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评论 > 篮球 > 正文

孟晓琦:女篮何妨通过“举国”来发展?

2010年09月27日14:03篮球先锋报孟晓琦我要评论(0)
字号:T|T

女篮惨败,马上有人开始伸指头。不是戳脊梁骨,虽然照理说戳两下也无妨,创下出战世锦赛的最差战绩就避不开被人指点。更多是忙着数数,数WCBA有多少球员,数女篮乙级联赛有多少球员,甚至数青年队、CUB有多少球员。结论就是,中国的女篮体制改革这么多年,“举国”也好,市场化探索也好,整座金字塔上就堆了几百人可以挑选,岂能不惨淡,岂能不危机?危机却是国情,愿意打篮球的姑娘越来越少的国情。比什么都重要的是,练篮球不再是一份可以保障未来的职业,甚至连当下都无法保障。都说联赛是国家队的基础,WCBA联赛的多数球队号称每年也有两三百万元人民币投入,可普遍的行情又是寻常的女篮球员每个月的收入不过三两千元,标准的工薪阶层不说,吃的还只是青春饭。只此一点,不少可造之材投向大学的怀抱,就已经是谁也扭转不过来的潮流。理论上必定有解药良方,比如体教合一,比如完全市场化,都是蛮时髦的玩意儿,可是细想一下,莫说实施开来效果如何,有没有实施的可行性都值得掂量。WCBA与CUBA接轨没少被人提议,现实只是CUBA球队被拉去代表某个省参加全运会,实质意义上的融合鲜有动静。“把女篮推向市场”的口号喊得更久,你再看看每场WCBA联赛都多少观众助阵、看看每支WCBA球队能有多少赞助商,你自己就会默不作声。有这么多可以选择却并未迈出步子的方向,就该清楚中国女子篮球时下所处的位置。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女篮在洋帅马赫的统领下,挟“举国体制”之能量杀入四强,尽管自那以后女篮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却不代表选择其他道路就能完成再次腾飞。更何况,比中国女篮水平高的国家至少不止一个,澳大利亚、俄罗斯都不见所谓成熟的职业化体制,她们的顶尖高手悉数投奔了美国,却还要在打完WNBA之后再去欧洲多打一份工。

我们实在有必要搞清楚的是,女子篮球在世界范围内究竟是一项什么性质的运动。努力向职业化靠拢,却不知道何时何日能真正圆梦,也就根本无法拿职业化风生水起的男子篮球来作为参照。这种朦胧的前景实际上已经在提示中国女子篮球界,曾经作为助推器的“举国”仍然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当然,这决不意味着篮管中心挑选几十位苗子,没白天没黑夜地搞“尖子工程”,举国体制当然包括重建青训体系、完善人才输送机制的内容,新科欧洲冠军法国队快速崛起靠什么?也就是法国特色的“举国体制”罢了。

当然还会有很多措施,能够强化这种固本培元措施的效果。比如聘请洋教头,比如送优秀球员出国打球。这些东西对于中国女子篮球来说都不陌生,及至今天孙凤武在世锦赛上的排兵布阵饱受诟病、也还有人夸中国女篮的打法不落伍。重要的一点只在于,想好了要去动手,就先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这次世锦赛出发之前都说要锻炼新人,到头来就证明还是有人保守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