。442、433、352、343、4231等阵型的选择,并不能回答对球场覆盖的问题。这一点,克鲁伊夫的荷兰队和今天的巴塞罗那都解释得很清楚:球场覆盖是通过球员跑动的“切割”实现的,而非站桩一样的“站位”。

“切割”涉及球队的整体移动,11人对11人对抗中,球员容易被眼前的对手吸引,影响本队的整体移动。被罚下1人后,剩下10人若是斗志旺盛,跑动增加,协防意识好,目标只有一个:完成对球场最大限度的“覆盖”。这使得11人作战的对手常常感觉对手在任何角落都能及时出现,甚至是双倍数量,难以突破,就是斯坦科维奇描述的“幻觉”,“看上去对手有13个人。”

利德霍尔姆的话给了不少教练启发,即在11人中分出一个能基本覆盖中后场的“硬核”,解放前场球员,使他们在防守中只需要完成一些简单基本的任务。图拉姆回忆说,当年在帕尔马效力时,意大利教练常训练1个门将+4个后卫+1个前腰防守对方11人的极端情况。

穆里尼奥的“硬核”是7人,他会增加1名后腰,频繁训练7人防守,这是为什么在上赛季米兰德比中国际米兰被罚下2人后,穆里尼奥抛出一句豪言,“只要我们还剩7个人,都不会输。”

因此,11人踢10人很被动的问题,或许可改成:11人在球场上是不是太拥挤了?在某些情况下是的。多一双脚反倒影响了传接球的效率和进攻的流畅。例如贝尔的前两个进球,恰恰是因为本队少1人,贝尔只能一个劲地往禁区里带,而不是选择传球。假设是多1人,多两次繁琐的传递,贝尔或许还没冲上去,皮球已经丢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