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中超更名 > 正文

足球报:中超更名历史卷起千重浪

2010年10月18日16:14足球报我要评论(0)
字号:T|T

记者贾蕾仕报道 中国职业联赛的名称走过了一个曲折多变的过程,在“红山口会议”后,足协开始着手启动职业联赛,但是名称上沿用了当时已经使用了4年之久的“甲A联赛”,足协的工作人员没有在这方面动取个新名字的心思。

1992年王俊生与联赛部马克坚等人筹备职业联赛,在足协内部会议上也想到过启用新的名称,但是还是考虑到“甲A联赛”的特殊背景,最后沿用到了1994年的职业联赛上。“甲A联赛”是在1989年开始启用的,背景也颇为复杂,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当时的一些幕后情况。 当时中国刚刚加入奥组委,参加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当时国家体委主任张彩珍在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 “压缩战线,突出重点”的所谓“奥运战略”,以便抓住一些冷门项目,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来夺取金牌,而压缩的“战线”正是足篮排三大球这些无望获得金牌的项目,这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奥运战略”现在仍是中国体育界的主流思维,尽管已经过去二十多年。

在奥运战略的驱使下,中国足球的发展被制约,联赛遭受巨大冲击,参加1988年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参赛队伍为21支,但是在88年底,国家体委强行要求足协在1989年将甲级联赛队伍压缩成8支,以便给国家队腾出大量的集训时间,于是足协设计的1988年甲级联赛的赛制十分复杂。 当年共有21队参赛,其中国家二队也参加当年的甲级联赛,当年为了照顾国家队参加奥运会预选赛的比赛,还实行了国脚加分制,并安排国家二队参加联赛,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比赛安排,这应该就是2010年初“国奥打中超”的雏形。 按照赛程在第一阶段结束后,前12名的队伍分为A、B两组于当年10月份在广州、武汉进行单循环赛,其成绩与第一阶段的成绩相加,决定小组名次,两个组的前四名成为当年联赛的前八名,晋级1989年的A组联赛,这就是甲A的来历。 另外获第一阶段13至20名以后的队分为C、D两组于10月打双循环赛,成绩与第一阶段相加,决定小组名次。两个小组的前两名,为联赛的13-16名进入甲级B组,第3、4名采用抽签对手的方法,在韶关分别进行一场决赛,胜队为联赛的17、18名,负队为联赛的19、20名,输掉比赛的最后两名与第一阶段21名的球队降为乙级。

经过1988年复杂的赛制后,1989年获得前八名的球队有国奥等队伍,参加了89年首届甲A联赛。由于有“压缩战线”的大政方针指导,足协在1993年执行职业联赛后也不敢贸然更改名称,“甲A联赛”的背后实际上是中国体育政策。当时国家体委的所谓“金牌战略”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

“甲A”一直沿用到了2003年,阎世铎上任后,对联赛进行大手术,要求郎效农安排筹备“超级联赛”,在内部会议上,阎世铎毫不讳言“现在最好的联赛是英超,超级联赛的组织方式是世界上最好的”,于是“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足球联赛”诞生了,这次更名没有经过任何波折,几乎是所有人都认定能够按照“超级联赛”来架构的联赛一定没有错,在更名中,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这也是足协出台政策后罕见的一次。

与甲A和中超相比,足协此次酝酿的改名,无疑也有与中国足球的黑恶史彻底割裂的意图,放在以往,这样的更名势必引起足协内部的争议和圈内的广泛关注,但到目前为止,足协内部并没有出现任何反对的声音,毕竟老足协人已经失去了话语权,新人则更唯韦迪马首是瞻。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