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综合其它 > 正文

奥运冠军拿金牌换学历受质疑 名校不再送文凭

2010年09月28日06:18舜网-济南时报阿姝我要评论(0)
字号:T|T

翻看现役运动员,特别是那些曾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上拿过金牌的明星运动员的履历,几乎在学历一栏中都会写有“大学本科”、“硕士”的字样。早在两年前,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的《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显示,自 1984年至2008年,我国奥运冠军中本、专科以上学历者约占总数的81.95%,硕士以上学历约占28%。一时间,高学历似乎成了运动员在追求金牌之余,又一新的追求目标。

上月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官网上公开发布声明,要求 307名未能按期完成学业的研究生退学,奥运会冠军杨威的名字赫然在列。尽管当事人随后对“清退说”给予了否认,但不可否认的是,用“金牌换学历”已成了中国体坛的一种现象。其实,最近几年随着“学历风”在运动员中越刮越猛,奥运冠军由于多种原因被高校劝退的事件也不时上演。

那么,究竟是谁一手制造了中国体坛这一“黑色幽默”?冠军被“劝退”是否意味着高校真的开始向“虚假学历”宣战,还是另有隐情?而在“金牌换学历”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体制“短板”和就业压力?

>>>现象名校突然不再“送文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杯冠军曾是很多高校争先恐后要接纳的对象,特别是奥运冠军受宠的程度简直无法让人想象。

一位已经退役的奥运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过这样一段有关“学历”的往事,“在我拿到雅典奥运冠军之前,曾在家乡那边被一所普通大学破格录取,后来在我拿了冠军之后,北京、上海的多所高校纷纷向我抛来了橄榄枝,希望我能到他们的学校就读,而且给我开出了很优厚的条件。专业可以任选,老师所讲内容完全根据我的接受能力制定,可以说相当于‘一对一’授课……”

其实与这位奥运冠军经历相似的运动员并不占少数,“被大学”不仅让运动员的冠军光环上又添了一道“金边”,而且也让这些拥有奥运冠军的高校知名度大涨。所以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在中国体育圈一度很盛行。但为什么最近两年却接连出现奥运冠军“被退”的一幕?从去年乒坛名将、世界冠军刘国正因未能在规定年限内修满学分并常年缺课被上海交大“拟作自动退学处理”,到上月底奥运会冠军杨威、高崚被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清退”,这些高等学府似乎不约而同地开始向奥运冠军说“不”。

“只要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就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定,包括学籍管理方面的规定。我们不会因为学生身份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这番冷若冰霜的解释与当年诸多名校争抢奥运冠军入校的火爆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质疑运动员凭啥可金牌换学历

在体育圈内,像亚萍这种从清华大学本科读到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运动员少之又少,而这也正是邓亚萍在退役之后成功转型的重要条件。而李宁成为一代体育商界领袖与其在北京大学苦学历史和法律有直接关系。不过,像邓亚萍和李宁这种通过自身努力拿到货真价实学历的成功案例在中国体坛并不具有普遍性。而这也正是外界向“金牌换学历”的学术潜规则发出质疑的原因所在。

“就拿刘国正去年被上海交大劝退一事为例,他竟然先后被河北师大、上海交大、北京邮电大学、北体大4所大学录取,早已从本科生‘读’到了研究生。”昨天,某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个事听起来好笑,但却反映了目前体育明星上大学的随意性,也让人看到了教育界本身的危机。我想,这很可能是多所高校纷纷拒绝给奥运冠军继续开‘绿灯’的直接原因。如果继续对奥运冠军这种‘走秀’似的读书方式听之任之,毁的不仅是运动员本身,更是学校的名声。说得严重一点,运动员退学不是体育界的耻辱,而是教育界的耻辱,因为我们的教育界、学术界可以常年容忍这一现象发生和蔓延,说明内部已然发生病变。”

>>>无奈就业需要学历做“敲门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中国体坛盛行多年的“学历热”不仅仅是运动员和高校一拍即合的结果,这与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早在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便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运动员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并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就业”。《意见》中还专门指出“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习”,此后又将保送范围扩大到了现役运动员。正因如此,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唯一可免试招收奥运会冠军和世界冠军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高等院校,就此创建了独一无二的研究生冠军班。

“让运动员到大学里深造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由于中国运动员长期处于封闭的训练状态,所以不可能做到一边训练一边在大学里深造,所以变味的求学之路也就在所难免。”昨天,一位专业队教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颇为无奈地说道,“虽然大家都知道那一纸文凭说明不了什么,但如果没有还真不行。因为运动员在退役后如果想从事体育方面的行政工作就必须要有学历。像在体育局里竞聘部门主任、处长职务等都必须要求有本科以上的学历。说白了,没有这个‘敲门砖’,光顶个奥运冠军的光环在竞争中也难以服人。”

>>>解决“体教结合”才是根本出路

一方面是众多高校面临着“金牌换学历”的潜规则质疑;另一方面是运动员必须要有一纸文凭作为日后退役转行的“敲门砖”。难道说,在两者之间真的无法建起一条共赢之路?“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事实上这个办法可以说是老生常谈,那就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体教结合。”沈阳体育学院的一位资深教育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体育是一项技能运动,学历教育则侧重内在素质的提升。表面上看运动成绩与学历高低无联系,但事实上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但可以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而且能够让运动员的训练更科学、更有效率,从而在比赛中赛出好成绩。当然,要想真正落实体教结合的运动员培养模式,首先就要改变传统意义上那种封闭体制与学校教育严重分离的训练体系。而是让运动员也回归学校,在普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让学生们在继续学业的同时还能发挥运动潜能。”

正如社会体育学专家元镇所言,“冠军班是高校的一种自杀行为,开设这样的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再教育和再就业问题。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也要通过正规的考试才能攻读硕士学位,高校免试招收世界冠军是一种自贬身价的行为,应从体制入手,大力发展学校体育。” (阿姝)

(舜网-济南时报)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